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负债的计税基础怎么理解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的可以抵扣的金额。
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未来期间计算所得税时可以抵扣的金额 =4800-300=4500未来期间计算所得税时可以抵扣的金额是300
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期间可抵扣金额。也就是说,负债的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就是未来期间可抵扣金额。这句话有两个理解,一是现在不可抵扣,二是未来可抵扣。

负债的计税基础怎么理解

2,资产计税基础和负债计税基础

1、资产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该项资产在未来使用或最终处置时,允许作为成本或费用于税前列支的金额。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某一资产资产负债表日的计税基础=成本-以前期间已税前列支的金额2、负债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一般负债的确认和清偿不影响所得税的计算。扩展资料固定资产以各种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初始确认时入账价值基本上是被税法认可的,即取得时其账面价值一般等于计税基础。固定资产在持有期间进行后续计量时,会计上的基本计量模式是“成本-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会计与税收处理的差异主要来自于折旧方法、折旧年限的不同以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1、折旧方法、折旧年限产生的差异2、因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产生的差异账面价值=实际成本-会计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法累计折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计税基础

资产计税基础和负债计税基础

3,根据公式负债的计税基础负债账面价值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因为一般情况下,应付职工薪酬基本允许税前扣除,即在当期就允许扣完了,不存在未来税前扣除的问题,所以,应付职工薪酬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税前扣除金额=账面价值-0=账面价值
简单的说。资产的计税基础。就是按照税法口径资产的账面价值负债的计税基础。举个例子预计负债,会计上认定1000的预计负债。税法说。现在不认。当实际发生时认那么,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1000-1000=0账面价值1000 计税基础0 负债账面大于计税。可抵扣差异

根据公式负债的计税基础负债账面价值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4,关于负债的计税基础

负债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税。与账面价值的关系式为:负债计税基础=负债的账面价值-将来负债在兑付时允许扣税的金额如规定发生的时候不可以税前扣除,未来也不可以税前扣除。那么计税基础是100万。按前面公式计算,即负债计税基础=100万-0=100万。现在跟未来都不可以税前扣除,那么这个营业外支出100万,如果属于会计上允许支出的,则上述的营业外支出100万账上不需作调整,只需在进行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时作纳税调增(即将该笔支出不作税前列支)。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规定不一致的处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计算。扩展资料预计负债负债的账面价值就是分录里的金额,而税法规定只有实际发生产品质量问题的时候才可以往费用里记,也就是说负债的计税基础是0,这里也就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由于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所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另外还可以这样理解由于本期往费用里记了。但是实际纳税的时候不允许抵扣,所以要纳税调增,所以本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就多了,所以以后实际发生的时候就可以抵扣应交所得税,所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负债计税基础

5,关于负债的计税基础问题

一般来说,除了某些特殊情况,负债的确认与偿还不会影响企业的损益,也不会影响其应纳税所得额,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可予以抵扣的金额一般为零,计税基础即为账面价值。如果银行借款计入短期借款科目,账面价值100万,计税基础=100万-0=100万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税所得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即未来不可以扣税的负债价值。一般而言,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交款等负债的确认和偿还,不会对当期损益和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影响,其计税基础即为账面价值。某些情况下,负债的确认可能会涉及损益,进而影响不同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使得其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之间产生差额,如企业因或有事项确认的预计负债。会计上对于预计负债,按照最佳估计数确认,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者当期损益。按照税法规定,与预计负债相关的费用多在实际发生时税前扣除,该类负债的计税基础为0,形成会计上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暂时性差异。

