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谁能帮我解释一下定势的意思

定势(即心向)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影响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定势使人们会以某种习惯的方式对刺激情境作出反应,在解决问题时具有一种倾向习性,并影响问题是否顺利解决。定势虽然有时可以促进问题的解决,但从总体上来说是消极的,它使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变得呆板。当定势阻碍问题解决时,应暂时停下来,休息一下,或进行一些别的工作,过一会儿,定势会自然消除。
定势(即心向)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 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影 响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定势使 人们会以某种习惯的方式对刺激 情境作出反应,在解决问题时具有 一种倾向习性,并影响问题是否顺 利解决。定势虽然有时可以促进 问题的解决,但从总体上来说是消 极的,它使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变 得呆板。当定势阻碍问题解决时, 应暂时停下来,休息一下,或进行一 些别的工作,过一会儿,定势会自然 消除。

有谁能帮我解释一下定势的意思

2,心理学里面心理定势和操作性反射的准确定义

心理定势指的是对某一特定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可以使我们在从事某些活动时能够相当熟练,甚至达到自动化,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心理定势的存在也会束缚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只用常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求用其他“捷径”突破,因而也会给解决问题带来一些消极影响。不仅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会出现定势效应,在认识他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会受心理定势的影响。 操作性条件反射这一概念,是斯金纳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斯金纳把行为分成两类:一类是应答性行为,这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反应。如学生听到上课铃声后迅速安静坐好的行为;另一类是操作性行为,是有机体自身发出的反应,与任何已知刺激物无关。如书写,讨论,演讲等。这种操作性行为的形成过程就是学习,其关键是强化的作用。   与这两类行为相应,斯金纳把条件反射也分为两类。与应答性行为相应的是应答性反射,称为S(刺激)型S型名称来自英文Simulation。;与操作性行为相应的是操作性反射,称为R(反应)型R型名称来自英文Reaction。。S型条件反射是强化与刺激直接关联,R型条件反射是强化与反应直接关联。斯金纳认为,人类行为主要是由操作性反射构成的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是作用于环境而产生结果的行为。在学习情境中,操作性行为更有代表性。斯金纳很重视R型条件反射,因为这种反射可以塑造新行为,在学习过程中尤为重要。

心理学里面心理定势和操作性反射的准确定义

3,什么是围棋的定势

定势即定式。围棋中的定式指的是:在博弈局部战斗中,用最稳妥的顺序,而且能经得住以后的检验,从而被固定下来的就是定式。定式之“定”只有相对含义,定式经历历史沿革,可见其非自然法则,乃人之发明,而且行棋中出“变着”也为常见。“定式”之束缚,打破“思维定势”和行棋惯例,进而天马行空追求“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定式本身就是在不停的在更新换代,只是说,这些定式都是高手大智慧的结晶。当围棋水平不是很高的时候,那么定式是多记当围棋水平可以的时候,可以活用定式,根据周边的子利,选择最利于自己的定式当围棋的水平达到YC7D及其以上的时候,那么就要学会理解定式,在不同场合,可以不下定式,丢局部得全局的能力,是需要的当你的围棋水平相当牛B的时候,你下的变化就是定式。世界围棋三大难解定式有:妖刀、大雪崩、大斜。
”定式“,即是优劣已经分明的走法,通常是按照“定式”走是局面占优或是可获胜的意思,能理解的就理解,不能理解就把“定式”背过来套用也可,使棋局发展到这个自己熟悉的“定式“让后痛宰对方!
定势即定式。这词是从日文翻译过来的。定式是布局阶段角上接触时双方认可的规范下法,是着手较为合理,利益大致相当的局部定型。定式是围棋学习中的基本功,也是围棋“平衡”文化中的精髓。围棋初学者必须掌握在开局阶段局部接触的“两分”变化,才能为后半盘的胜负对决奠定根基。定式是前人总结的,后人在运用时要特别注意全局的配合。学习定式的办法主要在于理解每手棋的作用。在理解每手棋的同时对围棋的内涵有了新的认识。因为定式也是在不断发展的。

