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翻译推理是行测的一种题形还是解题方法

是一种题型.行测中"判断推理"这一块包括"逻辑判断"这一题型,而翻译推理是逻辑判断的一种题型

翻译推理是行测的一种题形还是解题方法

2,行测推理中翻译推理的推理原则是什么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行测逻辑推理中并没有翻译推理一类呀~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你好!什么是翻译推理啊 没听说过啊 好高端的样子u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行测推理中翻译推理的推理原则是什么

3,翻译推理中关联词除非否则怎样翻译

复合句可以用unless,并列句可以用or。如You can soon get out of practice unless you play the piano regularly. 除非你能经常练习钢琴,否则你会很快感到生疏。hurry up,or you will be late.快点,否则你就会迟到。
or; or else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翻译推理中关联词除非否则怎样翻译

4,公务员里分析推理和翻译推理是一回事吗

1. 分析推理、翻译推理题不一样,但两者都是行测逻辑判断题型。2. 公务员笔试行测分析推理题,相比逻辑判断其他几种题型,技巧性较强,需在平时备考过程中注意归纳和总结。解此类题时,需建立对象和信息的联系,并不需要在题干的基础上非得推出具体每个对象和信息量的联系。分析推理题解法:排除法和假设法。1)排除法:首先排除与条件不符合的选项;并在推导过程中,边推导边排除错误的选项。2)假设法:假设某个命题是真的(或假的),代入题干所给的信息中,检验是否会产生矛盾。如果产生矛盾,那么这个假设就是错误的。3. 翻译推理题:将题干借助关联词做直接的翻译,再利用等价命题和递推的原则,对翻译的命题进行推理即可。解答思路:判断题型→翻译题干→推理判断。1)判断题型:①通过找到题干中出现的典型逻辑关联词,例如“如果……那么……”“只有……才……”“……且……”“……或……”,判断出题目属于翻译推理。②还需注意一些不典型的逻辑关联词,例如“只要……就……”,“为了……一定……”,“……以……为基础”,“……是……的基础(必要条件)”等,遇到此类关联词的时候需要结合选项进一步判定是否属于翻译推理题。2)翻译题干:对题干中的逻辑思维、逻辑语言进行分析。3)推理判断:判断题目的推理模式,审查各选项的推理模式,找到符合要求的选项。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关于公务员考试行测方面的问题可以到当地中公教育分校进行咨询,如果想了解更多公务员考试相关问题敬请关注大连公务员考试网。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5,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必备技巧翻译推理基本答题方法

2020国考(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之翻译推理题:1. 推理思路1)翻译①如果…那么…,只要…就…→前推后;②只有…才…,除非…否则不…→后推前;③或者…或者…→否定一个必然肯定另一个。2)推理①A→B 等价于 -B→-A (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②-(A或B) 等价于 -A和-B③-(A和B) 等价于 -A或-B2. 推理规则1)递推规则A→B,B→C;A→B→C或A→C2)逆否命题A→B -B → -A
翻译推理是国考中必考的题型,并且有一定的难度。面对这种题型,很多考生无从下手,今日将向广大考生总结一下翻译推理的基本解题技巧,以帮助各位考生选出正确答案。其实,在逻辑学当中,并不存在翻译推理这一概念。翻译推理是我们对考题所做的一种归纳与总结,发现有这样一类题,是通过先翻译再推理的基本思路来解题,所以称之为翻译推理。因此,广大考生需掌握翻译推理解题思路:先翻译再推理。 翻译:根据特定的逻辑规则,将题干中的文字信息翻译成逻辑表达。即a→b。 推理:在翻译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推理方法进行推导。 【题型识别】题干中出现特定的关联词,关联词基本两大类: 如果……那么……;只有……才…… 【翻译】题干“如果a,那么b”的文字表达,翻译为“a→b” 题干“只有a,才b”的文字表达,翻译为“b→a” 【推理口诀】: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 下面通过一个例题讲解,让各位考生掌握第二种关联词翻译推理题目。 【例】中国作家莫言的文学作品让隐蔽的中国乡土受到世界读者的关注,得到国际文坛的承认,再一次证明了这一判断: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根据这一判断,可以推出: a.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b.不是民族的,就不是世界的 c.只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d.只有世界的,才是民族的 【答案】b 【解题思路】 第一步:题型识别。题干中出现“只有……才……”关联词,考察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根据逻辑规则,题干“只有b,才a”的文字表达,翻译为“a→b”。即世界的→民族的。 第三步:推理。 a项:翻译为民族的→世界的,错误。 b项:翻译为不是民族的→不是世界的,根据推理规则“否后必否前”,即世界的→民族的。正确。 c项:选项中出现“只要a,就b”的文字表达,翻译为“a→b”。即民族的→世界的。错误。 d项: 选项中“只有a,才b”的文字表达,翻译为“b→a”。即民族的→世界的,错误。

