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费孝通的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这本书怎么样

不错,好书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这本书怎么样

2,乡土中国是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而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最为知名的一部著作了,可读性也是最强的。现在这本书的版本非常多,其实买中华书局,北京大学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的版本都可以,都是正版,任意书商都能买到,而且不贵。有些网上甚至能下载到PDF版的。资源非常多。比如这个版本我看着就很好,还便宜。
我不会~~~但还是要微笑~~~:)

乡土中国是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而

3,求乡土中国百度云txt

链接: 乡土中国(博雅双语名家名作)(英汉对照)(图文版) - 费孝通.azw30.40M 来自:百度网盘提取码: mkv2复制提取码跳转 提取码: mkv2
您好,建议在微博上面去搜索一下这个资源,微博上面很多博主和网友都有的,希望能帮到你。
费孝通?留个邮箱。
https://pan.baidu.com/s/1mixlxry 您好,您要的文已上传 请及时下载 如果满意请采纳回答

求乡土中国百度云txt

4,费孝通简介

费孝通,1910年11月2日生于江苏吴江。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社会活动家。4岁起在母亲创办的蒙养院开始接受正规教育。就读于东吴大学医预科、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清华大学研究院,后留学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其所著的《江村经济》被认为是我国社会人类学实地调查研究的一个里程碑。论著甚丰,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英文版,1939)、《禄村农田》(1943)、《生育制度》(1947)、《乡土中国》(1948)、《乡土重建》(1948)、《从事社会学五十年》(1983)、《费孝通社会学文集》(1985)、《记小城镇及其他》(1986)、《边区开发与社会调查》(1987)、《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1988)《行行重行行——乡镇发展论述》(1992)、《费孝通文集》(1999)等,论文多篇。1980年3月,国际应用人类学会授予他该年度马林诺夫斯基名誉奖;1981年11月,英国皇家人类学会向他颁发了该年度赫胥黎奖章。

5,乡土中国费孝通 价格不一怎么回事

1、内容估计都一样,没有差别。2、标价30,50,80,主要是出版商吸引书店多卖他们自己的书。实际上纸钱差距不大。批发价也差不多。就像酒,同样一瓶酒,“五粮醇”只能卖100元,五粮液可以卖1000元,实际上酒厂的工人工资都差不多。只是零售商赚多赚少的问题了。3、标价高,可以打折促销,买书的人看见打折的话都会关注,都会动心。这是出版社为零售商立下的巨大利润空间而已。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名著。1947年出版,这一年费37岁。这是一本解读农耕文化下中国社会文化形态的书,处处充盈真知灼见。一种沿袭已久的社会文化形态,有相对的稳定性,不会轻易随着政权和制度的变化而消失,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很大启示意义。这里举两个例子和感悟:为什么“爱情”这件事,在中国人的婚姻中如此不受重视?中国人的婚姻为什么不需要爱,甚至相当多的人,认为没有爱,才是更适合的婚姻?他在书中这样写道:“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如果事业小,夫妇两人的合作已够应付,这个家也可以小得等于家庭;如果事业大,超过了夫妇两人所能担负时,兄弟伯叔亲戚全可以集合在一个大家里。中国的家庭,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夫妇之间只是配轴。配轴,虽则和主轴一样并不是临时性的,但是这两轴,却都被事业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我所谓普通的感情是和纪律相对照的。一切事业都不能脱离效率的考虑。求效率就得讲纪律;而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正因为如此,中国人的婚姻和家庭,不讲爱,不讲私情。讲的是纪律,追求的是效率。在门当户对的基础上相亲结婚,立马生一堆孩子,然后女人管家,男人赚钱,如同合作伙伴一样,分工清楚,责任明确。所以,中国人不讲来世信仰,不讲形而上学,讲的是三纲五常,忠孝义悌,君臣父子,克己复礼。这些都是纪律,是家法。另外一点就是婚姻彩礼:原文出处找打不到了,但是大意是彩礼是双方的新人组建新的家庭生活的基础。要不然两个新人如何生活和发展。这也是彩礼的原始意义,而不是现在的发财意义。

