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良渚文化后太湖流域出现了什么文化

苏北的大汶口文化和上海发现的马桥文化都有良渚文化背景。。

良渚文化后太湖流域出现了什么文化

2,马桥文化的介绍

马桥文化因为这类遗存最早发现于上海马桥遗址中层而命名,1982年定名为马桥文化。 从年代上来讲,马桥文化紧接着良渚文化,但文化面貌上截然不同。马桥文化继承了少量良渚文化的文化c因素,而且整类良渚文化因素在马桥文化中不占主导地位。研究成果表明,马桥文化来源于浙西南山地的原始文化,同时它还包含了山东地区的岳石文化、中原地区的二里头文化因素。对照中原地区的王朝序列,马桥文化的年代大致与中原的夏和商相当。

马桥文化的介绍

3,从上海火车站到马桥古文化遗址怎么走

马桥古文化遗址 位于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镇东俞塘村! 上海火车站出发-->乘地铁1号线到莘庄站下车,换莘金专线到华宁路(招呼站)下车,就到马桥遗址了! 乘地铁过去,比较快捷,1次换乘,还是蛮方便的!

从上海火车站到马桥古文化遗址怎么走

4,上海精神的发源地是哪里

三大古文化共同形成上海文化的源头 “如果说崧泽文化是上海之源、广富林文化是上海之根,马桥文化就是上海之本。这三大古文化,好像是构成沪字的三点水,缺一不可,共同创造了上海古文化的辉煌。”高蒙河说,这三大古文化的存在,表明上海参与了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的共建进程。 考古发现,在距今约4000年以后,相当于中原的夏和商时期,浙西南山地的原始文化、山东地区的岳石文化、中原地区的二里头文化,不断进入到上海西部的“冈身”地带。它们和上海本地留存的良渚文化遗民一起,共同发展了“马桥文化”。马桥遗址坐落于闵行区马桥镇,大体位于上海古海岸线“冈身”文化遗址走廊的中部。 “马桥文化既是远古上海走出历史低谷的起点,也是远古上海开始向近现代国际大城市攀援上升的原点。马桥文化开放、多元文化的融合特征,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现代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的源头。”高蒙河说。

5,良渚文明为什么会覆灭

因为时代在改变。
因遭到东夷政权打击而灭亡。在良渚文化末期,太湖腹地发现一种文化遗存,叫做“广富林遗存”,它不是典型的良渚文化,而是山东龙山文化的“王油坊类型”。说明此时山东龙山人不但挫败了良渚人北进(见“花厅遗址”)的意图,还占领了良渚人的分布中心,如果良渚文化没有灭亡的话,也基本上沦为东夷政权的附庸了。公元前2000年左右,一种华南原始文化又取代东夷族占领太湖地区,形成“马桥文化”,他们可能就是后来的“百越”的祖先,这些人摧毁了除犁耕之外所有良渚文化残余。良渚人此后再也没有复兴。