什么是围棋的定势

4,心理学名词解释 迁移与定势

1、迁移:在心理学中,它指的是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2、定势:心理定势指心理上的“定向趋势”,它是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对以后的感知、记忆、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起正向的或反向的推动作用。思维定势也称“惯性思维” ,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扩展资料定势的主要特征:1、趋向性思维者具有力求将各种各样问题情境归结为熟悉的问题情境的趋向,表现为思维空间的收缩。带有集中性思维的痕迹。如学习立体几何,应强调其解题的基本思路:即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2、常规性如学因式分解,必须掌握提取公因式法、十字相乘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等常规的方法。3、程序性程序性是指解决问题的步骤要符合规范化要求。如证几何题,怎样画图、怎样叙述、如何讨论、格式摆布,甚至如何使用“因为、所以、那么、则、即、故”等符号,都要求清清楚楚、步步有据、格式合理,否则就乱套。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定势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迁移
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定势: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影响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通常是意识不到的.区别:有一个例子举得很好:你下午一直在做区间估计的题,看到一题是假设检验的,你还是用区间估计的思路去想,这就是定势你下午一直在看区间估计,然后又看到假设检验的,你比较晕,突然觉得这两个概念乱掉了,不知道怎么理解,这就是负迁移你下午一直在区间估计,然后又看到假设检验,两个一对比,你更容易理解假设检验了,这就是顺向正迁移你下午一直在区间估计,然后又看到假设检验,两个一对比,你更容易理解区间估计了,这就是逆向正迁移
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定势: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影响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通常是意识不到的。区别:有一个例子举得很好:你下午一直在做区间估计的题,看到一题是假设检验的,你还是用区间估计的思路去想,这就是定势你下午一直在看区间估计,然后又看到假设检验的,你比较晕,突然觉得这两个概念乱掉了,不知道怎么理解,这就是负迁移你下午一直在区间估计,然后又看到假设检验,两个一对比,你更容易理解假设检验了,这就是顺向正迁移你下午一直在区间估计,然后又看到假设检验,两个一对比,你更容易理解区间估计了,这就是逆向正迁移

