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问肌肉注射与皮下注射的区别

您好,两者的区别主要是给药的方式不同,是根据病情的需要和药物的吸收代谢需要进行的治疗方法。一般来讲,皮下注射的药物吸收明显缓于肌肉注射。

请问肌肉注射与皮下注射的区别

2,肌肉注射能张肌肉吗

不但不能长肌肉,如长期在一个部位肌肉注射,药物反复刺激加之吸收不良,还会造成肌肉萎缩,僵硬,所以建议经常变换肌肉注射的部位便于药物吸收
不会涨的

肌肉注射能张肌肉吗

3,肌肉注射是什么意思

就是用注射器把药物注射到肌肉里,通过肌肉组织吸收达全身。普及一下,给药的途径决定药物吸收的快慢和药效,有的药在肌肉组织中吸收利用的更好,所以肌肉注射。
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是根据药物的性质和用量来确定的简单的说,如果一个药物口服不吸收且刺激性大,那么大多数情况下只能用注射的方法刺激性很大,那么肌肉注射就会很痛很痛,所以采用静脉注射的话,痛觉就小的多治病好不好是药的事,和这两种给药方式关系不大

肌肉注射是什么意思

4,肌内注射和肌注的定义分别是什么

肌肉注射是原来的说法,2000年2月第2版《护理学基础》将“常用注射法”中的“肌肉注射”改为“肌内注射”(intramuscular injections),其释义也较前版更为科学。肌内注射“为将少量药液注入肌肉组织内的方法。人体肌肉组织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壁既是多孔的类脂质膜。药物透过的速 度较透过其他生物膜快。自肌内注射的药物可通过毛血务管壁到达血液内,吸收较完全且生 效迅速。”该方法可使针头部位的药液全部进入肌肉组织内,并预防拔出针头时,药 液渗入皮下组织,从而减低组织受刺激的程度,减轻病人不适。

5,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有什么区别

主要是注射的深度不同,一般来说皮下注射起作用还快点,皮下注射的药量小,向预苗或者胰岛素都是这样注射,肌肉注射的药品量一般都大点,对皮肤刺激性大。
1.皮下注射法   皮下注射的部位通常选择皮肤较薄、皮下组织疏松而血管较少的部位,如颈部或股内侧皮下为较佳的部位。凡是易溶解、无刺激性的药物以及菌苗、疫苗,都可皮下注射。注射时,助手将犬保定好,局部剪毛(对供玩赏用的长毛狮子狗等,为了避免因剪毛影响外观,可在注射局部用消毒棉球将被毛向四周分开),用70%酒精棉球消毒后,以左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将皮肤轻轻捏起,形成一个皱褶,右手将注射器针头刺入皱褶处皮下,深约1.5~2厘米,药液注完后,用酒精棉球按住进针部皮肤,拔出针头,轻轻按压进针部皮肤即成。   2.肌肉注射法   一般刺激性较轻的药液和较难吸收的药液,均可作肌肉注射,但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如氯化钙,高渗盐水等不能作肌肉注射。   肌肉注射时,应选择肌肉丰满无大血管的部位,如臀部、背部肌肉。助手将犬保定好并消毒后,术者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将注射部皮肤绷紧,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与皮肤成60角迅速刺入,深约2—2.5厘米,回抽针管内芯,无血液回流,即可将药液推入肌肉内。注射完毕后,局部应再次消毒。   3.静脉注射法   静脉注射所产生的药效作用最快,剂量较大且有刺激性 的药液(如氯化钙、高渗葡萄糖液、高渗盐水等)应静脉注射。静脉注射的部位,可选择颈部静脉(颈沟内,颈部上1/3 与中1/3交界处,此处静脉浅在,易于寻找),腕关节以上的内侧或腕关节以下掌中部内侧的静脉,或跗关节外侧、跗关节上方的静脉、股内侧的静脉等。