6,马桥文化起源是什么

马桥古文化发现于我国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镇东俞塘村,但特指的是位于马桥文化遗址中层的新石器末期文化,为太湖地区的一个典型遗存。马桥遗址的发现,为论断上海的历史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推断上海的成陆提供了珍贵史实,在我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年代上来讲,马桥文化紧接着良渚文化,但文化面貌上截然不同。马桥文化继承了少量良渚文化的文化因素,但是典型的良渚文化因素在马桥文化中不占主导地位。马桥遗址坐落在一道被称为“竹冈”的贝沙堤之上,呈南北长、东西窄的宽带形状,是最大的含马桥文化内涵的遗址。马桥古文化遗址含3层不同时代的文化遗存:上层为春秋战国时代印陶文化遗存;中层为大量商代石、骨、陶器,为太湖地区早期印陶文化的典型遗存,即马桥文化;下层发现新石器时代建筑遗迹和墓葬,为距今4000年的良渚文化遗迹。其中以中层的马桥文化遗存最为丰富。马桥文化遗址发现了各时期的陶瓷器、石器、骨角器、青铜器等,而且还有鹿角等大量的动物遗骸。马桥文化遗址的发现,不仅能使人们比较全面地认识马桥文化,推动环太湖地区古代文化研究的深入,而且还有利于夏商时期中原与周边地区文化比较研究,对探讨长江流域文明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化遗存下面还有一条贝壳沙带,说明遗迹所在地是古代海岸。这对于研究上海地区古海岸位置和成陆年代具有重要意义。马桥文化时代地处西周印纹陶遗存之下,而叠压于良渚文化层之上,其时代应早于西周而晚于良渚文化,距今为3000余年。马桥文化可能是起源于良渚文化而接受了南方印纹陶和中原地区文化影响的文化遗存。生活用具中炊器多为鼎,泥质黑衣灰陶,质软而细腻,陶衣容易脱落,制法多用轮制;生产工具如有段石锛、三角形石犁、石镰和石耘田器等,都与良渚文化的特征基本相同。石器中,除了柳叶形或菱形带铤或带翼的石镞外,还出现大量的扁平三角形石镞。马桥文化遗址的遗物中的陶器如觚、觯、尊、豆、簋、瓦足盘以及拍印的云雷纹等特点,与中原地区河南偃师二里头、郑州二里岗的夏商文化有紧密的联系,其年代应相当于夏商时代。马桥文化陶器有三大陶系。夹砂绳纹或篮纹红陶约占1/4,器形主要是鼎足,有凹弧形、圆锥形和舌形3种。其次为甗和釜,甗是连成一体的甑和鼎的组合,炊器中鬲一件未见。呈各种陶色的印纹陶约占40%,纹饰有脉纹、篮纹、席纹、方格纹、回字纹、云雷纹等,器内壁都留有填印窝;底部都是圆底内凹,有折沿弧腹的罐和盆、带圆把的杯和鸭形壶等器形。在这些器物的唇沿上,有的注有一个或数个相同的刻画符号。灰陶、黑衣陶和黄衣灰陶,约占33%。都是平底或圈足器,器唇以素面为主,有的在肩腹部压印一条带形的云雷纹或鱼鸟纹。上列各陶系陶器的制法,前两种为泥条盘筑法加轮修,后一种为轮制。马桥文化有一个奇特的返祖现象,那就是在马桥文化遗址中,没有发现在其他地区良渚文化晚期出现的许多耗工费时的稀世珍品,包括玉器,带细刻图案的陶器、象牙器,而遗存的只是些粗陋的陶器杂件。同时,作为马桥文化原始文字的形器结构和表意方式,比上距千年的良渚文字更为简单。这种现象,除社会发展因素外,很大程度是受生态环境的影响。新石器晚期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致使发生一次大规模的海侵。沿海先民不得不离开故土,远走他地。这一地区众多聚落荒废,人大批死亡,造成马桥文化突然衰落,与良渚文化风格传统渊源相中断。研究成果表明,马桥文化来源于浙西南山地的原始文化,同时它还包含了山东地区的岳石文化、中原地区的二里头文化因素。对照中原地区的王朝序列,马桥文化的年代大致与中原的夏和商相当。1959年,马桥文化遗址开始发掘,面积10000余平方米。发现大量古代石器、陶器和鹿角等。经过1960年和1966年两次发掘,得到了较全面的考察。1993年至1997年再次发掘,又获得了丰富的资料,成为迄今已知最大的含马桥文化内涵的遗址。马桥发掘报告系统、完整地整理、发表了这批资料,其中包括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遗存、夏商时期马桥文化遗存和春秋战国至宋元时期遗存,以马桥文化遗存最为丰富。2004年底至2005年春,为配合省道改线工程,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平湖市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工程涉及的图泽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图泽遗址的发掘,除了发现了崧泽文化的堆积和良渚文化的墓地之外,重要的是发现并确认了马桥文化的堆积。图泽遗址马桥文化遗存的发现,是马桥文化考古发掘研究的一个重要收获,同时也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平湖地区史前历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

