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什么是庸俗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解释】以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

什么是庸俗唯物主义

2,朴素唯物主义和庸俗唯物主义的区别

庸俗唯物主义 否认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把意识解释为“如同肝胆分泌的胆汁的物质的东西” 朴素唯物主义 又称“素朴唯物主义”。用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的哲学学说。唯物主义发展的最初历史形态。它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把世界的本原归根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试图从中找到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

朴素唯物主义和庸俗唯物主义的区别

3,求庸俗唯物主义的定义和例子

庸俗唯物论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新黑格尔派解体以后,出现的一个唯物主义哲学派别。它认为宇宙间一切都是物质的,精神也是物质的。这在当时,在反对认为一切都是精神的唯心主义观点上,起过积极的作用。不过,它认为精神这个物质是物质的人脑分泌出来的。说人脑分泌精神就如同肝脏分泌胆汁一样。这就把物质存在的形式庸俗化、简单化、绝对化了。

求庸俗唯物主义的定义和例子

4,旧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的区别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等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组成的。 旧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由近代科学发现的微小的粒子组成的。 庸俗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只存在物质,而没有意识,把意识也当做物质,认为意识是人脑分泌出来的特殊物质(如同胃分泌胃液)。既不是唯物主义,也不是唯心主义。

5,庸俗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怎么区分

庸俗唯物主义,是把物质存在的形式庸俗化、简单化、绝对化了,在庸俗唯物主义者眼中,似乎物质的存在只能是实体性的,没有什么特殊的形式。可以说,它是混淆了物质与意识的界限,不了解人脑产生意识的过程、抹杀意识本质的一种唯物主义哲学。机械唯物主义,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它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却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不到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或者只是承认机械的联系和机械的运动,因而表现出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特征。至于辩证唯物主义,其实也是它以自己为标准划分了前两项唯物主义的缺陷,即弥补了唯物论中关于物质和意识的区别(庸俗唯物主义的缺陷),又弥补了辩证法中形而上学的错误(机械唯物主义的缺陷),因而是对庸俗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的扬弃。这些是主要观点,当然具体展开有很多,暂时就不讨论了~
辩证唯物主义是意识与物质谁第一性的问题。

6,什么是庸俗唯物主义

简介   19世纪流行于德国的把唯物主义庸俗化的思想观点。代表人物有瑞士哲学家、博物学家K.福格特,德国哲学家、医生L.毕希纳,荷兰生理学家J.摩莱肖特。他们承认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尖锐抨击唯心主义的思辨哲学和宗教。但他们把意识直接归结为物质,或认为人的精神活动能力只不过是脑物质的分泌物,或认为思想就是脑髓质的位移。他们在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解释具有强烈的机械论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倾向。 概述   庸俗唯物论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新黑格尔派解体以后,出现的一个唯物主义哲学派别。它认为宇宙间一切都是物质的,精神也是物质的。这在当时,在反对认为一切都是精神的唯心主义观点上,起过积极的作用。不过,它认为精神这个物质是物质的人脑分泌出来的。说人脑分泌精神就如同肝脏分泌胆汁一样。这就把物质存在的形式庸俗化、简单化、绝对化了。似乎物质的存在只能是实体性的,没有什么特殊的形式。对这一点,连当时的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也不同意,他说如果他们是唯物主义者,我就不做唯物主义者了。我们讲意识是物质的,是讲它是不同于一般物质存在形式的特殊物质形式,即它的物质运动形式。它产生于人脑,从属于人脑,又须臾不能脱离人脑,它不是实体性物质。这都是与庸俗唯物论观点截然不同的。但是,我们还应认识到,庸俗唯物论还应该属于唯物论的范畴,在意识的物质性这个根本点上,它还是正确的。费尔巴哈在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错误时,把其辩证法的核心发展的观点也抽掉了,恩格斯批评费尔巴哈是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泼掉了。所以,我们在批判庸俗唯物论时,也要保护它认为意识是物质的这个正确的根本之点。 辨析   混淆物质与意识的界限,不了解人脑产生意识的过程、抹杀意识本质的一种唯物主义哲学。这种唯物主义产生于19世纪50年代的德国和荷兰,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毕希纳和福格特,荷兰的摩莱肖特。这些人在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上,主张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但对思维、意识产生过程及其本质,完全作了歪曲地、机械地理解,把意识当作是人脑分泌出来的一种液汁,人脑产生意识如同肝脏分泌胆汁一样。这样,就抹煞了意识与物质的原则区别,把唯物主义庸俗化了。庸俗唯物主义是一种资产阶级哲学思潮,是非科学的世界观。
简言之,庸俗唯物主义之“庸俗”,和当下的所谓“庸俗”含义不同,指的是把意识当成一种特殊的物质。 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意识的本质有两点,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言外之意,意识不是物质本身,这是说主客观的对立,即从形式上说,意识是主观的;二,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这是说主客观的统一,即从内容上说,意识有其客观基础。 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主要在于第一点上,抹煞了主客观的对立。 我们可以从中国古代类似的例子看。 汉代的桓谭在谈到肉体和灵魂关系时,认为灵魂不能脱离肉体,他论证道,“ 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燃烛也”。意思是灵魂离不开肉体,就像烛光离不开蜡烛一样。他这个论证被论敌利用,反击道,烛光离不开蜡烛,但可以从一只传给另一只,所以灵魂可以从一个肉体转移到另一个肉体[注意那个“居”字,既然是居住,就可以搬来搬去]。桓谭论证的不周密就在于烛光和蜡烛都是物质存在形式。当然我们不能苛求古人,但分析其弱点并不过份。 到了南北朝时,范缜对神(灵魂)和质(肉体)神的关系说成“神[肉体]之于质[灵魂],犹利之于刃也。”意思是说,灵魂和肉体就像刀刃和刀的关系。应该说,这里的抽象水平已经很高了,指出了灵魂是肉体的“属性”。因为人类知道大脑是思维的器官是近代以来的事情,所以不能苛求古人。 虽然说古人的说法跟你问的题没有直接关系,但还是有一些相似处吧,有助于对庸俗唯物主义的理解。

文章TAG:庸俗  唯物主义  主义  什么  庸俗唯物主义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