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烧尾宴是什么意思

烧尾宴:古代名宴,专指士子登科或官位升迁而举行的宴会,盛行于唐代,是中国欢庆宴的典型代表,足堪与“满汉全席”相媲美。 “烧尾宴”是唐代著名的宴会之一,“烧尾宴”的风俗,是从唐中宗景龙(707—709)时期开始的,玄宗开元中停止,仅仅流行二十年光景。据史料记载,唐中宗(公元705—710年)时,韦巨源于景龙年间官拜尚书令,便在自己的家中设“烧尾宴”请唐中宗。 所谓“烧尾宴”,据《封氏闻见录》云:士人初登第或升了官级,同僚、朋友及亲友前来祝贺,主人要准备丰盛的酒馔和乐舞款待来宾,名为烧尾,并把这类筵宴称为“烧尾宴”。

烧尾宴是什么意思

2,唐朝一种极具意义的饭食为何吃了这顿饭才算真正飞黄腾达

因为“烧尾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庆贺搬新房子,另外一种是朝官晋升时设宴敬献皇帝,自然后世人说吃了这顿饭,就是飞黄腾达,毕竟都升官了,以后肯定是富贵荣华享受不尽的。一、“烧尾宴”说法一是庆贺搬新房子在唐代,要是家里有什么喜事,就会准备“烧尾宴”,什么叫“烧尾宴”呢?按照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说,家里新买的羊,放在旧羊里面,它们会不合群,用火烧了羊的尾巴,羊就会安定下来,不会折腾。而后来大家就用“烧尾宴”来表达家里搬新房子,就要准备一顿好吃的,跟亲朋好友一起分享这个好消息,以后他们就住新家了,大家不要找错地方,也是祈祷他们搬家之后生活安安定定的。二、“烧尾宴”说法二是朝官晋升时设宴敬献皇帝根据历史上记载的,韦巨源升任尚书左仆射的时候,他就按照“烧尾宴”的风俗向唐中宗进宴,宴会上一共是准备了58道菜,可以说是非常丰盛。比如有生鱼片凉菜、光明虾炙、甜品、鱼片等等,还有很多听都没有听过,吃都没有吃过的菜色,一句话就是下足本钱了。历史记载:公元709年,韦巨源升任尚书左仆射,依例向唐中宗进宴。这次宴会共上了58道菜:有冷盘,如吴兴连带鲊(生鱼片凉菜);有热炒,如逡巡酱(鱼片、羊肉快炒);有烧烤,如金铃炙、光明虾炙;此外,汤羹、甜品、面点也一应俱全。总结一下,“烧尾宴”说白就是古人用来表达自己家里有喜庆的事情发生,请亲朋好友吃一顿好的,庆祝自己以后高升。

唐朝一种极具意义的饭食为何吃了这顿饭才算真正飞黄腾达

3,唐朝人庆祝登第升迁的烧尾有多奢侈为什么说这是满汉全席的

唐朝初期形成的烧尾宴,相当于现在很多人身份晋级摆桌庆祝以求彩头的宴请。烧尾的意思,取自鲤鱼跃龙门时被雷火击中尾部化龙飞升的意思。古代的时候,一般将贫寒学子考中秀才或做官,通过不懈努力从贫寒阶层,晋升官宦贵族阶层成为烧尾。据《封氏闻见录》云,士人初登第或升了官级,同僚、朋友及亲友前来祝贺,主人要准备丰盛的酒馔和乐舞款待来宾,名为烧尾,并把这类筵宴成为“烧尾宴”。这个与我们现在的刚毕业的大学生考上事业单位或考上公务员,身份发生改变,邀请亲朋友好聚餐庆祝是一样的道理。有的人,买了一辆新车,感觉自己的地位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此告别两条腿、两个轮轮的生活,也会在所在地域的知名酒店或酒楼、饭馆摆一桌,宴请朋友、伙计,吹吹牛!畅想一下美好的人生,同时与原来的苦日子说声拜拜。这也算是一种当今的“烧尾宴”。其实,唐朝的烧尾宴,还有一种为皇帝进献美食,以求官运亨通的意思。每年到了进献烧尾宴的时候,正式各级官吏大显身手的时候。他们往往从所属地域,积极搜寻美味与美食大师,积极制作色香味俱佳的美食,参加烧尾宴。《清异录》记载了韦巨源设“烧尾宴时留下的一份不完全的清单,其中有58款肴馊留存于世,这58种菜点有主食,有羹汤,有山珍海味,也有家畜飞禽。烧尾宴最后发展成了世界美食的大聚会,胡风与汉风、印度与东南亚、南国北国珍馐皆上榜,就像清朝的满汉全席一样。可以说唐烧尾宴是满汉全席的前身。

唐朝人庆祝登第升迁的烧尾有多奢侈为什么说这是满汉全席的


文章TAG:公务员烧尾宴是什么意思公务员  烧尾宴  是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