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世界上最长的叙事长诗是什么作品

《格萨尔王传》是藏族长篇英雄史诗,也是迄今为世界上最长的叙事诗。它主要流传于藏族地区。在蒙古族、土族、纳西族以及不丹尼泊尔等国家的某些地区也有流传。   《格萨尔王传》是我国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它通过对主人公格萨尔一生不畏强暴、不怕艰难险阻,以惊人的毅力和神奇的力量,征战四方、降伏妖魔、除暴安良、造福人民的英雄业绩的描绘,热情讴歌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的伟大斗争。这部史诗在广阔的背景下,以恢弘的气势,高度的艺术技巧,反映了古代藏族发展的重大历史阶段及其社会的基本结构形态;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和崇高理想;描述了纷繁复杂的民族关系及其逐渐走向统一的过程;揭示出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反映了古代藏族人民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从结构上讲,《格萨尔》由诞生史、降魔史和地狱之部组成。民间艺人们在说唱时,常常用这样三句话来概括史诗的全部内容:“上方天界遣使下凡,中间世上各种纷争,下界地狱完成业果。”“上方天界遣使下凡”,是指诸神在天界议事,决定派天神之子格萨尔到人世间,降妖伏魔,抑强扶弱,拯救黎民百姓出苦海。“中间世上各种纷争”,讲的是格萨尔从诞生到逝世的全过程,这一部分,表现了格萨尔一生的英雄业绩,也是史诗的主体部分和精华所在。“下界地狱完成业果”,是说格萨尔完成使命,拯救坠入地狱的母亲,以及一切受苦的众生,然后返回天界。   从形式上讲,《格萨尔》有两种本子:一种是分章本,一种是分部本,藏语叫“宗”。所谓分章本,就是把格萨尔一生的业绩,集中写在一部书里,分为若干章,如《格萨尔王传——贵德分章本》,《拉达克分章本》,以及一些蒙文本《格斯尔传》,都属于这一类。所谓分部本,有的是把分章本中的一个情节、一个故事,扩充成首尾完整的独立的一部;有的于分章本的内容之外,另讲新的故事,独立成篇;有的分部本,又派生出新的分部本,大故事套小故事,从大部分离出小部。所有的分部本,中心人物都是格萨尔,它们都是《格萨尔》的一个组成部分。汇总起来,就构成了宏伟的英雄史诗《格萨尔》。   在藏族地区,主要以分部本的形式在民间流传,各个分部本,又有多种不同的异文本。如一部《赛马称王》,就有一种木刻本、好几种手抄本。各个艺人的说唱本又各不相同。各种异文本,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们在计算《格萨尔》的部数、诗行和字数时,一个分部本,不管有多少种异文本,都只算作一本。如果把各种异文本分开计算,《格萨尔》的篇幅就更为浩瀚。
我国藏族的长篇叙事诗《格萨尔王传》,诗行数达21528行,相当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行数总和
荷马史诗
没有最长 只有更长
我国藏族的长篇叙事诗《格萨尔王传》
《格萨尔王传》

世界上最长的叙事长诗是什么作品

2,简述先秦叙事散文的产生发展流变

文学的起源应该可以追溯到文字产生之前,后人记录的不过是对过去的美丽幻想。我国最古老的文学便是始于诗歌。由于中国文字单音独体的特性,产生了奇偶得自然音韵。于是,讲究对偶的便形成了诗歌一派,好奇的则产生为散文一派。 在汉代以前所谓的散文,并不是纯文学上的散文,更多的是一些记事说理的实用文。 先秦散文是我国文学史上一段华美的乐章,使我国散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是泱泱文学史上的开篇之作,尚许稍有不足,但时至今日,谁也不否认,先秦散文亦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举足轻重的里程碑。 先秦散文很多是密切为现实服务的产物,许多著作的目的性非常明确,不存在单纯为艺术而写作的文章,先秦散文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先秦叙事散文和先秦诸子散文。而先秦散文的写作更多的是为了记载和总结历史上统治阶级的经验教训,以资借镜,指导当时的政治斗争。 这个时期的散文审美价值观一般来说没有得到作家的特别重视,以纯文学为创作目的的散文并没有出现。尽管先秦散文文、史、哲不分,历史性与文学性相结合,不少文学作品既是历史学还兼具文学色彩,但总体而言,仍重在记事。 以叙事精彩著称的《左传》被称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左传》以《春秋》为纲,增添了大量的历史史实和传说,描写了大量的人物,就其基本性质来说,是一部历史著作。作者在记录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艺术加工,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这种艺术加工还不能算是作者有意识的文学创作。 《左传》在记叙历史事件时,总是具体地展示其发展过程。