6,负债计税基础是什么

问题一:负债的计税基础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税所得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即未来不可以扣税的负债价值。一般而言,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交款等负债的确认和偿还,不会对当期损益和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影响,其计税基础即为账面价值。某些情况下,负债的确认可能会涉及损益,进而影响不同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使得其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之间产生差额,如企业因或有事项确认的预计负债。会计上对于预计负债,按照最佳估计数确认,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者当期损益。按胆税法规定,与预计负债相关的费用多在实际发生时税前扣除,该类负债的计税基础为0,形成会计上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暂时性差异。 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期间可抵扣金额。也就是说,负债的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就是未来期间可抵扣金额。这句话有两个理解,一是现在不可抵扣,二是未来可抵扣。 问题二:负债的计税基础怎么理解 通俗简单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税所得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即未来不可以扣税的负债价值。一般而言,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交款等负债的确认和偿还,不会对当期损益和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影响,其计税基础即为账面价值。某些情况下,负债的确认可能会涉及损益,进而影响不同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使得其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之间产生差额,如企业因或有事项确认的预计负债。会计上对于预计负债,按照最佳估计数确认,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者当期损益。按照税法规定,与预计负债相关的费用多在实际发生时税前扣除,该类负债的计税基础为0,形成会计上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暂时性差异。 问题三:关于负债的计税基础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用公式表常即为: 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 负债的确认与偿还一般不会影响企业的损益,也不会影响其应纳税所得额,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为零,计税基础即为账面价值。 但是,某些情况下,负债的确认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损益,进而影响不同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使得其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之间产生差额,如按照会计规定确认的某些预计负债。 负债的计税基础的定义是其账面价值减去该负债在未来期间计税可抵扣的金额。。 例题;某项负债中账面金额为100万元。,有营业外支出100万,这100如属不可税前扣除的,现在不可以抵扣,将来也不可以抵扣,属于永久性差异,所以,在未来期间计税可抵扣的金额为0。而它的账面价值是100万元。按定义:账面价值-在未来期间计税可抵扣的金额=100-0=100万元 问题四:资产的计税基础和负债的计税基础的通俗意思? zhaoyuzhong3694[学长] 资产的计税基础:比如为一项应受账款20000,提了2000的坏帐准备,则其帐面价值是20000-2000=18000。但税法规定,不符合税前扣除标准的准备金项目,不允许税前扣除,当期只能扣除20000*0.5%=100,则多提的1900准备金,当期不得扣除。