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孟子提出的四得或叫四端指的是什么

孟子的“四端”是指:“(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提出的四得或叫四端指的是什么

2,请解释孟子的四端说

孟子提出了“四端说”,其内容即是:人之本心先天含有仁义礼智“四性”,是为本心形上之体;本心触物发动,化显形下之用,是为仁义礼智“四德”,此四者间事实无先后,但逻辑有上下,形成“爱—→推—→敬—→别”之关系;本心体用转化建立在心理发生机制上,由不忍恻隐之心始递而生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合为“四心”,乃是道德主体当下之心理情感,是形上本体向形下之用转化之开端,是仁义礼智“四德”生成之开端,故为“四端”;“四德”乃是本心之用,需在成己、及人、亲亲、仁民、爱物、知天、事天中最终完成。

请解释孟子的四端说

3,如何理解孟子的四端说

“性善论”指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四端”说是孟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他对先秦儒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孟子的性善论、仁义论、仁政论等都与“四端”说有关,是围绕“四端”说展开的。可以说,“四端”说的提出,才真正标志着孟子思想的成熟。 ”四善端“是孟子提出性善论理论思想的一部分。具体来讲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分别为「仁」、「义」、「礼」、「智」的源头;孟子称这四个源头为「四端」。 另外,孟子也将「四端」比作人的「四体」,比喻人性中的善如同四肢一样是与生俱来的。而且孟子认为认识到善的本性就需要将其发扬光大。

如何理解孟子的四端说

4,如何理解孟子的四端之心

孟子是中国儒家思想的第二号人物,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说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后世尊称为亚圣。孟子在哲学上最大的贡献是,他发明了性善论。孟子认为,人生来有四种善端,也就是说有四种向善的能力或者说是潜能。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翻译下来就是:同情之心,人人都有;羞耻之心,人人都有;恭敬之心,人人都有;是非曲直之心,人人都有。同情之心,就是表现为相互亲爱;羞耻之心,就是表现为行为方式;恭敬之心,就是表现为社会行为规范;是非曲直之心,就是表现为人的智慧。与人建立相互亲爱的关系、选择最佳行为方式、遵守社会行为规范,都要用智慧,不是由外面渗入到我内心的,是我本来就有的,只是未曾思考罢了。这就是孟子的四端思想。但是,我们要注意,孟子所说的性善和四种善心,并不是人有了它,就一定能够做个善人。因为,人在生活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受到物质利益和欲望的影响,这样会失去这些善心,所以,人活着的意义,就是不断找回这些善端,保存善心。所以,孟子说,学问知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就是说,要把丢失的善心和四端,都找回来,这样就能提高道德修养了。

5,孟子的四端说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的四端说是他性善论的依据,也是孟子所有学说的基础所在。人见孺子将入于井,都会有怵惕恻隐之心,这是人之常情,所以人人心中皆有仁的端倪,同理而言也都有礼、义、智的端倪。正因为人心有这样的端倪,所以人性都是善的。也正因为人性本善,所以修养工夫就是要寻求本心的善,只要挖掘出内心深处仁的端倪,仁德就会到来,“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的学说与孔子相比,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圆融的程度,所有论点都相辅相成,互为依据与结论。而孟子的“四端”说,就是孟子所有学说的理论依据。
“四端说”作为孟子的重要思想内容之一,与孔子“忠恕观”之间的渊源关系素未被重视,总结孟子在继承“忠恕观”的基础上提出“四端说”,并以之为核心形成由“内圣”开出“外王”的思想体系,对研究早期儒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忠恕观”与“四端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忠恕观”。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其中“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本文舍去对忠恕二者关系之讨论,而将之视为一整体,从而得出此“忠恕观”体现了三个原则:一是独立的主体原则,在承认主体自身价值的前提下将自我价值与他人价值二者的实现相统一。一方面己所不欲:表明此主体拥有所不欲被伤害、侵占、剥夺之权利、价值。另一方面己立、己达:表明此主体有立、达人生价值之天然权利、价值。最后:此主体有勿施于人的道德义务。二是推己及人原则,将主体道德内涵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一方面保护自己他人的权利、价值不受伤害,另一方面在成就自己的权利价值的同时有帮助别人实现价值的义务。三是心理感受原则,将主体主观心理感受与外在的伦理规范相统一。一方面己所不欲:自己有不想被别人侵犯的价值与利益,着重点在“欲”上,己心之发动。另一方面立人达人:自己有想要立与达者,同样著重于“欲”。综此三者,“忠恕观”将主体价值之实现,立于人的心理基础上,使主体道德权利义务之统一,与帮助别人相统一,即成己与成人相统一,且只有在后者完成的前提下前者才算最终完成。“忠恕观”虽是孔子仁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但是在《论语》中,“忠恕观”与其逻辑上之形上心性本元之关系并未得到有效清晰之揭橥,而且推己及人等理念也未能进步发展与外王事功等思想相统摄起来[①]。孟子则提出了“四端说”,其内容即是:人之本心先天含有仁义礼智“四性”,是为本心形上之体;本心触物发动,化显形下之用,是为仁义礼智“四德”,此四者间事实无先后,但逻辑有上下,形成“爱—→推—→敬—→别”之关系;本心体用转化建立在心理发生机制上,由不忍恻隐之心始递而生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合为“四心”,乃是道德主体当下之心理情感,是形上本体向形下之用转化之开端,是仁义礼智“四德”生成之开端,故为“四端”;“四德”乃是本心之用,需在成己、及人、亲亲、仁民、爱物、知天、事天中最终完成。

