本文目录一览

1,中国古代文史一 彭玉平

是《中国古代文学史》。 笔记下载: http://wenku.baidu.com/view/bc47f721dd36a32d737581fd.html

中国古代文史一 彭玉平

2,宋词有没有通俗易懂的解说包括作者写词时的背景场景

唐宋名家词导读 彭玉平 中山大学出版社
苏轼的有《水调歌头》《念奴娇·赤壁怀古》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辛弃疾的有《清平乐·村居》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其实我觉得婉约派也不会都难懂,介绍李清照的《声声慢》《醉花阴》
宋词全集 很好理解
安意如的书很贴近现代人的语言,文笔也很清新
有一本《唐诗宋词选》专门介绍唐诗和宋词的写作背景和作者介绍等内容
《人间词话》王国维著的,应该容易看懂的
白居易

宋词有没有通俗易懂的解说包括作者写词时的背景场景

3,自考 中山大学 主考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唐宋词研究与唐宋

0530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6 必考 笔试
从2011年开始,原来的《唐宋名家词导读》课程改为《唐宋词研究》,这个成绩应该是可以替代的,可能现在你申请毕业,系统还没有弄好吧,我也是考了《唐宋名家词导读》,快问吧,然后在这里公布一下,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我没有
我参加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山大学 主考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考试。于2010年10月通过8014《唐宋名家词导读》(我不是通过学校的,是自己参加的社会大考,书是在专门的自考书店买的,《唐宋名家词导读新编》彭玉平著)。这门课程是在5184网上公布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必考课程。可是前几天,我试着在广东省自学考试服务系统申报毕业时却申报不了。说没有通过编号为 7564的《唐宋词研究》。请问有参加这个考试的朋友,高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7564《唐宋词研究》与8014《唐宋名家词导读》之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问题补充: 江江江40同学 问题是: 我考8014《唐宋名家词导读》时买的书是《唐宋名家词导读新编》彭玉平 著的。我查了7564《唐宋词研究》的教材也是《唐宋名家词导读新编》彭玉平著的,一档的啊?
科目是一样的,但本质不一样那就再买本7564的《唐宋词研究》咯!考过了不就行啦
《唐宋词研究》是以前的,现在改了,就是你说的另外一本了?

自考 中山大学 主考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唐宋词研究与唐宋

4,何为沈腰潘鬓

成语发音: shěn yāo pān bìn   成语释疑:南朝梁沈约老病,百余日中,腰带数移孔;又晋潘岳年始三十二岁,即生白发。后因以"沈腰潘鬓"为形容身体消瘦,头发斑白之典。   成语出处:   据《梁书·沈约传》记载,沈约与一个叫徐勉的人非常友好。有一次,沈约写信给徐勉,陈述自己“逝者如斯”的无可奈何与无限感慨,并说自己已多病而腰围减损,三两个月之内,腰带随着身体的消瘦而向里移动了好几个孔儿;用手握一下胳臂,也觉细了不少。因此,后世以“沈腰”指身体消瘦。   晋代潘岳在他的《秋兴赋》中说,自己三十二岁就开始有白发了,“斑鬓承弁”(音bian,皮帽),“素发垂领”(素,白;领,脖子)。后世因此以“潘鬓”为中年鬓发初白的代词。这两个典故构成成语“沈腰潘鬓”,用以形容一个人身体消瘦,鬓发斑白。如南唐李煜(yu)《破阵子》词:“一旦归为臣仆,沈腰潘鬓消磨。”
“沈腰潘鬓销磨” 新解 --钟 华 南唐后主李煜词《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宵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销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是李后主降宋之后的追赋之作,“全词语言沉郁,情感苍凉,以昔之人君与今之臣虏作对比,警动异常,让人惊心不已。”(《唐宋名家词导读》 彭玉平语
就是借沈腰潘鬓来说自己亡国以后身心俱疲
沈约与徐勉素善,遂以书陈情于勉,言己老病,百日数旬, 革带常应移孔 意思为腰肢瘦减