6,以提纲形式梳理乡土中国

读《乡土中国》年后到现在,两周左右的时间一直在读一本书,可以说几乎是跪着读完的,那就是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此书只有104页,原以为是一本研究乡土民情的书,茶余饭后乐一乐,然而这本书读起来就是一本教科书,而且是社会学伦理学的专业书籍,作为一个没有任何社会学基础的理工狗,每一页读的无比的费劲,至今仍有很多内容读不懂。今天我把自己笔记内容整理一番,用一种的不同的视角来看待社会。介绍一下我理解的作者的行文逻辑。本书一共十四章,每一章之间相互联系,层层深入,主要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中国社会的基层,乡土社会的基本特色,人与人之间基本的交流方式,文字与乡土社会的关系。第二,乡土社会的格局特色,乡土在这种格局中秩序如何维持。第三,乡土社会的统治特色,主要有横暴权力,同意权利,教化权力,时势权利与乡土社会的关系。一,乡土本色乡土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是守着直接向土里讨生活的传统,我们的民族和泥土分不开,泥土孕育我们的民族,也束缚着民族的发展。因为土是固定,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化,也就形成人与空间的关系,不流动,只有少量的外出。不流动,变化小,人们只有有限的活动空间,接触的是有限的人,这些人基本是周围的熟人,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的社会。我们的现代社会不同,是一个流动变化的社会,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所以,乡土社会的传统礼俗无法来应对这个现代社会。乡下人并不比城里人愚钝,只是两者生活的环境不同,不同的生活经验,擅长的领域不同。乡下人不识字,这也不能来证明乡下人愚钝。文字,是什么时候去需要呢?人与人之间不能直接讲话,来代话的是文字。人与人不能直接讲话,主要有这两种情况:空间阻隔,时间阻隔。文字传达的信息是不完整的,没有表情动作,具体的语境等。1.空间阻隔乡土社会是一个稳定的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也就是一个,面对面的社群。面对面的社群,不存在空间阻隔,直接可以面对面直接交流,这里语言是用声音来表达的象征体系,是具有大家公认的象征意义,是社会的语言。这样的语言,只能在同一个群体里,有相似的经验,相似的环境,否则难以理解,这也就是方言的存在,已经方言能以单独进行剥离翻译的原因。2.时间阻隔一方面是个人的今昔之隔,一方面是社会的时代之隔。学习能力建立在反复“习”的基础上,把本能的东西进行磨练,进而有新的做法,学习必须打破今昔之隔,要依靠我们的记忆,记忆包括人当前积累的经验,积累前人的经验,学习必须打破今昔之隔。人的记忆又不是单纯的信息存储,还有各种能力的发展,信息的使用。但是记忆不一定需要文字,文字是眼睛可以看到的符号。 词,是指用声音说出来的符号语言。个人在学习,今昔记忆的积累的上不一定需要文字,而是根据生活的需要,选择需要的信息。乡土社会一个人稳定的社会,历世不移,人不但在熟人中长大,而且还在熟悉的地方上长大,虽然历史悠久,但是每个人的经验却是同一方式的反复重演,个人的经验等同于世代的经验。甚至,乡土社会稳定的生活环境,简单的重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节奏,任何的记忆都是多余的。而在一个常常变化的环境中,我们每天遇到的都不一样,感觉自己的记忆力不足,方需要这些外在的象征。因而,乡土社会,语言足够传递时代经验,一个人遇到的问题都可以在一个更年长的人那里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大家在同一环境,走同一道路,你先走,我后走,后走的所踏过的是先人走的脚印,口口相传不会有遗漏,不需要文字,没有了时间的阻隔。没有发展变化的前进,有的只是按照以往经验的重复,我想这大概是也是乡土社会发展缓慢的制约因素。二,格局和秩序乡土社会人与人之间是一种熟人社会,亲密联系,人与人之间也是没有明确的界限。西方社会讲权利,乡土社会讲交情和关系。乡土社会经验世代传递,长者拥有更多的经验,在乡土生活中占有话语权,形成了长幼有序,世代更替稳定社会结构。社会关系是从一个人推出去的,社会范围是一个私人关系形成的网络,中国的乡土就像是一圈圈的水波纹,这个水波纹的中心便是“己”。拥有的社会资源人脉关系越多这个“圈”的半径越大,这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圈子。决定乡土关系的是圈子,在不在一个圈子里,决定着关系的亲疏。这就是费孝通先生说的差序格局。乡土社会是由这样无数的圈子组成的,其中每个圈子有不同的道德要素,没有同一个的一个标准,一切要看差序格局中当事人与我们的社会关系,才能拿出相应的标准来对待。这样的圈子富于伸缩性,群己的界限不明确,公和私事相对而言的。西方社会是一种团体格局,界限分明。这种形态很有可能是从游牧民族的部落传递下来,生活相互依赖的一群人不能单独零散求生,所以,团体是生活的前提。西方团体的道德体系,主要这两者观念:人人平等,人人公道。乡土社会中每个人都能自食其力每个在土地上自给自足,只有偶尔需要依赖他人,在这里,和别人发生关系是次要的,不同的场合不同程度的结合,并不需要一个经常固定的团体。差序格局主要的道德出发的是“克己复礼”,没有一个统一的道德观念。家是乡土社会基本的社群,这个家的概念是可以扩大的,但只有父系这一单方面,乡土中国家庭的主轴是父子,配轴是夫妻(西方社会主轴是夫妻,配轴子女),夫妻并不是家庭的核心,所以夫妻之间感情淡。