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

里昂惕夫指出,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资本拥有量相对丰富,按照赫—俄理论应该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国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国。然而他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对美国经济统计资料进行验证的结果却与理论预测不同,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或里昂惕夫悖论。

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

2,西方经济学家是如何解释里昂惕夫之谜的

里昂惕夫之谜主要是说里昂惕夫在研究美国究竟是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国家还是资本密集型国家的,他假设美国是资本密集型国家,但研究结果却发现美国是出口劳动力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国家。主要原因是由于劳动者素质各国不同,在相同的资本配合下,劳动生产率比别国高。从有效劳动数量,美国为有效劳动相对丰富国家,而资本在美国上一相对稀缺的要素。

西方经济学家是如何解释里昂惕夫之谜的

3,里昂惕夫之谜的定义

“里昂惕夫之谜”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及资本流动的国际扩展,不但隐含着各国进出口结构的不断变动,而且也推动了各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就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来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亚当·斯密绝对成本理论、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但问题在于,不少国家在很多时候并不符合比较优势理论。里昂惕夫在1953年和1956年的两次研究中发现了一个难以解释的现象:按照传统理论,美国这个世界上具有最昂贵劳动力和最密集资本的国家,应主要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事实恰好相反,美国出口量最大的却是农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量最大的却是汽车、钢铁等资本密集型产品。这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里昂惕夫之谜的定义

4,里昂惕夫之谜到底是什么一回事

里昂惕夫理论,常称为里昂惕夫反论(The Leontief Paradox),又称里昂惕夫悖论,或称里昂惕夫之迷。它是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Vassily W.Leontief)提出的,代表作:《投入-产出经济学》、《生产要素比例和美国的贸易结构:进一步的理论和经济分析》。他的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经济学作出了重要贡献,对要素禀赋论的检验具有重大的意义,推动了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美国贸易结构的计算分析,开辟了用统计数据全面检验贸易理论的道路。“谜”以及对“谜”的检验说明,要素禀赋理论已不能对战后国际贸易的实际作出有力的解释,因为二战后科学技术、熟练劳动力在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加强,已构成一个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而建立在庸俗学派要素理论基础上的要素禀赋理论已脱离二战后的经济现实,“谜”与要素禀赋理论的矛盾是理论与实践的矛盾,“谜”的解释正是结合实际对要素禀赋理论前提中的劳动同质、两要素模型和完全竞争的假定进行了修正。里昂惕夫反论及有关学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反论”或“谜”的解释,是建立在继承传统的西方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基础上进行整修补缀的论述,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需要今后不断地完善和补充。

5,昂剔夫之谜 急急急

新古典贸易理论中里昂提夫对H-O理论进行了实验论证,根据要素禀赋理论,美国用有较多的资本,应该是生产和输出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利用投入-产出理论对美国的对外贸易商品的结构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最后结论并不符合H-O理论,以下几点可以解释:1.一般劳动根据质量可分为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其中,熟练劳动类似于物质资本的投资,我们称为人力资本,这样,资本的定义就更广泛了,既包括有形的物质资本,也包括无形的人力资本2.从自然资源的角度来说,美国进口的是它本国稀缺的自然资源,而不是资本3.在某一个要素价格下,X为资本密集型产品,Y为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在另一个要素价格下,X为劳动密集型商品,而Y为资本密集型商品,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要素密度逆转4.当某一国在某一商品上具有相对优势时,但是由于国民在消费时特别偏好该商品,于是使得原来根据H-O理论决定的进口方向发生改变,即发生了需求逆转希望这是你要的回答,哈哈,给我最佳吧!!!
美国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密集程度比美国出口商品资本密集程度约高出30%,这意味着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品,出口的反而是劳动密集型商品。其与赫—俄理论的预测完全相反,这就是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 另外,赫—俄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在所有可能造成国家之间相对商品价格差异和比较优势中,各国的相对要素丰裕度即要素禀赋是国际贸易中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基本原因和决定因素,即各国在国际贸易中趋向于出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商品。赫—俄理论一提出,即被西方经济学界广泛接受,成为国际贸易领域中的核心理论之一。
国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密集程度比美国出口商品资本密集程度约高出30%,这意味着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品,出口的反而是劳动密集型商品。其与赫—俄理论的预测完全相反,各国的相对要素丰裕度即要素禀赋是国际贸易中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基本原因和决定因素,即各国在国际贸易中趋向于出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商品。

6,里昂锡夫之谜

一、该问题的提出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1953年用投入—产出模型对美国40年代和50年代的对外贸易情况进行分析,考察了美国出口产品的资本—劳动比和美国进口替代产品中的资本—劳动比,发现美国参加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专业分工基础之上的(即出口产品中的资本—劳动比低于进口替代产品的)。这一结果恰与俄林的要素赋予论相悖,引起了经济学界和国际贸易界的巨大争议。二、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1.劳动力不同质2.要素密集度逆转3.存在关税及贸易壁垒4.自然资源稀缺三、里昂惕夫之谜的相关学说对于“里昂惕夫之谜”,西方经济学界提出了各种解释,同时带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代表性的学说如下:1.技术差距理论该理论由美国学者波斯纳于1959年提出。该理论认为,技术实际上是一种生产要素,并且实际的科技水平一直在提高,但是在各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不一样,这种技术上的差距可以使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技术上的比较优势,从而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随着技术被进口国的模仿,这种比较优势消失,由此引起的贸易也就结束了。2.新要素贸易理论该理论综合了技术差距理论、人力资源理论、人力技能理论,认为,在考虑国际贸易中的商品时,不但要考虑传统的资本、劳动、自然资源要素,还要考虑技术、信息等要素,从而来确定商品的比较优势。3.偏好相似理论偏好相似理论由瑞典经济学家林德尔于1961年的《贸易的转变》一书提出,该理论主要解释的是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如何产生的问题。4.产业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格鲁贝尔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解释产业内贸易的产生原因和规模。5.人力资本说肯恩等人(Kenen,1965;Keesing,1966)认为产生里昂惕夫悖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里昂惕夫所定义的资本仅仅包含物质资本(如机器、设备、厂房等),而完全忽略了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或报酬在于提高一个人的技能和获利能力,在于提高市场经济和非市场经济中经济决策的效率。这就暗示着美国劳动比外国劳动含有更多的人力资本,把人力资本这一部分加到实物资本上,就会使美国出口品的资本密集度高于进口替代品。

文章TAG:里昂惕夫之谜  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