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认知是什么意思,能用一个例子来解释元认知是意识的还是非意识的
来源:整理 编辑:公务员考试 2023-09-05 13:18:54
1,能用一个例子来解释元认知是意识的还是非意识的
没有意识与非意识,包括意识与非意识.意识到自己的意识,意识到自己的意识无意识.
2,元认知与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关系
我理解的是,元认知就是关于你如何进行认知的知识。打个比方,你所掌握的学习某种东西的方法就可以叫做元认知
3,如何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元认知的实质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觉察、自我反省、自我评价与自我调节,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成分。元认知的发展水平直接制约着个体智力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元认知开发、提高学生的元认知发展水平,对于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无疑具有重要作用。元认知能力的五个环节:提出问题,做出计划,监控实施,反思评价,及时补救20世纪70年代,在认知心理学研究领域中出现了一个新概念——元认知。此后,诸多国内外学者开展了相关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使元认知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元认知的提出,帮助人们从更深的层次上理解人类的学习过程,并把握学生自主与有效学习的实质。因此,在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以元认知理论指导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二、为学生创设自觉思维的情境三、训练学生学会反思,养成反思习惯
4,元认知发展的特点表现在
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从他控到自控从不自觉到自觉再到自动化从局部到整体!!(一)婴儿认知的发展 新生儿来到这个世界时只具有一些与生俱来的反射活动。比如将乳头放进他的嘴里他就会吸吮(吸吮反射);轻触他的手掌心,手指(拇指除外)就会弯曲作抓握状(抓握反射),直至疲劳为止;用手托住他的胸腹部让他呈俯卧状,他的四肢会作游泳的动作(游泳反射);如果用双手支持他的躯干使保持直立的姿势,两足与桌面轻轻接触,他还会迈步(步行反射)。此外,从一个色彩鲜明的物体或用灯光在他眼前一定距离的地方缓慢地移动,他的眼睛会追随这种移动着的对象;在他头部一侧响起铃声,他会把头转向声源;看来,他已经有了初级的感觉和感觉与动作的初步协调了。不过新生儿的这些活动还是很原始和粗糙的,带有冲动的性质,动作还很不连贯自如。至于以上这些反射,有的在成长的过程中会被改变,有的则或迟或早会消失。(也有的会保留下来,例如膝跳反射。)因此,新生儿的这些活动还不是认知,只能说是认知发展的最初基础。 大约在出生后四、五个月之前,婴儿还不能认识外界物体是永久存在的。在他看来,存在的只有他直接感知到的东西。譬如,他正在玩一个玩具,如果玩具掉到地板上了,或者被别的东西遮盖了,他就转而注意其他的东西,不去找原来的玩具,也不表现出若有所失的表情,好象玩具巳不再存在了。只有从半岁到2岁左右,才逐渐认识到物体的永久性。在大约3—6岁期间,儿童逐步认识到,一个东西不管它的形状、位置如何改变,它的性质没有改变,它仍然是原来的东西。比如把一个胶泥球压成圆饼,或将一根直铁丝弯成弧形以后,儿童懂得胶泥球被压成圆饼以后仍是原来的胶泥,在铁丝被弯成弧形以后仍是原来的铁丝。但是如果再进一步问儿童,原来球状的胶泥和压成饼状的胶泥是不是一样多?原来直的铁丝和弯成弧形的铁丝是不是一样长?他们就不能正确回答了,他们多半会说,饼状的胶泥比球状的胶泥多,弧形的铁丝比直铁丝短;就是说,他们只知道压扁以后的胶泥和弯曲以后的铁丝变成别的形状而没有改变原来的性质,却不知道胶泥和铁丝的量也不因变形而有所改变。只有大约7—11、12岁的儿童。才能认识到在这种情况下物体也没有发生量的改变;他们回答说,饼状的胶泥和原来球状的胶泥是一样多的,弧形的铁丝也和原来的直铁丝是一般长的。 由此可见,儿童认知是经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的。这里不能全面讨论儿童认知发展的事实,只简略地提一提认知发展的基本趋向: 第一、认知发展由近及远。婴儿还不知道客观事物永久存在之前,认知的范围就限于自己。以后,从这点出发,才逐步承认客观事物也和自己一样存在。3—6岁左右的儿童认知范围继续扩大。但还只能凭自己的经验去认识事物,因此有时将自己的看法代替他人的看法。约七岁以后,能够克服这一缺点了,但直到少年期,遇到比较复杂的情况。譬如在社会交往中,他们仍有可能以为自己的看法就是社会的看法。 第二、儿童认知客观事物是由某一局部到整体、由片面到比较全面。他们往往先是专注于事物的某一部分而忽视其他部分,以偏概全。譬如,在比较两个等匀速运动的模型汽车的速度时,4到7岁的儿童只会单纯注意汽车运动的时间或空间,8岁以后才兼注意这两者。6岁以下的儿童,在时间上也只注意当前,到了7岁以后,才考虑到以前和以后的事物变化。 第三、儿童最初只是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以后才随着年龄的增长,认识事物内在的本质属性。前面所举的胶泥和铁丝的例子,说明儿童最初是受物体的外部形状的支配,以后才把握物体的体积或长度。这一发展过程可以叫做由表及里的过程。 第四、儿童认识一个事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从最初的认识到比较完全的认识,是要经历多种水平或者阶段、由浅入深的。如前面所说的幼儿数数,依次逐步达到各种不同的指标,以后才形成数的概念,而数的概念形成之后还在发展,即使到小学以后,数的概念的发展也仍在继续进行。认知的深入,就同时包含着对事物各个部分及其间关系的进一步的分化。 !!(二)学习发展的规律 学习发展分为认知、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言语等六大类方面的学习。 第一节 婴儿认知的发展(见上面详述) 第二节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2.2 感觉的发展 (一)视觉的发展 1. 视觉集中 2. 视敏度的发展 3. 