因为是父系有主导地位,所以,交往的圈子往往限于同性之间,同龄之间。同时中国乡土社会强调男女有别,本质上是为了维持社会的稳定。感情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家庭家族的稳定,改变了原有社会的关系。乡土社会为了维持稳定社会关系,则避免感情变动。这样也就解释了,乡土社会离婚少,人人都在追求稳定不变。这也就是中西不同的思维模式:阿波罗式:人要接受世界,安于现状,维持稳定。浮士德式:冲突时存在的基础,变化是主题,生命就要克服阻碍。这种阿波罗式的思维模式下,乡土社会秩序,也是在求稳,为了维持秩序,一切引起破坏秩序的要素都要被遏制。乡土社会是个男女有别的社会,也是个安稳的社会。乡土社会是排斥人的社会,也是个追求平庸的社会。乡土社会也是礼治秩序的社会。法治:法律依靠国家的权利来推行。注重个人的权利保护。礼治:依靠传统维护行为规范,传统就是社会所积累的经验。注重修身克己,靠的是教化。乡土社会世世代代生活环境稳定变化不大,经验一代代通用,礼治便能适用。现代社会变化迅速,以往的经验不在适用,单纯的礼治便也不适用。现行司法制度照搬西方,和旧理念相差太大,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的建立法治秩序,社会结构和思想上还得一番改革。三,统制特色横暴权力:利用权力去支配,权力是维持支配者与被支配者之间关系的手段,是压迫性的,发生于冲突之中。同意权利:从社会合作的角度出发,合作之中,干涉别人是权利,接受别人干涉是义务,大家共同完成分配的任务,基础是社会契约。这两种权利相互交错混合,权力本身不具有引诱,真正诱人的是权利背后的利益,封建皇权其真实目的也是追逐剩余利益。长老权力:乡土社会,变化很少,文化稳定,每一段生活遇到的问题都不同,活到老学到老,凡是比自己年长的会先于自己经历问题,他会有解决同样问题的经验,她也就是我的“师”,每一个年长者都有这种教化权力。长幼之序是中国亲属制度中的基本原则。变迁的社会,文化不稳定,人不能仅仅依靠生活经验作为指导,更重要的是智力和能力,固有经验不再适用当下情况,这种教化就等于是顽固和落伍。时势权利:经常发生在新旧社会结构变动时期,新旧交替之际,有人想办法,组织新的方法,获得别人的信任,这种人便可以支配跟从他的群众,这是一种发生在特殊时期的时势,时势早就的“时势权利”。社会变迁是始终存在的,没有所谓的静止。社会变迁慢,较稳定,原有经验仍能适用,适合长老权力。社会变迁快,变化大,这时候长老权力缩小,时势权利变大。? 本文版权归作者 李逍遥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我认为,编提纲应该因人而异,因文而异,不要把提纲变成公式,即使同类题材的文章,也不宜用同一格式的提纲。比如,写人记事的文章,如果你用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细节描写的框框去“套”,去列提纲,这样的提纲不但不能帮助你把作文写好,反而会使你的作文写得不伦不类。编提纲的过程就是理清思路的过程,提纲写成之后要多改几次。 提纲可以编得简单些,也可以编得详细些,各人的习惯不同,不必强求一律。如果作文限定时间,提纲可以写得简单一些,如果不限定时间,提纲可以写得详细一些。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作文简单提纲: 题目:访问海迪姐姐 中心思想:通过描述回忆海迪姐姐的情景,赞扬张海迪惜时如金、刻苦学习的精神,表达自己要以海迪为榜样,为祖国勤奋学习的决心。 段落层次: 一、略写我见到海迪姐姐的心情(惊讶、兴奋、激动)。 二、详写我和海迪姐姐交谈的情景: 1.海迪对珍惜时间的看法 2.海迪怎样争分夺秒地学习 ①回忆过去②现在的情况 3.海迪对我的希望 三、略写我的感想和收获。 写详细提纲,可以把时间、地点、环境、打算引用的材料、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编写详细提纲自然要比编写简单提纲费事,但是,有了详细提纲,作文的时候就可能更加顺手。 为了提高编写提纲的能力,可以练习绘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比如杜甫的《石壕吏》这首诗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全诗四段,可分为三部分。根据各段的意思,便可编出这首诗的简单提纲: 一、写诗人投宿石壕村,差吏夜里抓人的惊惧情景: 1.诗人的行止。2.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 3.二“老”仓皇应急的场面。 二、写差吏的横暴凶残和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 1.写老妇诉说三个儿子应征、两个儿子战死的悲 惨情况。 2.写老妇家中再无男丁可征和极端贫困的处境。 3.写在差吏的威逼下,老妇被迫应征。 三、写老妇被抓走后,诗人的沉重心情和这一家的凄凉景象: 1.可怕的寂静2.老翁的下落3,诗人的行踪 经常练习编课文提纲,对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是很有帮助的,不妨试试看。

文章TAG:费孝通  乡土  乡土中国  中国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这本书怎么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