那么这项应收帐款的计税基础=帐面价值+会计处理大于税法边准的金额=18000+1900=20000-20000*0.5%=19900负债的计税基础 问题五:负债的计税基础和资产的计税基础为什么不一样 两者的计算公式你已经说了,简单来说就是下面两条:负债的计税基础=负债账面价值-未来可抵扣金额 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抵扣的金额 其实不管是从资产和负债的定义来看,还是从计算公式来看,两者的性质就是不同的,要追究其根本意义就比较困难,算是学术范围了。而我们只要学会记忆计算方法和大致理解差别就行,如果实在不能理解就强制记忆 我个人的理解是,负债的计税基础即税务局认为负债发生的过程中需要交税的部分,负债一般会转化为企业支出,有的支出税务不认可。就像有的费用能税前扣除,有的不能税前扣除的那种感觉。比如有某些不能税前扣除的应付工资100,在未来能抵扣的金额为0,那么这笔应付工资的计税基础就是100-0=100,就是说这笔工资支出100都需要交企业所得税(这个倒是不产生暂时性差异) 反过来理解资产的计税基础,即税务局认为资产在损耗过程中不用交税的部分,就像有的收入是应税的,有的收入是免税的感觉。比如固定资产的折旧,和税法一致的折旧是允许税前抵扣的,在这种情况下固定资产的折旧(资产损耗)是不会产生额外的企业所得税的。另一种比如资产减值,减值降低了资产的会计账面金额,但在你没取得税务局认可的情况下,税务认为减值(资产损耗)是不存在的,这样就产生了会计账面和计税基础的差异,会计上的资产损耗超过了税务允许的损耗,导致纳税差异的产生 问题六:负债的计税基础 1.账面价值就是资产负债表上的账面价值。 2.例如:税法确认应在发生时确立可税前扣除费用的预计负债,就类似于计税基础是0的负债。账面确认了成本或费用,贷记产生了预计负债。但税务局说,他没发生,你不能当成费用(预计负债账面价值),只能在发生时确认,也就是说将来某个时点发生了,你就可以在税前全部确认了(可全额抵扣)。所以在现在计税基础就是0 计税基础就是负债成分中去掉税法上规定将来才能确认的部分剩下的负债,作用就是衡量负债可抵扣金额,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反过来也是一个道理)。 这个就是为了计算递延所得税,确认所得税费用的 问题七:负债为什么有计税基础?是说负债也要上税么? 负债的计税基础就是站在税法的角度看未来有没有负债,就是未来能不能往费用里记,如果可以往费用里记就是没有负债,负债的计税基础就是0。 举个例子吧: 预提产品质量保证费用,预提的时候我们直接做: 借:销售费用 贷:预计负债 负债的账面价值就是分录里的金额 而税法规定只有实际发生产品质量问题的时候才可以往费用里记 也就是说负债的计税基础是0 这里也就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由于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所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另外还可以这样理解 由于本期往费用里记了,但是实际纳税的时候不允许抵扣,所以要纳税调增,所以本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就多了,所以以后实际发生的时候就可以抵扣应交所得税,所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问题八:关于负债的计税基础 15分 合理的职工薪酬,允许税前扣除,例如100万 即 负债的账面价值100万 按照税法规定可予以抵扣的金额是100万 说明计税基础=0,不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换个说法,假设税法不允许职工薪酬税前扣除 账面价值100万 税法规定可予以抵扣的金额0 即,计税基础=100万,递延所得税负债=100x25%=25万 问题九:关于负债计税基础的理解问题 你搞混了 负债的计税基础和资产的计税基础了。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未来可以税前抵扣的金额,而负债正好相反,是指未来不能税前抵扣的金额。你比较一下资产的计税基础和负债的计税基础各自的定义和计算公式琢磨一下。 如果企业计提了预计负债100万元,作为营业外支出,但是税法当期不认可,以后也不认可,那么,对于此项负债来说,它的计税基础=现在的账面价值100万元--未来税前可扣除的金额0万元=100万元。这样,负债的账面价值就一直等于其计税基础,即使未来真的付出100万元,那也意味着账面=0,计税基础也=0,二者还是相等的。其实,这当期的100万元营业外支出只是影响本期的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并不影响以后期间,是一项永久性差异,不会确认递延所得税。 比如:会计利润1000万元,假设没有别的调整事项,那么,应交所得税=(1000+100)*25%=275万元 。分录:借:所得税费用 27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75