颜色视觉的发展 (二)听觉的发展 1、胎儿的听觉反应 2、新生儿的听觉发展 3、幼儿的听觉发展 (三)嗅觉的发展 (四)味觉的发展 (五)肤觉的发展 2.3 知觉的发展 (一)形状知觉 (二)深度知觉 (三)时间知觉 第三节 幼儿注意的发展 3.1 注意与幼儿的心理发展 3.2 儿童早期注意的发展 (一)注意的发生 (二)注意的发展 3.3 幼儿的注意发展 (一)幼儿的无意注意 (二)幼儿的有意注意 第四节 幼儿记忆的发展 4.1 记忆的发生 4.2 记忆的发展 (一)儿童记忆在量上的发展 1. 记忆广度 2. 记忆的容量 (二)儿童记忆在质上的发展 1. 记忆内容的发展 2. 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发展 3. 元记忆和记忆策略的发展 4.3 幼儿记忆能力的培养 (一)明确识记的目的性和增强识记积极性 (二)培养儿童在积极的思维过程中识记材料 (三)让儿童学会运用各种识记方法或策略 (四)培养儿童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第五节 幼儿思维的发展 5.1 思维的发生 (一)儿童形成最初的信号性的条件反射是思维产生的前提条件 (二)儿童的表象性认识为思维产生提供了直接的基础 (三)对于客观现实出现初步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这是思维开始发生的标志 5.2 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 (一)思维方式的变化 1、直观行动思维 2、具体形象思维 3、抽象逻辑思维 (二)思维工具的变化 1、思维活动主要依靠动作进行,语言只是行动的总结 2、语言伴随动作进行 3、思维主要依靠语言进行 (三)思维活动的内化 (四)思维内容的变化 5.3 儿童思维发展的条件 (一)教育、学习和训练对儿童思维发展的影响 (二)儿童语言发展与思维发展的关系 第六节 幼儿言语的发展 6.1 言语获得的理论 (一)环境论 1、模仿说 2、强化说 3、社会交往说 (二)先天决定论 1、先天语言能力说 2、自然成熟说 (三)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论 6.2 幼儿语言的发展 (一)词汇的发展 1、词汇数量的增加 2、词汇内容的丰富和深化 (二)语法的掌握 1、从简单句到复合句 2、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3、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 (三)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四)内部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发展 6.3 幼儿言语能力的培养
5,教师提高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教学策略有哪些
一、培养元认知能力的重要意义
元认知是美国心理学家弗莱维尔在70年代提出的。按照弗莱维尔的观点,元认知就是指对认知的认知,其实质是个人对认知活动和结果的自我意识,进行自我批评、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并得到自我体验。所谓元认知能力,就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对数学认知过程的自我意识、自我监控的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重要意义主要有以下三点:
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对数学材料的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的认知过程,同时也是通过自我意识,对该认知过程进行积极监视、控制和调节的元认知过程。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仅表现为在掌握一定的科学学习方法基础上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而且也表现为自觉地对认知过程的监视能力、控制能力和调节能力。后者,即元认知能力,决定和影响着认知能力的发挥与施展。所以,元认知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制高点,提高元认知能力可以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能力。
⒉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其实质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所以,元认知对认知活动的监控与调节,主要是对思维活动的监控与调节。这种监控与调节的内容主要有三点:⑴思维方向的监控与调节。着眼点是保证思维沿着正确的目标轨迹向前推进;⑵思维方法的监控与调节。着眼点是使思维方法适应思维加工内容的要求;⑶思维策略的监控与调节。着眼点是使思维活动能采取有效策略更好地为学习目标服务。很明显,这三个方面的监控与调节,可以促使思维在活动中表现出优良的品质,可以大大提高思维活动的质量与效益。而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所以学生的智力也会因此得到发展与提高。
⒊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益。从上述两点分析中能够看出,学生学习过程的优劣、学习效益的高低、学习效果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元认知过程运行的水平。元认知对策略的选择好,对策略效果的评价正确,反馈调控及时,就会产生令人满意的学习效益。这就是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对学习效益的正相关关系。
另外,元认知能力与创新能力有着密切关系,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措施。
二、培养元认知能力的基本策略