6,2020年国考行测如何备考翻译推理题破解技巧

在公务员考试中有一种题型叫真假话问题,这种题型考查的是大家的逻辑推理能力,对于初学者来说有点复杂,但是在掌握一定的方法与技巧之后,做题的速度会有明显提升,保证大家能在一分钟之内解决这类问题。接下来中公教育通过以下两个例题来让我们了解真假话问题的解题技巧:例题1、在索莱岛上,有四个草屋,每个草屋的门上挂着一块牌子。第一块牌子上写着:“有些草屋中没有食物。”第二块牌子上写着:“该草屋中没有猎枪。”第三块牌子上写着:“所有的草屋中都有食物。”第四块牌子上写着:“该草屋中有草药。”索莱岛上的游客发现,四块牌子中只有一块牌子上写着真话。由此可以推出:A.四个草屋中都有草药B.四个草屋中都有食物C.第三个草屋中有猎枪D.第四个草屋中没有草药【中公解析】答案:D。在本题中除了给出的四句话之外,还有最关键的一句“四块牌子中只有一块牌子上写着真话”。这是真假话问题的标志性问法。当碰到这种问法时第一步就是看题干中是否具备矛盾关系。而本题中会发现一三块牌上的话是矛盾。既然两者是矛盾关系,两者之间必然一真一假。而题目已知只有一真,则说明,二四都为假。二说的是“该草屋没有猎枪”,这句为假,则说明该草屋有猎枪。第四句“该草屋中有草药”为假,则说明,该草屋没有草药。至此可以得知选择D选项。例题2、家里有四个孩子,分别为甲、乙、丙和丁。一天,放在餐桌上的糖果少了几颗,母亲问是谁偷吃了糖果,四个孩子各有说辞:甲说:“我们中有人偷吃了糖果。”乙说:“我们四个都没偷吃糖果。”丙说:“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有偷吃糖果。”丁说:“我没偷吃糖果。”如果四个孩子中有两个说的是真话,有两个说的是假话,则说真话的是( )A.说真话的是甲和丙B.说真话的是甲和丁C.说真话的是乙和丙D.说真话的是乙和丁【中公解析】答案:A。题干中标志性条件为“四个孩子中两个说的真话,两个说的是假话。”同样涉及到真假话问题。所以第一步找题干中具备的矛盾关系。题干当中甲(有人偷吃糖果)与乙(四个人都没有偷吃糖果)这两句话矛盾。既然两者矛盾,则必然一真一假。找到这对矛盾关系之后,无法判断到底谁真谁假,所以第二步绕开矛盾去看其他话丙和丁的真假情况。丁说丁没有偷吃糖果,假如丁的话为真,我们会发现丙说的“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有偷吃糖果”这句话也必然为真。与题干相违背。所以丁为假,乙为真。丁所说的话为假,那就表明丁他偷吃了糖果。而当我们知道丁偷吃了糖果之后,我们可以推出有人偷吃了糖果,于是我们可以推出甲为真。所以说真话的是甲丙,说假话的是乙和丁。选A选项。总结:真假话问题中解释的技巧可以归纳为一找到矛盾,二绕开矛盾判定其他话的真假情况,三回到矛盾判定矛盾双方的真假情况,(一找二绕三回)。中公教育专家希望大家以后在做题过程当中能使熟练使用这种方法,提高做题的速度与质量。
在行测资料分析部分,比重的考点越来越多,成为仅次于“增长概念”的考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比重的常见考点中,计算比重的变化是看起来最复杂也是最难理解的,中公教育专家发现,很多同学在见到类似题目之后第一反应是放弃,但事实上,这类题的技巧性非常强,只要理解和记忆,可以做到“秒杀”。 一、什么叫“计算比重的变化” 比重的概念大家应该都了解,是一个部分值占整体值的比例,是一个百分数。计算比重的变化顾名思义就是让我们比较两个比重的差值,而两个比重的差值一定是一个“百分点”。常见题型如: 2004年共受理专利申请35.38万件,同比增长14.7%,2004年共授予专利19.02万件,同比增长4.4%。【2007-国考-131】 问题:与2003年相比,2004年我国专利的授予比例(授予比例=专利申请授予量/专利申请受理量) a.提高了5.3个百分点 b.降低了5.3个百分点 c.提高了10.5个百分点 d.降低了10.5个百分点 这道题就是典型的让我们计算比重的变化,而选项也都是百分点。其中选项中的提高和降低可以分别理解为现期的比重比基期的比重高或者低。 一、注意事项 我们有提到两个比重的差值一定是一个“百分点”,但实际在有些考试的选项中,并没有严格区分百分点和百分数,当出现这种情况,可以把百分数当成百分点来看。当然,如果选项中既有百分数又有百分点,就只选百分点就可以了! 例题:201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278万人,比上年增加1055万人,增长4.4%。农民工从业仍以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从事建筑业的比重明显提高。从农民工的就业地区来看,2011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16537万人,比上年增加324万人;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4438万人,比上年增加334万人,增长8.1%;在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4215万人,比上年增加370万人,增长9.6%。【2013-国考-131】 问:2011年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人数的比重,较上一年约增加( ) a.0.6% b.3.7% c.6.2% d.12.5%

文章TAG:翻译  推理  行测  一种  翻译推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