7,良渚文明是什么

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是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距今约5250~4150年,在1936年被发现,经半个多世纪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初步查明遗址分布于太湖地区。  在中国众多璀璨的远古文化中,环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是一颗非常耀眼的明珠。   它以发达的稻作农业、大量而精美的玉器、精制的制陶技术、成句子的陶器符号文字资料,以及由墓葬和大型土建工程所反映出的不平等和社会分层等现象,使研究者们或者认为它正站在文明的门槛上,已看到了文明的曙光;或者认为它已进入文明社会,已形成文明古国。   又因为叠压在它之上、作为后来者的马桥文化并未继承它那以独特的玉文化为灵魂的种种文化因子,故而又认为它是一支突然消失了的文化,并对它消失的原因作了种种猜测和推论。   与同时期或前后时期相距不远的其他远古文化相比,良渚文化中大量的玉器以及由玉器所反映出的宗教现象、大量的非生产性支出等,的确构成了其文化的特殊性;同时,在良渚文化中,至今没有铜器遗迹的发现,对于这些究竟应如何看待?若只是简单地套用诸如铜器、文字、城址等所谓文明起源诸要素来衡量是否进入文明时代,那么,说良渚文化已形成文明,显然是要受到质疑的。

8,永城马桥的历史

你不是在马桥吗还问我们
永成是汉朝的发源地 马桥古文化遗址地层、遗存 第一层。耕土层,黄色土。深0~0.90米,出土少量近代砖瓦和明清花瓷片。 第二层。灰色土,深0.88~1.02米。出土宋釉陶瓶、刻花影表瓷碗、绍圣通宝和祥符通宝铜钱,以及唐、王代的黄釉瓷砖。还发现五代墓葬,出土越窑青釉瓷盒、孟黄釉陶罐、残铜镜等随葬器物。 第三层。灰黄色土,深1.02~1.66米。下层部出土东周米筛纹,米字纹、麻布纹、回字纹、曲折纹等印纹硬陶片,以及挂有青绿色或青灰色釉的原始瓷器。 第四层。黑灰色土,深1.65~2.30米。出土大量的陶、石、骨器、动物骨骼、灰烬等,并有少量小件铜器。陶器中,夹沙红陶拍印绳纹,器形有凹弧足或舌形足鼎,圆锥足鼎,圆锥足甗,泥质红陶大部分拍印篮纹、叶脉纹、席纹、方格纹和云雷纹,器形有圜凹底罐、盆和鸭形壶等;同时出土一批拍印带状云雷纹的觚、觯、尊、簋等灰色陶器。遗址还发现灰坑和烧塘。这是太湖地区早期印纹陶文化的典型遗存。 第五层。青灰色土,深2.10~2.70米。除包含稀少的红烧土粒外,另有以素面为主的泥质灰、黑陶和夹沙陶片,形器有实足盉、圈足盘、阔把杯、贯耳壶、"T"字形足鼎等。还发现建筑遗迹、蛤壳坑和墓葬。此层为良渚文化层。第五层之下。为青灰色生土层。是在发掘的遗址范围内,发现的一条南北向延伸的介壳沙带,宽约45米,厚1.0~2米以上。介壳沙带西侧呈60度斜坡,东侧比较平坦,坡度较小,有三条海浪冲击成的滩脊。介壳沙的组成,除沙粒外,主要是蚬、蚶、蛏介壳的碎片,也有牡蛎、文蛤、青蛤、圆田螺、环稷螺、础卷螺介壳等。这是一条称为冈身的古代海岸遗迹。