5,定势思维特点及作用

所谓定势思维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是指人们在认识事物时,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某种思维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同类后继思维活动的趋势或形成的现象 [1] 。在临床上,则是指从事某一专业的临床医师,由于长期解决某一类问题而掌握的理论知识和获得的临床经验决定了其后继思维活动的倾向。 一、定势思维的积极作用 思维的定势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某一认知方式进行思维,重复的次数越多,越有效,那么,在新的相似情境中就会优先运用这一方式。这是一种不甚自觉发生的行为。它是思维的“惯性”现象,是人的一种特别本能和内驱力的表现。 定势思维对于问题解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问题解决活动中,定势思维的作用是:根据面临的问题联想起已经解决的类似的问题,将新问题的特征与旧问题的特征进行比较,抓住新旧问题的共同特征,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当前问题情境建立联系,利用处理过类似的旧问题的知识和经验处理新问题,或把新问题转化成一个已解决的熟悉的问题,从而为新问题的解决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具体地说,在问题解决中,思维定势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定向解决问题总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清晰的目标,否则,解题将会陷入盲目性。定向是成功解题的前提。 (二)定法方法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广义的方法泛指一切用来解决问题的工具,也包括解题所用的知识。不同类型的问题总有相应的常规的或特殊的解决方法。定法能使我们对症下药,它是解题思维的核心。如: 杯对台秤的压力有静压力和动压力,静压力是由杯与杯中的水重引起,其大小等于两者的总重;而动压力则是由水流的冲击引起,其大小与水流的速度、流量等因素有关。因为这是一个连续介质的冲击问题,也是一个变质量的问题,用常规方法较难处理,可用微元方法求解。所谓微元方法,就是从对事物的极小部分入手,达到解决事物整体问题的方法,它往往用于事物(包括过程)整体比较复杂的问题。用它解题常可化变为常,化曲为直,化动为静。它可以使事物暂时化动为静,于是我们才有能力去描述和建立方程。确定了解题方法,我们也就获得攻克问题难关的武器。本题的求解过程如下: 分析和解杯对台秤的静压力为 为了求出动压力,取的极短时间内流入杯中的水为研究对象,在此时间内流入杯中的水的质量为,在这段时间内,这些水的速度由V变为零。运用动量定理,有考虑到故有 又由此可解得V=11.8米/秒 (三)定序解题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必须有步骤地进行,并遵守规范化的要求。 4.细心验证即对方程求解的结果的合理性进行检验 由此可见,定势思维是解题思维的主要形式。在许多情况下,思维的定势表现为思维的趋向性和专注性。定势不足,或定势不良,都将有碍于解题的进行。从另一角度看,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总是在已有的定势的基础上发生的,利用已有的经验,按照一定的模式(定向、定法、定序)去解决问题,是教学中完成“双基”任务的需要。 关于解题的研究表明,专家解题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顿悟。所谓顿悟是对问题及其关系的突然的领悟,这是一种极为简短的思维方式。专家对于一般的专业问题具有的这种能力是由于他们能迅速抓住问题的关键要素,识别问题的模式,并以此模式为索引,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现成的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方法。他们在认知过程中,多半是进行识别和反应,而搜寻活动较少。但是,当专家在解决全新的问题时,顿悟则较难发生,他也会像新手一样进行试探和搜寻。由此可见,在解题中,顿悟的发生是与解题者已有的经验密切相关的,它以思维的定势为基础,是思维定势的潜在表现。正确、稳定的思维定势,可使人们在解决类似问题时表现出习惯化、自动化,从而大大地缩短解题途径的探索过程。 学习的迁移理论告诉我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于新问题的解决总会产生各种影响。新旧问题之间总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问题解决的成败与否和效率高低,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在解题中能够发生迁移作用的知识、经验的数量多少和质量高低。良好的思维定势能有效地促进知识和经验的正迁移,它使解决问题者将若干问题求解的成果推广到众多的同类问题上。 二、定势思维的消极作用 定势思维对问题解决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它容易使我们产生思想上的防性,养成一种呆板、机械、千篇一律的解题习惯。当新旧问题形似质异时,思维的定势往往会使解题者步入误区。 大量事例表明,思维定势确实对问题解决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当一个问题的条件发生质的变化时,思维定势会使解题者墨守成规,难以涌出新思维,作出新决策,造成知识和经验的负迁移。教学实践发现,学生解题中的许多失误,都是由不良的思维定势造成的。 根据唯物辩证法观点,不同的事物之间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定势思维所强调的是事物间的相似性和不变性。在问题解决中,它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思维策略。所以,当新问题相对于旧问题,是其相似性的主导作用时,由旧问题的求解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往往有助于新问题的解决。而当新问题相对于旧问题,是其差异性起主导作用时,由旧问题的求解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则往往有碍于新问题的解决。 从思维过程的大脑皮层活动情况看,定势的影响是一种习惯性的神经联系,即前次的思维活动对后次的思维活动有指引性的影响。所以,当两次思维活动属于同类性质时,前次思维活动会对后次思维活动起正确的引导作用;当两次思维活动属于异类性质时,前次思维活动会对后次思维活动起错误的引导作用。

