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望洞庭主要内容

〖望洞庭〗 书名:《全唐诗》 作者: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注释]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 ,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两说均可。 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 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的美景。 [今译]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
不是四年级的,是五年级的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望洞庭主要内容

2,望洞庭的说课稿

 师: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给生配乐)   湖光/ 秋月/ 两相和,   潭面/ 无风/ 镜未磨。   (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多媒体出示)   生:遥望:远望。   师: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   生: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师(出示实物:白银盘和一个青螺):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白银盘里放着个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师:请你与画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吗?   生:真美,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变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   师: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生: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请生读好这两句诗。   遥望/ 洞庭/ 山水色,   白银/ 盘里/ 一青螺。   师:这首诗意境很美,谁能美美地把它吟诵并背诵。   师: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你能想象出这样的景色吗?用上一两个形容词来说一说。   生:秋天的一个夜晚,我和刘禹锡登山岳阳楼,遥望洞庭湖,银色的月光洒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月光如水水如天,朦胧中那君山就象是白银盘里的一个青螺,十分惹人喜爱。在这个宁静和谐的夜晚,我和刘禹锡依依话别。   生:月明星稀的夜晚,我漫步在洞庭湖边,那柔和的月色和湖水融合在一起,整个湖面像笼罩着一层薄纱。朦胧中,那君山就像一个放在白银盘里的青螺,我被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   生:……   三、总结: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望洞庭的说课稿

3,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教学内容

课题:1、古诗词三首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默写《望洞庭》。 教学过程: 独坐敬亭山 一、激趣导入 1、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 2、揭题。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二、释题,简介背景 1、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教师介绍背景。 2、引语: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 三、学生自学,初步理解 1、要求学生围绕问题,自由读诗,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尽:完。独去闲:悠闲地独自离去了) 2、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四、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自由吟读。 2、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 望洞庭 一、形象感知,揭示诗意。 出示教学挂图。你知道洞庭湖吗?谁来介绍一下?我们来欣赏诗人刘禹锡是怎么描写的。(板书课题) 二、自由吟读。 1、学生边读边参阅课文注释,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 2、教师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普遍性与否,或个别讲解或引导集体理解。 三、指名朗读,同桌间逐句说说意思 1、点拨理解“两相和”,可以让学生结合看图吟诵体会。 2、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宋都,体会比喻的巧妙。 (用镜子比喻水面的明净光亮,似乎并没有奇特之处,同学的作文中也常常这样描写,这里让人感到新颖的是用“未磨”镜子来比喻月光的下的湖面。湖面上略带水雾,在月光映照下,呈现一种别有情致的朦胧美,所以诗人不说它像明镜,而说它像“未磨”的镜,真是别出心裁) (君山是屹立在洞庭湖中最有名的一座山,如此壮阔的山水,只因是遥看,所以才像“白银盘里一青螺”,这个比喻用得非常妙,单从一只白银盘里安放一颗青螺来看,就是一件设色淡雅、造型精致的工艺品了,再用它来比喻洞庭湖中屹立着一座君山,真是把天造地设的大自然景象缩小成陈设在几案上的珍奇盆景了)四、引导赏析。 你觉得哪一句诗写得好,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诗人的心情。与上一首比较,体会不同的景致及古诗的借景抒情的手法。 背诵《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五、交流课外积累 1、说说你知道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2、布置课外作业,继续去搜集古诗。 3、下节课(或者语文活动课)上进行交流。 六、练习 任选一首,想象景致,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画,并配上诗句。 教学反思:
大地的话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教学内容

4,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的第一课怎样预习

1. 古诗词三首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 3. 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 己的话说说诗词的意思。 4. 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学重点: 1. 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2.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 1. 理解诗句句意。 四、教学方法: 五、教学准备:把古诗写在小黑板上,生收集与课文相关资料 。 教学课时: 3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一、阅读导语 1.学生自由阅读单元导语,读后交流:这组课文我们要学习什 么?) 二、导入: 小学四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 1. 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 那奔流不息的江河, 那连绵起伏 的丘陵, 那直插蓝天的雪峰, 那辽阔的草原??真是江山如画。 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2. 首先让我们到安徽省宣州市郊区游览“敬亭山” 二、学习课文 ( 1 )出示小黑板,全班齐读古诗正音。 (大屏出示古诗) ( 2 )复习学习古诗方法: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 读,悟诗情。 ( 3 )解诗题,知作者。 1. 独:独自一人独自一人坐着看敬亭山 2. 李白:李白( 701-762 )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后人称为诗仙,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将基础的文学常识抄写下来) 他写了 大量歌颂祖国河山、 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 他的诗对后人 有深远的影响。 ( 4 )抓字眼,明诗意。 1.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2. 检查合作学习情况。 ①指名读 ②汇报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众鸟:鸟儿们;高飞尽:都飞远了 孤云:孤独的白云;独去闲: 独自飘来飘去悠闲自在。 ③师小结: 从这两句诗句中, 你感受到了什么?(李白很孤单、 孤 独) ④介绍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后, 经过了长达十年的飘 泊生活, 来到宣城时所写。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 他饱尝了世态炎凉 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相看: (相互) 对看;厌:满足 只有“我”和敬亭山对看总不感 到满足。 (孩子们仔细观察看看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拟人) ⑤指名完整叙述古诗概意: 天上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 直到看不见 影子;天上的那片云也悠闲地飘向远方。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 互相看着,怎么看也不觉得满足。 ⑥师小结:其实,这首试诗不只是表达了李白孤独的感情,同时还 表达了他对生活的坚定和乐观。 为什么呢?当世界上的一切都远离李 白的时候,他不是颓废痛苦地生活, 而是乐观、坚定地和敬亭山悠闲 地“相看” 。 ( 5 )多诵读,悟诗情 ①过渡:学了这首诗歌,让我们进行下一个步骤:多诵读,悟诗情 ②朗读 ③自己带着感情读 ④四人小组读古诗 ⑤汇报:指名读、小组自选方式读 ⑥全班再齐读古诗 ( 三、学习生字 1. 打开写字书,先观察“亭” 、 “庭”两个字在田字格里的占位。 2.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并讲解在田字格的占位。 3. 学生写字。 ) 第二课时《望洞庭》 一、导入: 1.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前不久 (上节课) 大家游了一回敬亭山,感受颇深。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 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望洞庭》 二学习古诗: 1. 出示小黑板,指名读古诗, 师正音, 然后全班齐。 (大屏出示古诗) 2. 复习学习古诗方法: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 悟诗情。 3. 解诗题,知作者 。 ①望洞庭:望着洞庭山水。 洞庭湖: 位于湖南省北部,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大屏出示洞庭湖) ②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刘禹锡的诗以律、绝为 工,乐府小章尤为著名。 ) 与白居易、 (柳宗元) 并称“刘白” , ( “刘 柳” 。白居易陈他为“诗豪” ,清人王夫之称他为“小诗之圣” 。 ) 4. 抓字眼,明诗意。 ( 1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 2 )检查合作学习情况 ①指名读 ②汇报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秋月:点明时间——秋天 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 潭面: 湖面 湖面上没有一点 风吹过, 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 (孩子们仔细观察看看这句运用 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 ) ③指名小结: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洞庭湖水色 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 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 就像一面还没有磨 过的镜子。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远远地看;翠:苍翠 ; 青螺: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这句 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 比喻 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 把 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白银盘” 把洞庭湖的君山比喻成“青螺” 。 ) ④ 同桌互相用自己的话解释整首古诗的意思
怎么样解
4年级1至3课生字

文章TAG:望洞庭  教学  教学设计  设计  望洞庭教学设计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