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明朝统一战争大将军

徐达&常遇春
徐达,常遇春

明朝统一战争大将军

2,朱元璋北伐的具体细节

大部分都被消灭了。朱元璋起兵消灭陈友谅和张士诚后,从1367年10月开始,朱元璋就开始统一的步伐,从南京出发北伐元朝。第一次北伐的主将是徐达和常遇春,共领兵25万。3个月后占领山东全境。然后西进河南,在河南遇到元军主力阿鲁温。双方在洛水大战,歼敌5万,阿鲁温被俘。继而攻克潼关、华州。1368年5月,朱元璋亲自誓师汴梁,议取元大都。7月徐达占领大都周围,元顺帝弃城而逃。8月2日,明军占领大都。真正的大战还在后头。名将王保保率领10余万元军在山西,纳哈出20余万大军在辽东,云南还有10几万元军。12月,徐达率领明朝骑兵5万余人与王保保交锋于太原城下,王保保弃师而逃。明军歼灭元军4万余人,常遇春一路北追到欣州,王保保10余万大军全军覆没。次年徐达西进陕西,元将李思齐投降。1369年6月,常遇春李文忠领8万步兵,1万骑兵继续进攻上都。连克锦州、大兴州等等,直逼上都,元顺帝逃跑,俘虏元朝丞相脱火赤。不幸的是常遇春在回师途中病故,李文忠升任主帅。与此同时,徐达继续向西攻击甘肃。攻克兰州。王保保重新集结了10余万大军围攻兰州。1370年3月,朱元璋派出4路大军,徐达、冯胜、邓愈、汤和共计40万大军进攻定西。4月王保保大败,歼敌84000人。5月,李文忠出居庸关,攻克应昌,元朝皇室成员全部被俘,只有元顺帝的儿子逃到了和林(乌兰巴托),与王保保重新汇集。1372年,徐达、李文忠、冯胜各领兵5万,分东中西三路进军和林。不过中路徐达轻敌冒进,损失较大,东路李文忠也因粮草不济退兵。西路冯胜的副将傅友德却7战7胜,大举扫荡漠北。这一次是朱元璋前期北伐的终点,双方在北方战场进入僵持阶段。1377年朱元璋派大将邓愈西征吐蕃,邓愈势如破竹,连战连胜,追敌直至昆仑山,歼敌数万人,降服数国,为明朝拓地千里。1379年。大将沐英、傅友德统兵15万进军云南,元朝残余势力负隅顽抗。至1385年,共歼敌20余万,云南平定。1387年北路战事又起,朱元璋派大将冯胜、傅友德、蓝玉共领兵20万进攻辽东。连战连胜,5月元太尉纳哈出率元兵20万投降明朝。1388年蓝玉领兵15万远征漠北,在捕鱼儿海(贝加尔湖)大破元军10余万,王公贵族全部被俘。元朝正式宣告灭亡。这一战还缴获了流传千余年的传国玉玺

朱元璋北伐的具体细节

3,明朝在灭亡北元后为什么没有趁胜追击彻底解决蒙古

北元 : 明朝建立并遣徐达大军攻陷元朝首都大都后,退居蒙古高原的原蒙古宗室的政权,因国号仍叫大元,以其地处塞北,故称“北元”。疆域: 当时是除了元惠宗据有漠南漠北的蒙古本土,关中还有元将王保保驻守甘肃,此外元廷还有东北与云南行省. 面积比明朝初期时大,直到永乐帝时,征服云南,和关中等地 ,面积才变小。
明朝在灭亡北元后,蒙古骑兵集体性的回退到大草原,并很快的恢复了勇猛善战的个性,许多人嘲讽明朝没有乘胜追击,彻底灭亡蒙古,比如阎崇年在百家讲坛里也曾嘲笑过这一问题,并宣称什么“从明清两朝对于蒙古关系的处理上,可以看到清朝胜于明朝的地方。”这是一种极端无知的论调,首先一点,明朝初期的蒙古势力要远比清朝初期强大的多,元朝虽灭,但是那时一种游牧民族集体性的撤退而并非是覆灭,当时的元帝国在北方草原依然是统一的,元顺帝依然以大元皇帝的名义向四大汗国发号施令,而当时的明朝正面临一个户口减半,民生凋敝的烂摊子,在这样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君王都会首先采取防御的政策,即先巩固住收复的河山,防止北元势力的卷土重来,集中时间来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朱元璋的这一做法还是正确的。  与此同时,朱元璋也采取了一系列的进攻措施,频繁的向漠北进攻,双方互有胜负,明朝在初期量力而行所进行的一系列军事打击,不但没有拖延恢复经济的步伐,反而是为北方地区争取到了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而北元帝国则在这个过程里渐渐走向衰落,蓝玉的捕鱼儿海大捷可以说是彻底宣告了北元政权的覆灭,我们不应该忽视蓝玉的这场战役,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明朝对蒙古战争的一个转折过程,如果说在此以前,明朝面对的是一个统一的北元政权的话,那么从此以后,九边重镇的对手就变成了松散的部落首领。从军事意义上说,明朝在北部的军事威胁,可以说是大大减轻了 。  从1368年明朝的建立到捕鱼儿海大捷,这可以看做是明蒙关系的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明朝对于蒙古的政策是非常成功的,朱元璋并没有因为频繁的北伐而虚耗国力,明朝的经济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另外一点就是明朝的卫所制度,正频繁的蚕食着蒙古的土地,我们可以注意一下洪武末年的明朝地图,明朝的北部边境已经大体推进到今天内蒙古一带,万里长城可以说已经成了第二道防线,这种层层蚕食的方法对于巩固边防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农业民族要想战胜游牧民族,仅仅依靠骑兵是不够的,农业民族的优势在于生产能力和相持能力,但是这需要国家的统一和政治的稳定做保证。任何一个生产力先进的农业民族,如果不是内政出现问题,游牧民族是根本没有机会胜利的,宋朝和明朝的灭亡恰恰是从反面说明了这一点。
北元是后金灭的,明朝276年就没灭过北元,皇太极灭北元后继承的是元朝正统改后金为清,改女真为满族
北元不是明朝灭的