6,定势思维特点及用作

定势又叫心向,是指过去解决问题的经验,使人的心理活动处于一种准备状态,从而影响着问题解决时的倾向性。思维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思维定势可能会有助于新问题的解决,而有时又会妨碍问题的解决。中学生学习物理时,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习惯了的思维方式运用于新的物理情景中去,不善于变换认识问题的角度,因而造成物理问题得不到正确地解决。如中学生会将过去解题的成功经验错误地用于貌似旧问题的新问题,一些杂志上所谓的“上当题”多是属于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而上当。例如,在学习机械能一章时,遇到求功的问题,学生会用功的基本公式W=Fscosα求解,而有时会遇到求变力的功,有些学生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仍然用功的公式去求解,而导致错误发生。这时候应该换一个角度去考虑问题,如用动能定理等。
所谓定势思维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是指人们在认识事物时,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某种思维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同类后继思维活动的趋势或形成的现象 [1] 。在临床上,则是指从事某一专业的临床医师,由于长期解决某一类问题而掌握的理论知识和获得的临床经验决定了其后继思维活动的倾向。 一、定势思维的积极作用 思维的定势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某一认知方式进行思维,重复的次数越多,越有效,那么,在新的相似情境中就会优先运用这一方式。这是一种不甚自觉发生的行为。它是思维的“惯性”现象,是人的一种特别本能和内驱力的表现。 定势思维对于问题解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问题解决活动中,定势思维的作用是:根据面临的问题联想起已经解决的类似的问题,将新问题的特征与旧问题的特征进行比较,抓住新旧问题的共同特征,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当前问题情境建立联系,利用处理过类似的旧问题的知识和经验处理新问题,或把新问题转化成一个已解决的熟悉的问题,从而为新问题的解决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具体地说,在问题解决中,思维定势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定向解决问题总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清晰的目标,否则,解题将会陷入盲目性。定向是成功解题的前提。 (二)定法方法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广义的方法泛指一切用来解决问题的工具,也包括解题所用的知识。不同类型的问题总有相应的常规的或特殊的解决方法。定法能使我们对症下药,它是解题思维的核心。如:杯对台秤的压力有静压力和动压力,静压力是由杯与杯中的水重引起,其大小等于两者的总重;而动压力则是由水流的冲击引起,其大小与水流的速度、流量等因素有关。因为这是一个连续介质的冲击问题,也是一个变质量的问题,用常规方法较难处理,可用微元方法求解。所谓微元方法,就是从对事物的极小部分入手,达到解决事物整体问题的方法,它往往用于事物(包括过程)整体比较复杂的问题。用它解题常可化变为常,化曲为直,化动为静。它可以使事物暂时化动为静,于是我们才有能力去描述和建立方程。确定了解题方法,我们也就获得攻克问题难关的武器。本题的求解过程如下: 分析和解杯对台秤的静压力为为了求出动压力,取的极短时间内流入杯中的水为研究对象,在此时间内流入杯中的水的质量为,在这段时间内,这些水的速度由V变为零。运用动量定理,有考虑到故有又由此可解得V=11.8米/秒 (三)定序解题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必须有步骤地进行,并遵守规范化的要求。 4.细心验证即对方程求解的结果的合理性进行检验 由此可见,定势思维是解题思维的主要形式。在许多情况下,思维的定势表现为思维的趋向性和专注性。定势不足,或定势不良,都将有碍于解题的进行。从另一角度看,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总是在已有的定势的基础上发生的,利用已有的经验,按照一定的模式(定向、定法、定序)去解决问题,是教学中完成“双基”任务的需要。 关于解题的研究表明,专家解题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顿悟。所谓顿悟是对问题及其关系的突然的领悟,这是一种极为简短的思维方式。