作者通过铺垫,照应,追溯,插叙等手法,把有关事实巧妙的安排在一起,描绘了引人入胜的情节,生动逼真的细节和场面。 《左传》记史除了细致的描写战争场面,还深入揭示战争起因,酝酿过程及其后果。如“僖公二十八年”描写城濮之战,在行文中不断展示晋胜楚败的原因:晋文公伐怨报德,整饬军纪,遵守诺言,倾听臣下意见,上下齐心协力:而楚方则是君臣意见分歧,主帅子玉恃兵而骄,一意孤行,盲目进逼晋师。城濮之战的结果也写得很全面,不仅写了晋师大胜,晋文公确立了霸主地位,甚至还描写了战争的余波:楚子玉战败羞愧自杀,晋文公闻之大喜,回国后赏功罚罪,对战役进行总结,最后以君子之言赞扬了晋文公的霸业。 作为一部历史著作,引人入胜的重现历史就是终极宗旨!而《左传》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所以,跟文学创作比起来,《左传》更能说是一部史学。 在《左传》中,可以看到若干有一定性格的人物,但《左传》没有在一个专门的篇章中描写一个人物的生平事迹,而是把人物融合于事件之中,在纪事中表现人物,用不同时间内所发生的许多不同事情以不同事件以不同的方式揭示着人物性格的各个方面。只有把同一个人物在不同时期的事迹联合起来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形象。 而以记人精彩著称的《战国策》里,人物的描写更为细致,性格更为鲜明。 《战国策》全书对战国时期社会各个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有鲜明生动的描写,尤其是一系列“士”的形象,更是写得栩栩如生,光彩照人。由于作者对这些人物心仪不已,颇为倾慕,甚至不惜脱离史实,以虚构和想象进行文学性描写。《战国策》中记录的不是史实,更多的是出于虚构和依托。如《齐策一》邹忌讽齐王纳谏,写邹忌看见徐公时“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细致地表现了邹忌的心理活动。而涉及心理活动的过程,接近人物的心理描写,显然得依靠自己的想象。 《战国策》对人物的描写不满足于平铺直叙,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言行,传神的形态和细节来突显人物,有意追求行文的奇特惊人。如《秦策一》中,苏秦落魄而归后的刺股和喟叹,荣归故里时的感慨,其家人前倨后恭的言行,都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而对苏秦归来时“羸縢履蹻,负书担囊,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的外貌神情描写,绵密细致,极为传神。 《战国策》的夸张虚构不合史著的要求,但却使叙事更加生动完整,更有利于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更具有文学韵味。 《战国策》在写人上,一方面继承了《国语》相对集中编排同一人物故事的方法,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出现了一个人物的事迹有机的集中在一篇文章,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成立开创了先河。如《齐策四〉冯谖客孟尝君,写冯谖弹铗而歌,焚券义实,营造三窟的事迹,冯谖一生中重要的事迹尽在一篇中,充分展示了人物形象和性格。这类作品,显示了由《左传》编年体向《史记》纪传体的过渡。 《战国策》的文辞之胜,在语言艺术上的空前成功,是其文学成就的另一个重要方面。王觉曾题:“辩丽横肆,亦文辞之最”。铺张扬厉,气势纵横,可以说是《战国策》说辞的主要特色。 《左传》中也记载了很多文采斐然的辞令。春秋时期,社会盛行重礼尚文的风气,大夫进谏,行人应对,都讲究辞令之美。这些辞令的共同点就是委婉巧妙,典雅从容。 两种不同风格的说辞展现着不同的精彩。有学者指出:在陈说方式上,《左传》以理服人,《战国策》以声势夺人:在陈说内容上,《左传》持之有故,信而可征,《战国策》杜撰寓言,间杂鄙俚:在陈说态度上,《左传》言辞恳切,彬彬有礼,《战国策》强词夺理,巧言令色:在辞令风格上,《左传》平实典后,委婉蕴藉,《战国策》铺张扬厉,夸饰鄙俗。 毫无疑问,《战国策》的文学性比《左传》来得更深厚一点。尽管《左传》有的记事也有一些加工,但《左传》更多的是用一种史学家的眼观和身份来记录历史事实,它的宗旨是尽可能更多的接近历史,重现历史,让读者去了解历史事件而并非认识历史人物。而《战国策》重在刻画人物形象,可以看出《战国策》描写的历史事实实际上是在为突显人物服务的。其中为了突显某一人物的性格特征,作者不惜展开铺陈,并杜撰历史寓言来表现人物形象。所以,与《左传》相比,《战国策》更具有文学价值。 文学作为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它不仅仅给读者提供素材,更多的让读者在阅读过程感受历史带给我们的反思与感慨,在读史中找到一种感情的升华。先秦文学慢慢的从史学向文学发展,是文学史发展的必然。尽管先秦散文只是我国灿烂文化的开端,但我们能看到从《左传》到《国语》到《战国策》文学韵味正在加深;尽管先秦叙事散文还不是很纯粹的文学,但谁也不能置疑那史诗般的绝唱在我国文学历史上无可取代的历史地位,谁也无法否认读先秦叙事散文带给我们源于文化,源于生命最初的感动与震撼!