9,苏州盆花的发展历史

苏州园林,名扬中外。这不仅因为苏州现今保存的古园为数众多,更是由于这里造园的历史极其悠久。从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到,苏州最早见诸史籍的园林,出现在春秋吴国营建阖闾大城之前,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自此之后,造园活动几乎一直绵延而不绝。尤其是在唐宋之后,历代都有许多文人、官宦因向往这里的山水秀丽、物产丰富、经济繁荣而到此定居,从而带动了当地园林建设的发展。时至明清,不仅“吴中豪富,竞以湖石筑峙奇峰隐洞,凿峭嵌空为绝妙”,就是“闾阎下户,亦饰小山盆岛为玩”。(黄省曾《吴风录》)在如此普遍的造园之风的影响下,不仅当地园林数量激增,同时也促使造园艺术日臻完美。有人以“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来赞美苏州的园林艺术(陈从周《清雅风范——苏州园林鉴赏》),实非过誉之词。 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园林的生成与发展,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和文化环境。从我国古代园林发展的历史看,凡造园活动兴盛的地方,一般都有优越的自然条件、良好的物质基础及深厚的文化渊源。而这在苏州的社会演进中,始终未曾或缺。苏州自春秋吴国在此筑城建都,于城市选址合理、规划适宜,加之以后的社会发展进程未受到大规模战乱的影响而衰落或移址重建,故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之中,城市位置和格局基本没有太大的改变。而当地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又使经济水平得以不断提高。在这样的经济、文化背景下,园林发展具备了稳定和坚实的基础。从有关的史志统计,自春秋吴国营建宫苑以来,著名的苑园可以千数,而且广泛分布在吴地城乡,至于仅凿一池、点数峰、莳栽几株花木的府宅小院,更是多不胜数。正是这千百年来极其普遍的造园实践,才使苏州的园林艺术趋于成熟。因此,回顾一下苏州园林发展的历史,对于加深理解苏州古典园林艺术,会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东吴大地的史前文明 园林的出现和发展,与经济和文化的积淀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苏州的历史演变看,此地的文明起源极早。虽然见诸史料的吴地历史,开始于商朝末年,但近******古的成就,却为我们述说:早在一万多年前的上古时期,这里就已有了人类活动的足迹,而且在当地居民几千年的不懈努力之下,造就出了文明程度极其发达的史前文化。之后苏州的发展,尽管并不完全承袭这一上古文明,但造就了上古文明的自然环境,同样孕育了后来的苏州经济和文化。因此,在叙述苏州园林发展历史之前,也需对此作一扼要的介绍。 数亿年前,我国东部的长江下游一带,曾是一片荒凉沉寂的华夏古陆。到一亿五千万年前的燕山运动时期,地壳的断裂、褶皱以及岩浆的喷涌,造成了苏州西部无数的山峦。到距今300万年前的第四纪,地壳缓慢下沉,形成海湾与群岛。随着长江日复一日地夹带着大量的泥砂在此沉积,逐渐将海湾围截成众多的湖泊和洼地,形成了最初的太湖及周边大片的冲积平原。由于这里地处温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为人类的繁衍生息奠定了基础。 考古学的成就告诉我们,在距今大约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太湖中的三山岛上就有了人类活动。到距今7000年前后,当地进入新石器时代。之后最初的1000余年间,因气候暖湿、海平面相对稳定,使这里的“马家浜文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水稻的种植、家畜的驯养,也自此开始。定居生活促进了建筑的发展,当地出现了以矩形平面为主、间有圆形平面的住宅,墙中用木柱,外包泥墙,并经烧烤硬化,以提高其防雨的性能。许多木构件已普遍采用榫卯技术。屋顶由芦苇、竹席和草束构成。