专家对于一般的专业问题具有的这种能力是由于他们能迅速抓住问题的关键要素,识别问题的模式,并以此模式为索引,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现成的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方法。他们在认知过程中,多半是进行识别和反应,而搜寻活动较少。但是,当专家在解决全新的问题时,顿悟则较难发生,他也会像新手一样进行试探和搜寻。由此可见,在解题中,顿悟的发生是与解题者已有的经验密切相关的,它以思维的定势为基础,是思维定势的潜在表现。正确、稳定的思维定势,可使人们在解决类似问题时表现出习惯化、自动化,从而大大地缩短解题途径的探索过程。 学习的迁移理论告诉我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于新问题的解决总会产生各种影响。新旧问题之间总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问题解决的成败与否和效率高低,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在解题中能够发生迁移作用的知识、经验的数量多少和质量高低。良好的思维定势能有效地促进知识和经验的正迁移,它使解决问题者将若干问题求解的成果推广到众多的同类问题上。二、定势思维的消极作用 定势思维对问题解决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它容易使我们产生思想上的防性,养成一种呆板、机械、千篇一律的解题习惯。当新旧问题形似质异时,思维的定势往往会使解题者步入误区。 大量事例表明,思维定势确实对问题解决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当一个问题的条件发生质的变化时,思维定势会使解题者墨守成规,难以涌出新思维,作出新决策,造成知识和经验的负迁移。教学实践发现,学生解题中的许多失误,都是由不良的思维定势造成的。 根据唯物辩证法观点,不同的事物之间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定势思维所强调的是事物间的相似性和不变性。在问题解决中,它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思维策略。所以,当新问题相对于旧问题,是其相似性的主导作用时,由旧问题的求解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往往有助于新问题的解决。而当新问题相对于旧问题,是其差异性起主导作用时,由旧问题的求解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则往往有碍于新问题的解决。 从思维过程的大脑皮层活动情况看,定势的影响是一种习惯性的神经联系,即前次的思维活动对后次的思维活动有指引性的影响。所以,当两次思维活动属于同类性质时,前次思维活动会对后次思维活动起正确的引导作用;当两次思维活动属于异类性质时,前次思维活动会对后次思维活动起错误的引导作用。
思维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思维定势可能会有助于新问题的解决,而有时又会妨碍问题的解决。中学生学习物理时,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习惯了的思维方式运用于新的物理情景中去,不善于变换认识问题的角度,因而造成物理问题得不到正确地解决。如中学生会将过去解题的成功经验错误地用于貌似旧问题的新问题,一些杂志上所谓的“上当题”多是属于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而上当。例如,在学习机械能一章时,遇到求功的问题,学生会用功的基本公式W=Fscosα求解,而有时会遇到求变力的功,有些学生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仍然用功的公式去求解,而导致错误发生。这时候应该换一个角度去考虑问题,如用动能定理等
定势思维一九九七年,电脑"深蓝"一举击败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举世瞩目。但这并不能说电脑就能同人脑相比,其实两者根本就很少有相似之处,这只能说明国际象棋有很强的计算性和"深蓝"有着强大的计算能力。就以下棋而论,如果是围棋,据说按"深蓝"的速度,每秒两亿次,要走出它自己有把握取胜的一步,至少也要"想"一年时间。(注⑾)而对于下围棋的人来说,关键是确定下一步下在哪里,然后才是进行计算,一般计算步数不过六七步而已。棋艺的高低的体现在于行棋方向的把握和选择,计算是后一步的事,是对思维结果的验证。面对一盘下了一半的围棋,任何一个会下棋的人都会在几秒钟内初步根据自己的水平确定行棋方向。这被人们称为"感觉",这种"感觉"就是一个人棋艺高低的具体体现;这种"感觉"就产生于储存记忆中已形成的对围棋的全部经验;也可理解为我们所说的带有我们全部信息的"波"。就是说人脑是一种整体性的面性思维,也就是皮亚杰所说的"图式",我们把这种思维形式理解为"波"。而计算机却是点性计算,根本不是一回事。计算机的功能顶多只能是人脑思维后的具体验证而已,而不是思维本身。