明朝在灭亡北元后为什么没有趁胜追击彻底解决蒙古

4,郑和下西洋资料

概况   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士兵和船员组成的远航船队,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每次都由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远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病过逝。民间故事《三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将他的旅行探险称之为三保太监下西洋。   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阿拉伯国家)、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海岸,红海、麦加(伊斯兰教圣地),并有可能到过今天的澳大利亚。   下西洋的定义:明朝初期以婆罗(Borneo)/文莱为界,以东称为东洋,以西称为西洋,故过去所称南海、西南海之处,明朝称为东洋、西洋,且暹罗湾之海,称为涨海。   从1405年到1433年,从刘家港出发,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和前提:   1.唐宋以来领先世界的先进的航海技术和发达的造船技术;   2.明帝国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持和强大的军事力量保障,医疗技术成熟,熟悉西洋医术;   3.有永乐帝朱棣这样雄才大略的统治者,和郑和这样出色的航海家,外交家。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1.宣扬明朝国威(政治目的);   2.扩展海外贸易(经济目的);   3.还有一说法是,明成祖为了寻找可能流亡海外的建文帝(军事目的);   4.赴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朝觐(个人目的);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1.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的海军纵横西洋,万国朝贡,盛世追迹汉唐;   2.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给南洋,西洋各国带来了经济实惠;   3.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件世界性的盛举,从此,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4.由于郑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全部的开支都依赖明朝强大的国力来支撑,没有对中国带来什么经济实惠,于是,明朝全盛时期过后,再也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来支持这项庞大的工程了,下西洋随之停止。
为什么要下西洋:为了加强亚非各国的联系;宣扬国威。 风险:食物等物品不足,船破了,回不来中国。
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云南昆阳(今昆明市晋宁县)人,郑和约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出生。由于信仰,伊斯兰教的原因,幼年时的郑和已开始学习伊斯兰教的教义和教规。郑和父亲与祖父均曾朝拜过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熟悉远方异域、海外各国的情况。从父亲与祖父的言谈中,年少的郑和已对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而父亲为人刚直不阿、乐善好施、不图回报的秉性也在郑和的头脑中留下了抹不去的记忆。明朝统一云南战争后,郑和给带到南京,受阉,作了宦官后被分到北平,在燕王府服役。 郑和的成长 郑和在燕王府期间,因为学习刻苦、聪明伶俐、才智过人、勤劳谨慎,取得了燕王的信任,被朱棣选在身边作为贴身侍卫。此时的郑和本身所具有的优秀光荣传统和领袖才能开始逐渐显露,在长达四年之久的"靖难之役"中,郑和跟随朱棣出生入死,南征北战,参加了多次战斗,建立了许多战功,成为朱棣夺取政权即位称帝的主要功臣之一,明成祖朱棣登上皇位之后,对跟随自己多年的武将文臣大都提升重用。其中也包括身为宦官的郑和,朱棣赐 "郑"姓与郑和,又将其升迁为内官监太监,由于郑和又名"三保",所以人们也叫"三保太监"。 成就事业的基础 郑和能成就一番辉煌的事业是有其独特的机会和良好的条件的。作为燕王的亲信与随从,郑和有机会广泛接触统治阶级上层人物,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又由于他为人正直,能与燕王推心置腹,共同商量国家大事,并随时向燕王学习政治、军事及处理各类事物的谋略。跟随燕王之后,耳濡目染,郑和受教育程度又加深了一层。这一切都促使朱棣在寻找下西洋的最佳人选时,首先想到的是郑和。郑和姿貌才智,在内侍当中无人可比,是领航远洋的最佳人选

文章TAG:明朝  统一  统一战争  一战  明朝统一战争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