7,关于负债计税基础

1 c 比如说企业计提了某产品的质量保证费用 作为预计负债 在税法上只有以后期间发生保证费用时才能抵扣应纳税所得 因此在之后的会计期间都有可能发生相关的质量保证费用2 只要税法认可能够在税前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的就可以影响当期损益 就拿上面的例子来说 企业本期发生了200万的产品质量保证费用 在税法认可范围内 就可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200万3 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负债的计税基础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符合确认递延所得税的情形要确认相关递延所得税资产 如果要出现你要求的情况 必须是未来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可税前扣除的金额小于帐面价值 这样的例子不好找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税所得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即未来不可以扣税的负债价值。一般而言,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交款等负债的确认和偿还,不会对当期损益和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影响,其计税基础即为账面价值。某些情况下,负债的确认可能会涉及损益,进而影响不同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使得其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之间产生差额,如企业因或有事项确认的预计负债。会计上对于预计负债,按照最佳估计数确认,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者当期损益。按照税法规定,与预计负债相关的费用多在实际发生时税前扣除,该类负债的计税基础为0,形成会计上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暂时性差异。

8,我想知道负债的计税基础是什么意思呢

负债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税。与账面价值的关系式为(负债计税基础=负债的账面价值-将来负债在兑付时允许扣税的金额)负债的计税基础就是站在税法的角度看未来有没有负债,就是未来能不能往费用里记,如果可以往费用里记就是没有负债,负债的计税基础就是0。举个例子吧:预提产品质量保证费用,预提的时候我们直接做:借:销售费用 贷:预计负债负债的账面价值就是分录里的金额而税法规定只有实际发生产品质量问题的时候才可以往费用里记也就是说负债的计税基础是0 这里也就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由于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所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另外还可以这样理解由于本期往费用里记了,但是实际纳税的时候不允许抵扣,所以要纳税调增,所以本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就多了,所以以后实际发生的时候就可以抵扣应交所得税,所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显然,负债的计税基础是税法规定未来不可以扣税的负债价值,也就是未来需要纳税的负债价值,或是现在不需要纳税的负债价值,或现在可以税前列支抵扣的金额。可用公式表示为: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具体确认负债计税基础时,应区分不同情况进行处理:(1)负债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一般负债的确认和清偿并不影响所得税的计算,如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交款等负债的确认和偿还,不会对当期损益和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影响,该负债引发的费用不允许抵扣未来的应纳税所得,即“计税基础=账面价值”。(2)负债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不等。某些情况下,负债的确认可能会涉及损益,进而影响不同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如某项负债引发的收入当前构成部分纳税所得,则负债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就会出现不等。与资产相似,在负债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不等的情况中也有一种特殊情况,即负债的计税基础为0,这往往是由于该类负债引发的费用允许抵扣未来的应纳税所得额引起的,所以其计税基础为0,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企业因或有事项确认的预计负债中。计税基础就是负债成分中去掉税法上规定将来才能确认的部分剩下的负债,作用就是衡量负债可抵扣金额,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反过来也是一个道理)。

9,资产的计税基出与负债的计税基础概念及区别

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不是一个概念。账面价值,所谓账,就是指会计,账面价值就是会计上确认的价值。计税基础,强调的是税,是所得税确认的资产或负债的价值。但在我们题目中,如果没有特别说明,会将账面价值默认为计税基础。 1.资产的计税基础 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该项资产在未来使用或最终处置时,允许作为成本或费用于税前列支的金额。相关计算公式如下: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某一资产负债表日资产的计税基础=成本-以前期间已税前列支的金额 【例】某项机器设备,原价为15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会计处理时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收处理允许加速折旧,企业在计税时对该项资产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计提了2年的折旧后。请分别计算该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 账面价值=150-60=90(万元)计税基础=150-50-40=60(万元)2.负债的计税基础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相关计算公式如下: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一般负债的确认和清偿不影响所得税的计算,差异主要是自费用中提取的负债。 【例】2007年,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务等原因于当期确认了400万元的预计负债。税法规定,有关产品售后服务等与取得经营收入直接相关的费用于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列支。假定企业在确认预计负债的当期未发生售后服务费用。 预计负债账面价值=200(万元) 预计负债 计税基础=200- 可从未来经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200=0。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a)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b),即a-b。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时,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时,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负债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账面价值-未来期间可税前扣除的金额 (一)预计负债 1.因计提产品保修费用而确认的预计负债 按照或有事项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将预计提供售后服务发生的支出在销售当期确认为费用,同时确认预计负债。如果税法规定,有关的支出应于实际发生时税前扣除,则会产生暂时性差异。 2.未决诉讼确认的预计负债 (1)如果税法规定其支出无论是否实际发生均不允许税前扣除,例如因债务担保引起的未决诉讼,其产生的损失无论是否实际发生均不允许税前扣除,因此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相同,不产生暂时性差异。 (2)如果税法规定未决诉讼实际发生时可以税前扣除,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相同,产生暂时性差异。 3.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确认的预计负债 企业根据以往经验能够合理估计退货可能性并确认与退货相关的预计负债,但是税法不认可会计处理,因此会产生暂时性差异。 (二)预收账款 企业在收到客户预付的款项时,因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会计上将其确认为负债。税法中对于收入的确认原则一般与会计规定相同,即会计上未确认收入时,计税时一般亦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该部分经济利益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为0,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 (三)应付职工薪酬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所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均应作为企业的成本费用,在未支付之前确认为负债。税法中对于合理的薪酬基本允许税前扣除,但税法中如果规定了税前扣除标准的,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计入成本费用的金额超过规定标准部分,应进行纳税调整。因超过部分在发生当期不允许税前扣除,在以后期间也不允许税前扣除,其账面价值等于计税基础。 (四)其他负债 如企业应交的罚款和滞纳金等,在尚未支付之前按照会计规定确认为损益,同时作为负债反映。税法规定,罚款和滞纳金不能税前扣除,其计税基础为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零之间的差额,即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不产生暂时性差异。 今天所得税到这里,明天继续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文章TAG:负债  计税基础  基础  怎么  负债的计税基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