6,孟子 四端

【原文】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於井,皆有怵1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2誉於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注释】1.怵:(chu触)《庄子·应帝王》:“劳形怵心者也。”《说文》:“怵,恐也。”《广雅》: “怵,惧也。”张衡《西京赋》:“怵悼栗而耸兢。”这里用为恐惧害怕之意。怵惕:恐惧警惕之意。2.要:通“徼”。《晏子春秋·内篇问下》:“不庶几,不要幸。”孙星衍云:“要与徼通。”《孟子·告子上》:“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赵岐注:“要,求也。”《吕氏春秋·爱类》:“要利之人,犯危何益?”高诱注:“要,徼也。”这里用为探求、求取之意。【译文】孟子说:“人人都有不忍伤害别人的爱心、同情心、怜悯心,古代君王正因为有不忍伤害别人的爱心、同情心、怜悯心,才有不忍伤害别人的政策。以不忍伤害别人之心,行为于不忍伤害别人的政策,治理天下就象在手掌上玩东西一样了。所以说到人人都有不忍伤害别人之心这个问题,比如突然见到一个小孩将要掉下井去,人们都有恐惧害怕警惕的心理,既不是要跟孩子的父母攀亲结交,也不是要求取乡党朋友的称誉,更不是厌恶担心别人指责自己见死不救的坏名声才产生怵惕恻隐之心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之心的人不能算是人,没有羞耻憎恶之心的人不能算是人,没有谦让之心的人不能算是人,没有是非辨别之心的人不能算是人。同情恻隐之心是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关系的开端,羞耻憎恶之心是选择最佳行为方式的开端,谦让之心是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开端,是非辨别之心是开启智慧的开端。一个人之所以有这四个开端,就好比身体有四肢一样。具有这四个开端而自己说自己做不到的,是自暴自弃;认为君王不能做到的,是伤害君王的人。所有自身具备这四种开端的人,如果懂得就会将它们发扬光大,就象刚刚点燃的火会蔓延,就象刚刚喷出的泉水会流到远处。如果能充分发扬它,便足以使四海安定;如果不能充分发扬它,也就不足以侍奉父母了。”【说明】不动心又能当官为政,管理人民,最关键的就在于人人都有爱心、同情心和怜悯心,这是孟子最著名的四端说,是孟子伦理学性善说的心理学基础理论,也是孟子王道爱民政治学说的理论基石。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忍伤害别人的仁爱之心,正因为有不忍伤害别人之心,才有不忍伤害别人的爱民政治,孟子用见到一个小孩将要掉下井去的事例,来说明人们都有恐惧害怕警惕的心理和天性,这种心理和天性既不是要跟孩子的父母攀亲结交,也不是要求取乡党朋友的称誉,更不是厌恶担心别人指责自己见死不救的坏名声才产生的。因此他分析说,没有同情之心的人不能算是人,没有羞耻憎恶之心的人不能算是人,没有谦让之心的人不能算是人,没有是非辨别之心的人不能算是人。因为人们的同情恻隐之心、憎恶羞耻之心、谦让之心、是非辨别之心是与生俱来的一种天性,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性与兽性的根本区别。人若是失去了人性,也就等同于动物了。
您提交的问题已被“系统”自动采纳,请在电脑登陆网站:www.txssww.com 查收您的礼品!****************

文章TAG:孟子  四端  提出  的是  孟子四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