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什么是第一类危险源

能量和危险物质的存在是危害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通常把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量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什么是第一类危险源

2,27关于危险源与事故应如何描述第一类危险和第二类危险

正确的说法是: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难易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事故的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

27关于危险源与事故应如何描述第一类危险和第二类危险

3,核能是第一类危险源么为什么

你好,核能是第一类危险源。因为,根据能量意外释放论,事故是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作用于人体的过量的能量或干扰人体与外界能量交换的危险物质是造成人员伤害的直接原因。一个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称做第一类危险源。常见的第一类危险源如下:(1) 产生、供给能量的装置、设备;(2) 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3) 能量载体;(4) 一旦失控可能产生能量蓄积或突然释放的装置、设备、场所,如各种压力容器等;(5) 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如强烈放热反应的化工装置等;(6) 危险物质,如各种有毒、有害、可燃烧爆炸的物质等;(7) 生产、加工、储存危险物质的装置、设备、场所;(8) 人体一旦与之接触将导致人体能量意外释放的物体。希望能够帮到你。
一类国产免费,进口的收费

核能是第一类危险源么为什么

4,如何识别危险源

明者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乎者也。我对于如何辨识风险的问题,看重于: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事前三思,看天看地看人。对周围环境、人员、设备等进行排查,对于不安全的因素必须采取措施或消除后方再继续进行下一步的工作。这一点的前提是根据本岗位或工作特点的基础知识和业务必须扎实牢固,思想上谨慎、业务上精湛。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兴起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它与ISO9000和ISO14000等标准规定的管理体系一并被称为后工业化时代的管理方法。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贯彻这“三个标准”的重要性。目前,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尚未成为国际标准,我国在参照《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规范》(OHSAS18001-1999)的基础上制定、发布了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为企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了软件基础。 企业建立与运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目的是实现事故预防,而危险源是导致事故的根源。所以危险源是职业健康安全的核心问题,而危险源辨识则是危险源控制的起点。危险源的辨识是企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初始评审阶段的一项主要工作,同时也是体系的核心要素。因此危险源的辨识格外重要。下面,笔者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简要谈一下如何做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中的危险源辨识工作,以求抛砖引玉。 一、 几个术语 1、 危险源。GB/T28001-2001-3.4条规定“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的根源或状态”。危险源包括职业危险因素和职业危害因素两个方面。职业危险因素是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职业危害因素生产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可能使作业人员某些器官和系统发生异常改变、形成急性或慢性病变的因素。广义的职业危害因素包括可引起工伤事故的职业性危险因素和可引起职业病变的职业性有害因素。狭义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指职业性有害因素。 2、 危险源辨识。GB/T28001-2001-3.5条规定“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危险源辨识可以理解为从企业的施工生产活动中识别出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因素,并判定其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别和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的过程。 3、 风险和风险评价。GB/T28001-2001-3.14条规定“风险是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结合”。3.15规定“风险评价是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4、 可容许风险与安全。GB/T28001-2001-3.17条规定“可容许风险是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3.4条规定“安全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二、 危险源的分类 (一) 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安全科学理论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 1、 第一类危险源。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是伤亡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因此把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为了防止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必须采取措施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控制危险源。例如:某工程项目隧道施工涉及爆破工艺,该项目设置炸药库,炸药库中储存的炸药和雷管则是第一类危险源。
危险源辨识不仅仅要考虑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工具、化学品等因素,还应当考虑员工的心理因素,遗漏了心理性危险源的辨识也是不充分的。从安全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可能成为事故隐患(危险源)的心理因素大致包括:侥幸心理、惰性心理、麻痹心理、逆反心理、逞能心理、凑趣心理、冒险心理、从重心理、无所谓心理、好奇心理、情绪波动精神不集中心理、遇事惊慌心理、工作枯燥厌倦心理、错觉下意识心理、心理幻觉近似差错、环境干扰判断失误心理等。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应结合作业岗位工序的特点,分析对员工心理素质方面的要求,并通过和员工沟通,了解员工不同的心理特点,把心理因素纳入危险源辨识的项目中去。例如,在对原料搅拌岗位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应考虑到,原料受潮后,会粘在搅拌机内部上,冒险蛮干心理较重的员工,为了赶工作进度,可能会用手直接在出料口掏取原料,可能发生手部被搅伤的安全事故。因此应识别出“直接用手掏取原料”这一危险源。