6,肌肉注射与静脉注射有什么区别

肌肉注射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达到治病的目的。不是什么情况下都能进行肌肉注射的,如在注射部位有硬结、感染时就不宜做肌肉注射治疗。肌肉注射主要适用于:不宜或不能做静脉注射,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疗效时,以及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时。 在进行肌内注射之前要做相关的准备工作。包括注射部分的定位和相关药品、器材的准备。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排携床边,核对,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2)帮助病人取适当体位,用2%碘酒和70%乙醇或单独用3%络合碘消毒皮肤,待干。 (3)排尽抽取药物之注射器内空气。 (4)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开皮肤,右手持针如握笔姿势,以中指固定针栓。针头和注射部位程mp,快速刺入肌肉内,一般进针约2.5~3cm(针头的2/3,消瘦者及病儿酌减)。 (5)松开左手,抽动活塞,如无回血,固定针头,注入药物。注射毕,以干棉签按压进针处,同时快速拔针。 (6)帮助病人卧于舒适体位。清理用物。 在肌肉注射中应注意下列问题: (1)需要两种药液同时注射,应注意配伍禁忌。 (2)回抽无回血时,方可注入药物。 (3)注射部位适合于个体。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应选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因幼儿在未能独自走路前,其臀部肌肉一般发育不好,臀大肌注射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 (4)定位准确,尤其是臀大肌注射应避免损伤坐骨神经。 (5)切勿将针头全部刺入,以防针头从衔接处折断。一旦针头折断,保持局部及肢体不动,迅速用血管钳夹住断端拔出。如断端全部进入肌肉,则行手术取出。 (6)需要长期肌注的病人,注射部位要经常更换,以防局部形成硬结,若出现硬结,则可采取热水袋或热湿敷、理疗等处理。 静脉注射(Intravenous injection)是一种医疗方法,即把血液、药液、营养液等液体物质直接注射到静脉中。静脉注射可分短暂性与连续性,短暂性的静脉注射多以针筒直接注入静脉,即一般常见的“打针”;连续性的静脉注射则以静脉滴注实施,俗称“点滴”。 注意事项 1.药物不宜口服、皮下或肌内注射,需 迅速发生药效时,可采用静脉注射法。 2.药物因浓度高、刺激性大、量多而不宜采取其它注射方法。 3.作诊断、试验检查时,由静脉注入药物,如为肝、肾、胆囊等X线摄片。 4.输液和输血。 5.用于静脉营养治疗。 注射部位 常用的有肘窝的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或手背、足背、踝部等处浅静脉。 注射器具 注射盘内无菌注射器(根据药液量选用),针头6.2-7号或头皮针,止血带,治疗巾或一次性纸巾。按医嘱备药物。 操作步骤 1.将备齐用物携至床边,核对,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2.用注射器吸取药液,排尽空气,套上安瓿。 3.选择合适静脉,以手指探明静脉方向及深浅,在穿刺部位的肢体下垫治疗巾或纸巾,在穿刺部位的上方(近心端)约6cm处扎紧止血带,用2%碘酊消毒皮肤,待干后以70%酒精脱碘,嘱病人握拳,使静脉充盈。 4.穿刺时,以左手拇指绷紧静脉下端皮肤,使其固定,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针头和皮肤呈20度角,由静脉上方或侧方刺入皮下,再沿静脉方向潜行刺入。 5.见回血,证实针头已入静脉,可再顺静脉进针少许,松开止血带,嘱病人松拳,固定针头,缓慢注入药液。 6.在注射过程中,若局部肿胀疼痛,提示针头滑出静脉,应拔出针头更换部位,重新注射。 7.注射毕,以消毒棉签按压穿刺点,迅速拔出针头,嘱病人屈肘按压片刻。清理用物。 8.注意事项 (1)注射时应选择粗直、弹性好、不易滑动的静脉。如需长期静脉给药者,应由远心端到近心端进行注射。 (2)根据病情及药物性质,掌握注入药液的速度,并随时听取病人的主诉,观察体征及其病情变化。 (3)对组织有强烈刺激的药物,注射前应先作穿刺,注入少量等渗盐水,证实针头确在血管内,再推注药物,以防药液外溢于组织内而发生坏死。 9.静脉注射常见失败的原因 (1)针头斜面一半在血管内,一半在血管外,回血断断续续,注药时溢出至皮下,皮肤隆起,病人局部疼痛。 (2)针头刺入较深,斜面一半穿破对侧血管壁,见有回血,但推药不畅,部分药液溢出至深层组织。 (3)针头刺入过深,穿透对侧血管壁,药物注入深部组织,有痛感,没有回血,如只推注少量药液,局部不一定隆起。 注射种类 1、皮内注射法(ID) 皮内注射法是将小量药液注入表皮与真皮之间的方法。 2、皮下注射法(H) 皮下注射法是将小量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3、肌内注射法(IM 或im) 肌内注射法是将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 。 4、股静脉注射法 常用于急救时作加压输液、输血或采集血标本。 5、动脉穿刺注射法 作血液气体分析; 重度休克,须经动脉输入血液以增加有效血容量;施行某些特殊检查(如脑血管造影);施行某些治疗(注射抗癌药物)。

文章TAG:肌肉  肌肉注射  注射  请问  肌肉注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