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善不足以为政,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哪位哲人说的 在什么著作里
来源:整理 编辑:公务员考试 2023-08-18 10:52:46
1,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哪位哲人说的 在什么著作里
孟子《离楼上》! 译文:只有善德不足以处理国家的政务,只有法令不能够使之自己发生效力。意谓治理国家必须把行善政与行法令结合起来。
2,法律中怎样理解德意不足以为政德法不足以自行
这句话源自孟子的“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意思是只有善德不足以处理国家的政务,只有法令不能够使之自己发生效力。这句话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强调法的实施的重要性;法令的价值往往是在施行的过程中才能得到体现,再好的法律若在司法实践中得不到好的执行,也只能等同于一纸空文,因此,徒法不足以自行。另一方面,治理国家必须把行善政与行法令结合起来,这一点是孟子的本来意思,在此不作扩展。
3,徒法不足以自行的出自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榘准绳;以为方员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故曰: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诗云:天之方蹶11,无然泄泄12。泄泄、犹沓沓也。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故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13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徒: 仅仅,只有。为政:处理政务。自行:自己实行。
4,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法的局限性 1、法律具有保守的倾向。法律的稳定性(实质上就是倾向于过去、倾向于保守)与社会生活的变革性总是产生矛盾与冲突,因而出现“时滞”问题。 2、法律具有不能适时应变的弊端。法律规范从概括性、一般性、抽象性的特点中派生出僵化的一面。因而,当面对具体个案时,它就有可能成为非正义的、僵化的规则。 3、法律无法穷尽一切可能发生或存在的社会现象,因此会存在遗漏。因为(1)立法当时不可能完全预料社会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物;(2)法律毕竟是通过简明扼要的言词来表述社会现象的,任何语言都不是万能的,它不可能包罗万象去穷尽所有的行为与事件;(3)法律调整的范围只限于那些有必要运用国家强制力去干预的社会关系,而在社会关系中的不少方面用法律干预是不适宜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因而法律也不必去穷尽一切社会现象。 4、法律语言有其拙劣性,它留有许多自由裁量的余地,给适用带来标准难以统一的问题。尽管法律是统一的行为尺度,但它存在许多不能作具体、确定规定的地方,这主要有:一是需要作价值判断的规定,如涉及“适当”“必要”“正当”“合理”等词汇之外;二是后果归结中关于罚则幅度的规定,如“有期徒刑3年至7年”这样的规定,就需要进行自由裁量。法律推理过程中往往会离不开适用者的主观意志。因而也就渗透了适用者个人的非理性因素。 5、法律存在着从管理走向强制,从控制走向压制的潜在危险。 6、法律是通过法定程序经由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执行的,这就会引起法律执行的成本问题,即司法与行政资源的投入问题。 7、法总是十分依赖其外部条件,其作用总是容易受社会或人为因素的制约。 为了减少和克服法的局限性,应当进行适当的弥补和匡正。补救措施包括:规范并加强法律解释,判例形式的补充,法律程序的科学设计,提高执法队伍素质,造就职业法律工作者,其他治国手段(道德、政策、行政等手段)的辅佐,等等。来源: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译文: 只有善德不足以处理国家的政务,只有法令不能够使之自己发生效力。 含义 : 意谓治理国家必须把行善政与行法令结合起来。体现了法的局限性。这也就是说法律除了规范以外,要真正发挥法律作用,离不开主体的素质、法律体制、人们的法律意识等。 结论: 既要依法治国,也要以德治国,要两者紧密结合。
5,孟子离娄章句下第18章给我们的启示
原文:
(1)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人也。文王生于歧周,卒于毕郢,西夷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百里;世之相后也,千有余岁。得志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翻译:
孟子论说:舜出生在诸冯,迁徙至负夏,卒于鸣条,从其生活的地域而言,舜是中原地区东部边缘的人。周文王生在歧周,卒于毕郢,他是中原地区西部边缘的人。这两位先代圣贤的空间距离相距千余里,时间上相隔千余年。然而他们先后在中原地区行其王道政治,则同出一辙。上古的圣王与近代的圣王,他们所追求和践履的道是一样的。
评说:
进入近代,许多严肃的价值问题面临被解构的困境。是否有一以贯之的天道,如果有,它的内涵与外延是什么呢?先秦文献的道多是描述性的解释。孟子此段意不在考察舜与文王施政的细节,而是要强调道的超越性。道相对于人的有限性(表现在时间和空间上)而言是无限的。那若合符节的道对于今天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有何意义?我想在敬天(符合自然规律和基本人道立场)与保民(保障人民生存、发展的自由选择)仍是政治的主题及判断执政者得失的重要尺度。
抛开政治,单从思想观念史说,人类思想中是否有永恒的道,是否有超越时空、人种、语言的价值,我想还是有的,否则古今中外的思想交流就不可能,陆九渊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不可能摆脱生、老、病、死的有限性,只有永恒的价值——道能将一个个个体联系起来,使得生命不那么孤寂、痛苦、虚无、迷茫。
原文:
(2)子产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涉也。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济之?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