一个中学生面对一道几何题,他立即就能明白自己能否解这道题,因为他如不理解这道题根本就谈不上计算;一个学者往往能不用讲稿而进行几小时的演讲,在演讲前他对于自己要讲的内容是心中有数的,至于具体的演讲就像进行具体的运算一样,只是一种具体的表现而已。 说我们思维是面性的,而不是立体性的,是因为我们认为思维有它的层次性,这是由于记忆形式的"波"性决定了的。我们对问题的研讨总是一层层深入,也就是说我们的思维是一层层进行的。这是站在主观上的反省,如果是站在客观的立场看主观,那么思维是相对客观的一层层应对,而应对的内容又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同时这也为我们建立了以思维记忆这张思维的平台为基础的思维方法,如为逻辑这样的思维工具提供了条件和使之成为必须和必然,动物没有思维记忆因而不会有思维方法。从这里我们就可以很好地理解康德的"预成说":一方面我们先天如果不具备某种能力,我们就不可能在后天进行分析和综合;另一方面,就是在后天不懂音乐的耳朵,再美的音乐也引不起他的共鸣的。 而且,站在主观的方面看待客观,我们对客观的理解表现出的是一种整体性的"感觉",比如说看一本理论书或小说后,对该书我们会有一种总的"感觉",随着这种"感觉"我们会有态度出来,知道这本书达到一个什么水平。关键在于要论证这种"感觉"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我们的这种感觉是总体反映,要论证清楚就得一层层分析下去。并且在这个"感觉"中,有主观的东西,也有客观的东西,因而才有了仁者见仁的说法。正如英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所说: "假定一个人面临复杂的情境......他的主要知觉倾向,是以整体知觉为基础的。以此为基础,他构念可能的细节。他所构念的东西极少是确实观察到的,而且正如易为实验所证明的那样,其中有许多的内容就涉及的事实而言是歪曲的和错误的。不过,正是这种构念为证明他的一般印象提供了服务。"(注⑿)华生的行为主义,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马斯洛的"标签化思维"以及格式塔心理学,我们都能看到对大脑这种"波"性思维的一定程度的揭示和理解。由于大脑的这种"波"性思维有它的稳定性,它一旦形成便不易更改,因而我们称之为"定势思维"。 定势思维的形成一部分来自学习,比如说语言中的绝大部分词,语法,各种社会已有的概念。这种学习是以思维系统与储存记忆系统的相对独立并能进行概念性综合和记忆为基础的,这也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绪言中我们已经分析过,动物的学习主要是直观模仿,不能由思维系统形成新的概念,就是说不能进行反思,因而学习能力极其有限。就是像黑猩猩这样能照镜子,表明它们能进行"再思"的动物,尽管它们已有了独立的思维系统,并且该系统与储存记忆系统已分离,但由于是单向度的,只能"再思"而不能"反思",因此它们的学习也只能限定在单个概念的门坎前,永远不可能学会人类意义上的语言。语言这个工具,人类三岁小孩就能基本掌握和运用,但对于黑猩猩来说,只要它的大脑未进化到能"反思"的程度,它们的群体就不可能产生语言;就是从出生就生活在人类的环境中,也永远不能理解和掌握人类的语言。形成定势思维的另一部分的内容来自储存记忆与思维系统的相互作用即"反思"。当感觉系统将外部或内部的信息或刺激发向我们的储存记忆系统和思维系统时,我们对信息或刺激的应对,一般来说是在思维系统来进行的,思维系统根据储存记忆系统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综合,并将结果一方面通过语言或其他形式向外表达,一方面又以"波"的形式发向储存记忆系统。这个"波"在无数次反复应对的过程中将不断变得复杂、丰富和基本地稳定起来,小孩的思想比较简单,原因就在于此。就是说在应对的过程中同时也是一种综合分析,也是对自己的丰富和改造。罗曼、罗兰曾经说过:" 每个人都从书中研究自己,要不是发现自己就是控制自己......最伟大的书不会把内容像电报印在电讯带上那样铭刻在脑海中,而以充满生机的刺激诱导别的观点,使作者和读者之间传播着同情的火焰,用各种元素扇旺着,蔓延成一片大火,从森林卷向森林。"(注⒀)看书是与书的对话,是应对,无论你以后是否还能记得这本书的内容,甚至你可能会根本就忘记了看过这本书,但是它实际上已经丰富了你,验证了你和改造了你。这样,从储存记忆系统发向思维系统的"波"便带有了越来越丰富的内容。所以我们往往对于自己的一个很有把握,很清晰的思想却不能用三言两语准确表达出来。从这个角度来看,人们的语言积累首先是思维方式的积累,是表达方式的积累,因而中学生大量阅读高水平的科普和文学作品是提高思维能力、思想水平和进行语言积累的一条捷径。 由于定势思维的作用,明显地给我们带来了两方面的作用和问题;一方面是能使我们高度地把握客观世界,创造性地发明出为人类生产和发展服务的工具和方法;为个人积累和应用经验提供了条件和前提。但另一方面,定势思维也使人们固执己见,用已掌握的规律,经验去理解新接触的事物,使我们犯下自己难以理解的错误。特别是理论上的争论,很少见有一方会被说服,往往是争论的双方各自都认为自己比以前更正确了。

文章TAG:定势  有谁  谁能  解释  定势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