此外,还有不少防潮、排水措施,以适应南方水乡环境。大约从距今6000年起,气候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海平面也时有波动。特别是距今5400年前后的低温期形成的大片湿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从而使继“马家浜文化”之后“崧泽文化”的发展受到制约。距今5200年以后的千余年间,自然条件再度好转,这里的居民创造出了文明程度非常高的“良渚文化”,成为太湖流域新石器文化的鼎盛时期。此时不仅生产力水平较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而且宗法礼仪制度也已经完备。当时遗留的墓葬中,让后人看到了十分丰富的随葬器物,大量出土的随葬玉器,反映了当时已达到了相当高的制玉水平,而死者多寡不一的殉葬品,则说明社会等级区分也极其明确、严格。然而“良渚文化”在距今约4000年前后,却突然中断了。有人推测,这是由于自然环境突变所致。当时气候变冷,发生了空前的大洪水,致使太湖平原水位抬升,淹没了低地,几乎给这里的居民带来了灭顶之灾。于是人们不得不背井离乡,远走他方,其中的主流文化融入了中原华夏文明的大潮之中。 在距今3700年前后,洪水终于退却,气候也随之好转,远出避难的人们逐渐返回了远离的家园。虽然曾经辉煌一时的“良渚文化”受此灾变,而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恢复,但回归的居民却带回了周边甚至中原地区的诸多文化因素,形成了当地的“马桥文化”。大约在公元前1l世纪,北方周族人的一支,南下太湖流域,与当地的居民结合,共同整治水系,恢复生产,建立国家,这就开始了记载中的吴国的历史。从殷商晚期到春秋中叶的数百年间,吴国尚未完全从洪水造成的灾难中摆脱出来,因此,经济、文化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中原许多诸侯国家,以致长期以来只是一个僻处于长江下游默默无闻的蛮夷小国而已。 二、壮丽宏伟的吴国宫苑 按史书记载,吴国形成于殷商末年。当时居住在我国西北的周族,在其首领太王古公室父的领导下,已日渐壮大。古公之子泰伯、仲雍,为让他们的侄儿昌(后来的周文王)能顺利继承周族的统治权,便离开中原,结伴南下,到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带,与当地的土著居民一起建立了部族国家,号称“勾吴”,并在今天的无锡梅里,筑城作为都邑。经5世在周章时,周族武王终于覆亡了商朝,在中原建立了姬姓周王朝。因怀念泰伯、仲雍的让国之义,封周章为“吴伯”。此后又经历了15代的传承和发展,到寿梦时(公元前585一公元前560年在位),国势逐渐强大,自称为“吴王”,并开始出访北国及荆楚,密切了与各诸侯国间政治和文化的交往,正式步入春秋诸侯争雄的行列。又四传至阖闾时(公元前514一公元前495年在位),吴国已进人了鼎盛时期。为能争霸中原,需要有一座与强国地位相适应的宏伟都城,而旧有的梅里,因“城郭卑隘,朝市粗立”,难以进一步发展,于是阖闾听取了伍子胥“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的建议,决定迁都,选址在姑苏山东南相,即今苏州城的位置,兴建起了一座规模宏伟的阖闾大城,奠定了之后苏州城的基础。在以后的2500余年间,这里就成了太湖流域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 我国滥觞时期的苑园,还只是一种农、牧业生产的设施,它的出现应在由游牧向定居转化之后。而吴地居民农耕生产的形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初期,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实证史料,故难以断定当时是否也已有了类似于苑园的生产设施。随着社会的发展,苑园也逐步由生产设施向游娱场所转变,甚至与宫殿一样成了强国地位的象征,所以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间竞相以“美宫室”、“广苑囿”来夸示。