5,浣溪沙苏轼软草平莎过雨新写景特点抒情方式和作者思想感情

上片首二句写作者于道中所见之景,接着触景生情,自然逗出他希冀归耕田园的愿望;下片首二句写作者所见田园之景,又自然触景生情,照应“何时收拾耦耕身”而想到自己“元是此中人”。这样写,不仅使全词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而且使词情逐层深化升华。特别“软草平莎过雨新”二句、“日暖桑麻光似泼”二句更是出神入化,有含蓄隽永之妙。 词中表现了词人热爱农村,关心民生,与老百姓休戚与共的作风。
恩,是的就是这种
浣溪沙(其五)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软草平莎①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 何时收拾耦耕②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③, 风来蒿艾气如薰④。使君元是此中人⑤。 【注释】 ①莎——莎草,多年生草木,长于原野沙地。 ②耦耕——两人各持一耜(sì,古时农具)并肩而耕。 ③泼——泼水。形容雨后的桑麻,在日照下光泽明亮,犹如水泼其上。 ④蒿(hāo)艾(ài)——两种草名。薰——香草名。 ⑤元是——原是。我原是农夫中的一员。 词牌知识: 平韵格词牌 浣溪沙 双片四十二字,前片三平韵,后片两平韵。后片前二句多用对仗。另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双片四十八字,前片三平韵,后片两平韵。 格式一: (前片) ⊙●⊙○⊙●△, ⊙○⊙●●○△。 ⊙○⊙●●○△。 (后片) ⊙●⊙○○●●, ⊙○⊙●●○△。 ⊙○⊙●●○△。 * * * * * 格式二(摊破格): (前片) ⊙●○○⊙●△, ⊙○⊙●●○△。 ⊙●⊙○○●●,(可作●○●) ●○△。 (后片) ⊙●⊙○○●●, ⊙○⊙●●○△。 ⊙●⊙○○●●, ●○△。 赏析一: 此词是作者徐州谢雨词的最后一首,写词人巡视归来时的感想。词中表现了词人热爱农村,关心民生,与老百姓休戚与共的作风。作为以乡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这首词之风朴实,格调清新,完全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为有宋一代词风的变化和乡村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上片首二句“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不仅写出“草 ”之“软”、“沙”之“轻”,而且写出作者在这种清新宜人的环境之中舒适轻松的感受。久旱逢雨,如沐甘霖,经雨之后的道上,“ 软草平莎”,油绿水灵,格外清新;路面上,一层薄沙,经雨之后,净而无尘,纵马驰骋,自是十分惬意。触此美景,作者情动于衷,遂脱口而出:“何时收拾耦耕身?”“耦耕”,指二人并耜而耕,典出《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长沮、桀溺是春秋末年的两个隐者。二人因见世道衰微,遂隐居不仕。此处“收拾耦耕身”,不仅表现出苏轼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是他在政治上不得意的情况下,仕途坎坷、思想矛盾的一种反映。 下片“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二句,承上接转,将意境宕开,从道上写到田野里的蓬勃景象。在春日的照耀之下,桑麻欣欣向荣,闪烁着诱人的绿光;一阵暖风,挟带着蒿艾的薰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肺。这两句对仗工整,且妙用点染之法。上写日照桑麻之景,先用画笔一“点”;“光似泼”则用大笔涂抹,尽力渲染,将春日雨过天晴后田野中的蓬勃景象渲染得淋漓尽致;下句亦用点染之法,先点明“风来蒿艾”之景,再渲染其香气“如薰”。“光似泼”用实笔,“气如薰”用虚写。虚实相间,有色有香,并生妙趣。“使君元是此中人”给句,画龙点睛,为升华之笔。它既道出了作者“收拾耦耕身”的思想本源,又将作者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更进一步深化。 作者身为“使君 ”,却能不忘他“元是此中人 ”,且乐于如此,确实难能可贵。 这首词结构既不同于前四首,也与一般同类词的结构不同。前四首《浣溪沙》词全是写景叙事,并不直接抒情、议论,而是于字行之间蕴蓄着作者的喜悦之情。这首用写景和抒情互相错综层递的形式来写。 上片首二句写作者于道中所见之景,接着触景生情,自然逗出他希冀归耕田园的愿望;下片首二句写作者所见田园之景,又自然触景生情,照应“何时收拾耦耕身”而想到自己“元是此中人 ”。这样写,不仅使全词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而且使词情逐层深化升华。特别“软草平莎过雨新”二句、“ 日暖桑麻光似泼”二句更是出神入化,有含蓄隽永之妙。 赏析二: 中山大学 彭玉平 元丰元年(1078),徐州发生严重春旱。当时有人传言:将虎头置于潭中,即可致雷雨。作为州官,苏轼曾依其说到离城东20里远的石潭求雨,并作有《起伏龙行》诗以记其事。得雨后又赴石潭谢雨。其关怀民生之心,从这一求一谢中表露无遗。这组《浣溪沙》即作于谢雨道上,词共五首,描写了途中见闻和村野风光,具有清新浓郁的生活气息,是北宋农村词中的佳作,与他的其他题材和风格的词作皆是异样出色。 这里选录的是第五首,主要写沿途见闻及由此而触发的人生归宿感。起二句虽直写眼中见闻,实极富意蕴。软、平、新、轻四个形容词将雨后村野的宜人气息点染得神韵毕现,仿佛可以呼吸到那种醉人的空气。草平沙轻,走马无尘,这是混沌的政治世界之外的另一个极具诱惑力的世界。苏轼深受感染,并由此对自己的人生归宿产生了感慨。隐居田园——是苏轼那一刻最强烈的信念。然而身为州官,要将这种愿望变成现实,却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所以虽有如同长沮桀溺一样的耦耕之心,但何时能了却素愿,却连自己也一时莫明了。上阕的情感基调是先扬后抑,由景生情。 下阕开头也是由景起笔。如果说上阕写景是着重突出雨后村野的清新之气的话,下阕则以浓郁的田间风光为主。雨过日暖,桑麻因附有大量的雨滴,而在日光下,闪亮一片。以“泼”字形容日光,既写足“日暖”之意,又非常符合光照的特点,遣词尽见匠心。这一句是接写视觉所见。虽承上阕起句而来,但已别开境界,从时令推移上来说,也是雨过后稍长一段时间了。意脉结构,一丝不乱。“风来”句写嗅觉,彼此关捩也极为紧凑。蒿艾(一名艾蒿)原有淡淡的香气,但经雨后日照蒸发,又经风儿吹过,那种淡香便如薰草的香味一样,显得格外浓郁。这两句一写视觉一写嗅觉,都特别用力,似平却奇,有重笔濡染的意味。结句“使君元是此中人”是点睛之笔,然意味深长。细味其词,盖有三意:其一,苏轼早年即倾慕庄子,志于逍遥逸世,今见此景此境,益坚其志;其二,苏轼虽久慕此境,不意长期错入仕途,如今重睹此景,不禁有怅然若失之感,对其久困官场,也不免有后悔之意;其三,苏轼虽感悔意,但念及人生志趣尤在及时把握,则迷途知返,犹尝未晚,是又信心再起,归宿重定。一句之中,写尽种种人生滋味,用笔简约而意趣丰盈,可见苏轼心理世界之丰富复杂。然其对田园生活的讴歌和对归耕桑麻的向往,是昭昭乎情见于辞的。

文章TAG:彭玉平  中国  中国古代  古代  彭玉平  彭玉平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