⒈提高学生对元认知重要意义的认知。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过程是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的认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的方法,直接关系到学习的好坏与成功。为了提高学习的质量与效益,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思考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与学习任务的要求相适应,一旦发现问题,就要迅速调控与改进,只有这样,学习活动才能顺利推进,学习效果才会显著提高。
例如解应用题:“新华牧场有山羊、绵羊共650只,其中山羊占总数的30%,后来又买进一些山羊,这时山羊的只数占总数的2/3,又买进山羊多少只?”开始时,学生从山羊的只数上去考虑,于是用650×30%=195只,求出山羊的只数。又买进一些山羊后,山羊占总数的2/3,即占650只加上又买进山羊只数的和的2/3。但是总数中包含买进山羊的只数,而这正是要求的问题,学生发现这一解题思路有问题。根据这一自我意识,就迅速控制、调节解题思路,改从绵羊的只数上去思考:从绵羊占总数的70%,得了650×70%=455只,买进一些山羊后,绵羊占总数的1-2/3=1/3,由455只占总数的1/3,可求出总数,由此再求买进山羊的只数就易如反掌了。
⒉重视元认知活动的教学示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对新教材的理解,还是对数学知识的应用,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必往往充满着对认知活动的自我调控与调节。在教学工作中,教师不应该将自己在解决问题时计划、监控与评价隐藏起来,而要展现解决问题包括曲折的全过程,用实际行动做出元认知活动的示范,使学生逐步体验到“这样做”的道理与意义,并且学会在遇到挫折时如何对待、如何解决问题。当然课堂教学的过程也可以按照元认知教学示范的要求进行组织,在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出现错误想法,应先引导学生自由自主地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然后再进行反思,从而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并进行思维的调控,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反省认知能力。
⒊教给学生学习的策略。学习策略方面的知识是学生进行自我监控和自我完善的基本依据,应该有计划地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例如学习新知,要做到“做(操作)、说(表达)、想(思维、想象)三结合”、“数(数量)、式(算式)、形(图形)三结合”、“听”点拨时要“听知识、听方法、听思维三结合”。解应用题时要掌握“认真读题、认真想象、认真批划”的策略;“数形结合、双向推理、矛盾转化”的策略以及“解完题认真分析题目特点、总结解题规律”的策略,都应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只有学生理解和掌握,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
⒋强化元认知能力的训练。元认知能力是在元认知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际训练逐步培养起来的。此中,训练是元认知能力成长的要害。元认知能力的训练必须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有计划地进行。例如教学新知,在教师直观演示前,要告诉学生观察的具体内容与方法,使学生明确观察的目标与要求,并且要在观察的过程中思考和监控自己的观察活动,从而掌握监控的“决窍”。在新知结论引出后,要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学习新知识的?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通过不断反思强化监控意识,提高监控能力。再如解应用题,在解题前教师要告诉学生审题、求解与总结的策略,解题后要叫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审题、怎样求解、怎样总结的,并对自己解题全程的思维活动进行自我评价。如此训练,天长日久,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自会逐步提高并达到理想的境地。
三、培养元认知能力的关键
⒈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自觉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统一体,既要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只有元认知能力得到了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才能有效地得到发展并达到最优化的程度。所以,数学教师一定要明确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重要意义,自觉地将其列入教学改革的重要日程。
⒉教师要认真改进教学,把元认知能力的培养任务落实到实处。具体地说,主要是要以学生认知活动与元认知活动相统一的观点为统帅,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的认知活动每前进一步,每位学生都能获得相应于该步的学习反馈信息,并且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能及时评价,及时进行调控,做到认知能力与元认知能力同步发展共同提高。
⒊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元认知活动进行小结,不断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每堂课结束前,可安排学生自己整理学习情况,要求学生回顾一下,这堂课学会了哪些知识?你对这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最感兴趣的过程是哪些?哪些地方还需进一步学习?还有什么问题吗?启发学生对自己在整堂课中的学习过程进行一次再认识,明确掌握新知的程度,体验成功的乐趣。
文章TAG:
元认知是什么意思 能用一个例子来解释元认知是意识的还是非意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