5,企业安全管理的第一类危险源是什么

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价、监控及管理制度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全面贯彻《安全生产法》,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控制能力和事故预防能力,实现中国建材集团安全生产工作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第三条 企业根据工作需要建立相应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机构,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责任制度,明确所属各部门和有关人员对重大危险源日常安全管理与监控职责,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实施方案。第四条 单位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其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监控工作。第二章 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第五条 单位必须按照《安全生产法》、《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见附件一)和申报登记范围(见附件二)的要求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并填写《重大危险源申报表》(见附件三),报当地安全监管部门。第六条 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管理数据库、档案库和定期报告制度,实现自身重大危险源的简易辨识与危险源的危险等级初次评估。第三章 重大危险源监控评估第七条 单位应对重要的设备、设施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危险物质进行定期检测,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评估监控的日常管理体系。第八条 单位应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重大危险源档案应包括:(一) 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二)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三)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实施方案;第九条 应该每两年至少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一次安全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第十条 安全评估工作应由注册安全评价人员或注册安全工程师主持进行,或者委托具备安全评价资格的评价机构进行。第十一条 安全评估报告应包括(一) 安全评估的主要依据;(二) 重大危险源的基本情况;(三)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第十二条 重大危险源的生产过程以及材料、工艺、设备、防护措施和环境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发生变化时,公司及所属企业应当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安全评估,并将有关情况报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和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备案。第十三条 对新产生的重大危险源,应当及时报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对已不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核销。第十四条 按照重大危险源的种类和能量在意外状态下可能发生事故的最严重后果,重大危险源分为以下四级:(一) 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特别重大事故的;(二) 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特大事故的;(三) 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四) 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一般事故的。第四章 重大危险源的管理第十五条 公司及所属企业的决策机构或主要负责人应当保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所需资金的投入。第十六条 各单位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使其全面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第十七条 各单位应将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应急措施,特别是避险方法书面告知相关单位和人员。第十八条 各单位在重大危险源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对有关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第五章 重大危险源缺陷和隐患治理整顿第十九条 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缺陷和隐患的立项、监控、整改、审核、销项工作制度。第二十条 对构成重大事故隐患的重大危险源,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责令其暂停经营、限期整改,经评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第二十一条 公司及所属企业应当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并报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和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备案。应急救援预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 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及周边环境概况;(二) 应急机构人员及其职责;(三) 危险辩识与评价;(四) 应急设备与设施;第二十二条 各单位应当根据应急救援预案制定演练方案和演练计划,每两年进行一次实战演练或模拟演练。第六章 附则第二十三条 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职能部门(企业管理部)负责解释。第二十四条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企业安全管理的第一类危险源是:经过LEC风险评价法,所得分值大于320分的重大危险源。