简述先秦叙事散文的产生发展流变

3,初中所有古文里的之表定语后置的全部句子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类: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其中较难理解的是倒装句现代汉语习惯的常规语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即主语在谓语前,谓语在宾语前,修饰语在中心语前;但有时因修辞、强调等的需要语序会发生变化。如果以这个常规语序为标准的话,我们会发现一些文言文句子有许多次序颠倒的情况,这是古人说话的习惯。这就像广州方言“我走先”与普通话“我先走”一样,没有修辞或强调的意义。但为了方便我们学习,就称它为“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我们把那些谓语放在主语前的现象叫做“谓语前置”或“主谓倒装”,那些宾语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前面的现象叫做“宾语前置”,把那些定语放在中心语后的现象叫做“定语后置”,把那些介词短语即状语放在中心语后的现象叫做“介词短语后置”或“状语后置”。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从内容上看,和现代汉语的判断句没什么区别,都是对人、事、物、情况、原因作肯定或否定判断;从形式上看,最大的区别就是一般不用“是”作判断词。文言文中判断句最常见的表示方法有以下几种:1、主语后面用“者”字(有时也可不用)表示停顿,再说出谓语,最后用“也”字收尾。例如:“子瑜者,亮兄瑾也。”(《赤壁之战》)2、主谓之间不用判断词,只靠主谓语先后排列表示判断。例如:“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赤壁之战》)3、用副词“乃”、“则”即“皆”等表判断4、用给定副词“非”等表否定判断5、动词“是”、“为”表判断。被动句古今被动句有相同点。如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判断方式:1、动词后用介词“于”、“受……于……”;2、用“为”、“为……所……”;3、用“见”、“见……于……”;4、用介词“被”;5、无标志(意念被动句)。如:“解惑其诚。”省略句文言文中的句子结构显得比现代汉语简洁,原因之一是常省略句子的某些成分,这就是省略句。从省略的对象看,1、省略主语;2、省略谓语;3、省略动词或介词宾语;4、省略介词。从省略的方式看(指省略的位置),常见的有:1、承前省略;2、蒙后省略;3、另外还有叙述过程中的省略。了解省略重在应用,要能根据具体语言环境把省略的内容恰当地补充出来。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有的书也称状语后置)“于”为标志。例如:“青,取之于蓝,胜于蓝。”主谓倒装感情较强烈;谓语由形容词充当。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甚善矣,子之治东阿。《晏子治东阿》渺渺兮余怀。《赤壁赋》——我得心思飘得很远很远。快哉此风!《黄州快哉亭记》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举例: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2、疑问句中疑问词作宾语。例如:“沛公安在?”3、以“是”、“之”为标志。例如:“何正之有?”定语后置1、“之…者…”为标志,即“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马之千里者。”2、“中心词+后置定语+者”,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3、中心词+数量词。4、“中心词+之+后置定语”,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类: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 、倒装句 其中较难理解的是倒装句 现代汉语习惯的常规语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即主语在谓语前,谓语在宾语前,修饰语在中心语前;但有时因修辞、强调等的需要语序会发生变化。 如果以这个常规语序为标准的话,我们会发现一些文言文句子有许多次序颠倒的情况,这是古人说话的习惯。这就像广州方言“我走先”与普通话“我先走”一样,没有修辞或强调的意义。但为了方便我们学习,就称它为“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 我们把那些谓语放在主语前的现象叫做“谓语前置”或“主谓倒装”,那些宾语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前面的现象叫做“宾语前置”,把那些定语放在中心语后的现象叫做“定语后置”,把那些介词短语即状语放在中心语后的现象叫做“介词短语后置”或“状语后置”。 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从内容上看,和现代汉语的判断句没什么区别,都是对人、事、物、情况、原因作肯定或否定判断;从形式上看,最大的区别就是一般不用“是”作判断词。 文言文中判断句最常见的表示方法有以下几种:1、主语后面用“者”字(有时也可不用)表示停顿,再说出谓语,最后用“也”字收尾。例如:“子瑜者,亮兄瑾也。”(《赤壁之战》)2、主谓之间不用判断词,只靠主谓语先后排列表示判断。例如:“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赤壁之战》)3、用副词“乃”、“则”即“皆”等表判断4、用给定副词“非”等表否定判断5、动词“是”、“为”表判断。 被动句 古今被动句有相同点。如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 判断方式:1、动词后用介词“于”、“受……于……”;2、用“为”、“为……所……”;3、用“见”、 “见……于……”;4、用介词“被”;5、无标志(意念被动句)。如:“解惑其诚。” 省略句 文言文中的句子结构显得比现代汉语简洁,原因之一是常省略句子的某些成分,这就是省略句。 从省略的对象看, 1、省略主语;2、省略谓语;3、省略动词或介词宾语;4、省略介词。 从省略的方式看(指省略的位置),常见的有:1、承前省略;2、蒙后省略;3、另外还有叙述过程中的省略。 了解省略重在应用,要能根据具体语言环境把省略的内容恰当地补充出来。 倒装句 介词结构后置(有的书也称状语后置) “于”为标志。例如:“青,取之于蓝,胜于蓝。” 主谓倒装 感情较强烈;谓语由形容词充当。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 《晏子治东阿》 渺渺兮余怀。 