而此时江南地区经济、文化的逐渐发展,已使春秋后期的吴国,具备了与中原诸侯相抗衡的强盛国力,于是游娱性的苑囿也开始在太湖平原出现。 苏州园林的起源,较阖闾城的出现更早。如今所能见到的最早记载,是唐人陆广微在《吴地记》中所载的吴王寿梦的“夏驾湖”。据后人考证;“夏驾湖”位于今天苏州城内吴趋坊一带。当年寿梦为盛夏避暑纳凉,在此“凿湖池,置苑囿”,故名“夏驾湖”。到阖闾建城,“夏驾湖”又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增筑改建,成为阖闾、夫差两代君王的游乐之所。吴国覆亡之后,此苑被废弃而荒芜。到宋朝,湖已基本不存,仅在西城根下留有一部分,与外壕相联,当地百姓在其中植栽菱荷,其菱味甜美,称“夏驾湖菱”。宋人杨备有《夏驾湖》诗云:“湖面波光鉴影开,绿荷红菱绕楼台。可怜风物还依旧,曾见吴王六马来。”大约到清代初年,夏驾湖完全湮为平地。 春秋吴国最负盛名的宫苑,是位于吴城西南30里灵岩山上的“馆娃宫”。据说吴越由于疆界相接,长期以来时有小争,但从未发生过大规模的征战。阖闯五年(公元前510年),吴王借口越国不随其伐楚,而大举进攻越国,破携李城(今浙江嘉兴附近),自此吴越结下冤仇。阖闾十年(公元前504年),越国乘吴王率兵攻楚,并与之相持之际,从其后方掩袭吴地。在背腹受敌的情况下,吴王大败而归。阖闾十九年(公元前495年),吴国大举伐越。由于轻敌,吴为越所败,阖闾也因此受伤而亡。夫差二年(公元前494年),为报父仇,夫差亲自率兵攻打越国,大败越军于夫椒(在太湖中),越王勾践仅领残部5000逃归国都会稽。吴国原想乘胜一举灭亡越国。在此危急时刻,越国臣僚提出了忍辱图存的策略,由越国大夫文钟前往吴国,厚贿吴宰相伯豁,说以利害,终于在伯豁的帮助下,说动吴王同意接受越国的投降,让越王勾践率妻子到吴国为奴。在吴3年,勾践极尽谦卑恭顺之能事,终于得到了吴王的怜悯和宽恕。又用文钟兴越灭吴的计策,献美女以惑乱吴王。馆娃宫就是夫差为越国美女西施而建的一座规模宏大的宫苑。 馆娃宫高踞灵岩山巅,殿阁巍然,宫中作海灵馆、馆娃阁等,皆“铜沟玉槛,饰以珠玉”。又“置春宵宫,为长夜之饮”。宫殿之侧为花园,山顶凿有三池。一为“玩花池”,相传是夫差为西施赏荷而凿,池内植四色莲花,夏日怒放,清香四溢。吴王与西施常在此清暑赏景,采莲取乐。另一是“玩月池”,据称西施喜临水照影,所以吴王为其凿池欣赏月色,游兴高时,还常手遮月影,戏言是“水中捞月”。后人以为是吴亡国之谶,故有诗云:“强说玩花还玩月,个中已幻沼吴谋”又云:“涓涓井中月,照破千秋梦。”再一日“砚池”,传说是古人采石制砚所留,吴王稍加修饰而成,灵岩山也因此又称“砚石山”。事实上,我国在春秋时期尚未使用纸墨、砚台,这当为后人讹传。在玩花池和玩月池之间有两口井,圆形的“日池和八角形的“月池”,“圆以象天,八角象地。”(《百城烟水》)后来人们将其更名为“吴王井”和“智积井”。方志载:明代淘井时,曾发现玉钗,上刻“敕”字,证明此井确为当年馆娃宫的宫井之一。陈子贞有诗云:“曾开鉴影照宫娃。玉手牵丝带露华。今日空山人自汲,一瓶寒供佛前花。”(《吴王井》)灵岩山顶还有“琴台”,是西施操琴之处。梁简文帝《登琴台》诗称:“芜阶践昔径,复想鸣琴游。音容万春罢,高名千载留。弱枝生古树,旧石染新流。由来递相叹,逝川终不收。”宋以前,琴台下有大偃松,身卧于地,两头崛起,交荫如盖,不见根之所自出,当地人以为奇赏。琴台下有响屐廊曲折而东。《古今记》载:“吴王夫差以椒楠建廊而虚其下,令西施及官人步屦绕之,则跫然有声。”
苏州盆景: 从吴越春秋以来,苏州一直是我国东南地区著名的历史古城,士大夫觉得盆景雅俗共赏,色形并美,咫尺盆内能瞻万里天地,方寸之中可辨千寻美景,不出门而获山林之怡。于是摆弄盆景就成了苏州一带的封建士大夫的自鸣高雅的一种风气。苏州盆景艺术的发展得天独厚,太湖石玲珑剔透,山崖溪边嘉树随手可得。苏州山水秀丽,风光宜人,在历史上早就有不少造园名手,把山林野趣摄于城市的园林艺术之中,因而“咫尺千里,缩龙成寸”的盆景艺术更有了借鉴的范本。加之苏州向为文人荟萃之地,盆景艺术长期受其文化艺术的熏陶,逐步形成苏州盆景艺术的区域特性和独特的传统风格。苏州盆景的布局构思精细入微,取法自然,混同天生,绝少斧凿之痕,富有艺术情趣。在处理虚实、曲直、疏密、开合、明暗等关系上,脉理清晰,卓具匠心。

文章TAG:马桥文化  文化  良渚文化  太湖  马桥文化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