6,如何进行危险源识别

原发布者:李蓓0904 危险源辨识论文危险源分类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危险源很多,存在的形式也较复杂,这在辨识上给我们增加了难度。如果把各种构成危险源的因素,按照其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划分成类别,无疑会给我们的危险源辨识工作带来方便。安全科学理论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把危险源划分为以下两大类:1.第一类危险源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是伤亡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于是,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为了防止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必须采取措施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控制危险源。2.第二类危险源正常情况下,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受到约束或限制,不会发生意外释放,即不会发生事故。但是,一旦这些约束或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措施受到破坏或失效(故障),则将发生事故。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以下三种:(1)物的故障物的故障是指机械设备、装置、元部件等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的功能的现象。从安全功能的角度,物的不安全状态也是物的故障。物的故障可能是固有的,由于设计、制造缺陷造成的;也可能由于维修、使用不当,或磨损、腐蚀、老化等原因造成的。(2)人的失误人的失误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被
危险源辨识不仅仅要考虑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工具、化学品等因素,还应当考虑员工的心理因素,遗漏了心理性危险源的辨识也是不充分的。从安全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可能成为事故隐患(危险源)的心理因素大致包括:侥幸心理、惰性心理、麻痹心理、逆反心理、逞能心理、凑趣心理、冒险心理、从重心理、无所谓心理、好奇心理、情绪波动精神不集中心理、遇事惊慌心理、工作枯燥厌倦心理、错觉下意识心理、心理幻觉近似差错、环境干扰判断失误心理等。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应结合作业岗位工序的特点,分析对员工心理素质方面的要求,并通过和员工沟通,了解员工不同的心理特点,把心理因素纳入危险源辨识的项目中去。例如,在对原料搅拌岗位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应考虑到,原料受潮后,会粘在搅拌机内部上,冒险蛮干心理较重的员工,为了赶工作进度,可能会用手直接在出料口掏取原料,可能发生手部被搅伤的安全事故。因此应识别出“直接用手掏取原料”这一危险源。
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危险源辨识可以理解为从企业的施工生产活动中识别出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因素,并判定其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别和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的过程。 一、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很多,基本方法有:询问交谈、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事件树分析、故障树分析。这几种方法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或局限性,辨识危险源过程中使用一种方法往往还不能全面地识别其所存在的危险源,可以综合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 二、 危险源辨识应考虑“三、三、七”的要求: 所谓“三、三、七”,是指三种状态,三种时态,七个方面。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七种类型(安全):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性、生物因素、人机工程因素(生理、心理)。 三、危险源辨识工作程序 : (一)辨识、评价要求 1.对本公司在审核范围所有危险源进行普查,列出: 1)危险源清单; 2)重要危险源清单; 3)重大危险源清单。 2.辨识、评价要做到充分性,辨识、评价出所有岗位、作业点的危险源不能遗漏。 3.要考虑过去、现有、将来三个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 4.方法要简单、实用和可操作性的特点。 5.辨识、评价要体现动态性、适应性。 (二)辨识、评价准备 1.成立公司辨识、评价组; 2.各部门、各分厂(车间)成立辨识、评价领导小组; 3.由公司辨识、评价组组织人员培训; 4.制定辨识、评价工作计划、方法; 5.设计员工危险源普查表(包括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办公室在内的危险源普查表; 6.设计公司危险源清单表(车间、站房可通用)等准备工作。 (三)辨识、评价方法和步骤 以咨询人员作指导,由公司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员工参与来完成。 1.发动每个员工查找出本岗位的危险源,要在专业或者管理人员指导下进行。 1)明确本岗位危险源的主要依据一是设备设施及有害作业点的危险源,可按“安全质量标准化” 中相应的考评检查表去辨识(按异常状态);二是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按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去辨识(j安不遵守时,会有危险)。 2)做好试点工作 一是全公司搞几个试点,组织各分厂(车间1专业、管理人员到几个试点现场参观、学习,在全公司推广; 二是各分厂(车间)搞几个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在全体员工中推广。 3)指导员工填写危险源普查表 一线员工填写本岗位的危险源;行政管理人员填写本办公室的危险源。并提出如何控制的措施。 2.做好危险源汇总、统计、归类工作。 1)以分厂f车间、站房、油库、化学危险品等)为单位对危险源普查表进行汇总归类。统计本单位危险源的条数f按每个岗位危险源的条数相加)。 2)按同工种、同作业等进行归类,如普通车工,归到普通车床的危险源中去;木型工,归到木型作业去;起重工,归到起重机械中去;站房员工,归到站房中去等。 3)在以上基础上,公司辨识评价组可组织专业人员、管理人员进行修正、完善、补充(要考虑危险源辨识的充分I生1,整理出整个公司的危险源清单。 3.经公司辨识评价组完善的危险源清单发给全体员工确认、补充,使每个员工进一步辨识出本岗位的危险源;再将危险源清单反馈回公司辨识评价组。 4.公司辨识评价组再组织专业人员、管理人员按D=LEC的公式计算D值。式中:D一危险I生分值。(分值大则危险f生大)卜发生事故可能性大小。 E——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的频率。 C一事故发生后可能导致的后果。 根据D值确定企业危险的分级。

文章TAG:第一  一类  危险  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