《赤壁赋》——我得心思飘得很远很远。 快哉此风! 《黄州快哉亭记》 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举例: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2、疑问句中疑问词作宾语。例如:“沛公安在?” 3、以“是”、“之”为标志。例如:“何正之有?” 定语后置 1、“之…者…”为标志,即“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马之千里者。” 2、“中心词+后置定语+者”,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中心词+数量词。 4、“中心词+之+后置定语”,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这个问题太大了,这样的句子最少也得有几十个,重要的是掌握规律:之字做定语后置的标志,通常是这种形式:名词+之+形容词,通常把形容词放到名词前才能理解意思。如:拣桃核之狭长者,是拣狭长的桃核。
我只记得一个了 最标准的千里马什么的那一课里 、、、、“ 马之千里者”这个“之”就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因为正常语序是“千里马”,“千里”是个形容词,做定语修饰“马”,现在把“千里”后置,放到“马”的后面,就是后置了,那么那个“之”就是定语后置的标志高中以后这个用法比较多了

初中所有古文里的之表定语后置的全部句子

4,我国都有哪些文学之最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相传是孔子所删、汉代毛亨所传。 我国最早富有神话传说的一部地理志: 《山海经》是我国最早富有神话传说的一部地理志,作者无法考究。 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小说: 《穆天子转》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小说,作者无法考究。 我国哲理散文最早的总集: 《吕氏春秋》是我国哲理散文最早的总集,是秦国宰相吕不韦及其门客所着。 我国最早的一部政论文总集: 《新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政论文总集,作者是西汉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贾谊。 我国最早的笔记体小说集: 《世说新语》是我国最早的笔记体小说集,作者是南北朝宋的著名文学家刘义庆。 我国第一部最早的志怪小说: 《搜神记》是我国第一部最早的志怪小说,作者是东晋文学家、史学家干宝。 我国第一部字典: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字典。 我国第一部词典: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 我国第一部语法书: 《马氏文通》是我国第一部语法书。 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修辞书: 《修辞学发凡》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修辞书。 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作者据《史记》记载是左丘明,据考证是后人伪托。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也有说:《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孙子兵法》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我国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 《燕歌行》是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作者是三国著名的诗人魏文帝曹丕。 我国第一部目录学著作: 《别录》汉代刘向撰写,是我国第一部目录学著作。 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第一首优秀的长篇叙事诗,作者无法考究。 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 《离骚》是我国第一首优秀的长篇抒情诗,作者是战国时楚国的伟大诗人屈原。 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 《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作者是孔丘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我国第一部私人编撰的史书: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私人编撰的史书,作者是春秋时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丘。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作者是东汉文学家、史学家班固。 我国最早的一部系统的古代文学批评专着: 《文心雕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学批评专着,作者是南北朝梁代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也说是: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着——曹丕的《典论·论文》。) 我国最早的一部品评诗歌的专着: 《诗品》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品评诗歌的专着,作者是南北朝梁代文学理论批评家钟嵘。 我国第一部科普作品: 我国第一部科普作品——沉括的《梦溪笔谈》 我国第一部水文地理专着: 我国第一部水文地理专着——《水经注》 我国第一部著名的戏曲作品: 我国第一部著名的戏曲作品——关汉卿的《窦娥冤》 我国古代文学批语的第一部诗话: 《六一诗话》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语的第一部诗话。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文章总集: 《文选》(《昭明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文章总集,作者是南北朝梁代的萧统。 