翻译:
孟子曰:“离娄①之明、公输子(2)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师旷③之聪,不以六律④,不能正五音⑤;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 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6)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 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诗》 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7)。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圣 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圆平直,不可胜用也;既 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 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 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 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上无道揆(8)也,下无法守也,朝不 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故曰 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 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诗》曰:天之 方蹶,无然泄泄。(9)泄泄犹沓沓也。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 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故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 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6,不以规矩的后一句是什么
不能成方圆。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原文: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 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 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诗经》 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圣 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圆平直,不可胜用也;既 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 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 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 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朝不 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故曰 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 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诗》曰:天之方蹶,无然泄泄。泄泄犹沓沓也。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 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故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 敬,吾君不能谓之贼。”译文:孟子说:“即使有离娄那样好的视力,公输子那样好的技巧, 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也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即使有师 旷样好的审音力,如果不用六律,也不能校正五音;即使有尧 舜的学说,如果不实施仁政,也不能治理好天下。现在有些诸侯, 虽然有仁爱的心和仁爱的名声,但老百姓却受不到他的恩泽,不 能成为后世效法的楷模,这是因为他没有实施前代圣王的仁政的 缘故。所以说,只有好心,不足以治理政治;只有好办法,好办 法不能够自己实行起来。《诗经》说:不要偏高啊不要遗忘,一 切遵循原来的规章。遵循前代圣王的法度而犯错误的,是从来 没有过的。圣人既用尽了目力,又用圆规、曲尺、水准、绳墨等 来制作方的、圆的、平的、直的东西,那些东西便用之不尽了;圣 人既用尽了听力,又用六律来校正五音,各种音阶也就运用无穷 了;圣人既用尽了脑力,又施行不忍人的仁政,他的仁爱之德便 覆盖于天下了。所以说,筑高台一定要凭借山陵;挖深池一定要 凭借山沟沼泽;如果执政不凭借前代圣王的办法,能够说是明智 吗?所以只有仁慈的人才应该居于统治地位。如果不仁慈的人占 据了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恶行败德传播给老百姓。在上的没 有道德规范,在下的人没有法规制度;朝廷不信道义,工匠不信 尺度,官吏触犯义理,百姓触犯刑律。如此下去,国家还能生存 就真是太侥幸了。所以说,城墙不坚固,武器不充足,这不是国 家的灾难;田野没开辟,物资不富裕,这不是国家的祸害;如果 在上位的人没有礼义,在下位的人没有教育,违法乱纪的人越来 越多,国家的灭亡也就快了。《诗经》说:上天正在降骚乱,不 要多嘴又多言。多嘴多言就是拖沓啰嗦。侍奉君主不讲忠义,行 为进退不讲礼仪,说话便诋毁前代圣王之道,这就是拖沓啰嗦。所 以说,用高标准来要求君王就叫做恭,向君王出好主意而堵塞 坏主意就叫做敬,认为自己的君王不能行仁政就叫做贼。”
文章TAG:
徒善不足以为政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哪位哲人说的 在什么著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