我国最早的典籍外文译本: 《老子》(《大乘起信论》)是我国最早的典籍外文译本,译者是唐代僧人、佛教学家、翻译家、旅行家玄奘(法号),原名陈祎。 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我国第一部中篇小说: 我国第一部中篇小说——鲁迅的《阿Q正传》 我国第一部杂文集: 我国第一部杂文集——鲁迅的《坟》 我国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 我国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鲁迅的《呐喊》 我国第一部专记一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 我国第一部专记一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我国第一部散文诗集: 我国第一部散文诗集——鲁迅的《野草》 我国新文学史上影响最大、成就突出的一部新诗集: 我国新文学史上影响最大、成就突出的一部新诗集——郭沫若的《女神》 我国第一首以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民歌体叙事长诗: 我国第一首以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民歌体叙事长诗——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 我国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 我国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 我国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 我国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夏衍的《包身工》 我国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我国一部价值最高的游记体地理学著作: 《徐霞客游记》是我国一部价值最高的游记体地理学著作,作者是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地理学家、散文家徐弘祖。 我国艺术成就最高的杂剧: 《西厢记》是我国艺术成就最高的杂剧,号称“天下夺魁”,作者是元代著名戏剧家王实甫。 我国最早的一篇具有民主思想的政论文: 《原君》是我国最早的一篇具有民主思想的政论文,作者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黄宗羲。 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代著名的通俗小说家罗贯中。 我国第一部描写农民战争的白话小说: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小说,作者是明代著名的小说家施耐庵。 我国第一部长篇神话小说: 《西游记》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神话小说,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 我国第一部以家庭为写作题材的小说: 《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以家庭为写作题材的小说,作者是明代小说家笑笑生(笔名)。 我国第一部用笔记文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专着: 《梦溪笔谈》是我国第一部用笔记文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专着,作者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沉括。 我国第一部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我国第一部优秀的长篇讽刺小说: 《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长篇讽刺小说,作者是清代伟大的小说家吴敬梓。 我国艺术成就最高的早期白话小说:《红楼梦》是我国艺术成就最高的早期白话小说,作者是清代伟大的小说家曹雪芹。 我国第一部谴责小说: 《官场现形记》是我国第一部谴责小说,作者是清代的谴责小说家李宝嘉。 我国第一部学术史: 《明儒学案》是我国第一部学术史。 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反封建的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反封建的白话小说。 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集: 《女神》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集 我国第一个伟大的诗人: 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的诗人,作品收在《楚辞》里。 我国第一个女诗人: 许穆夫人是我国第一个女诗人,作品有《载驰》、《泉水》、《竹竿》。 我国第一个女史学家: 班昭是我国第一个女史学家,将其兄班固的《汉书》续成。 我国第一个女词人: 李清照是我国第一个女词人,作品收在《李清照集》里。 盛唐时期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是盛唐时期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作品收在《李太白全集》里。 盛唐时期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是盛唐时期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作品收在《杜工部集》里。 中唐时期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作品收在《白氏长庆集》里。 我国历史上写诗最多的诗人: 杨万里是我国历史上写诗最多的诗人,一生写诗两万多首,作品收在《诚斋集》里。 我国最伟大的戏剧家: 关汉卿是我国最伟大的戏剧家,代表作是杂剧《窦娥冤》。 我国第一位史学家、文学家: 我国第一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 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 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郭沫若。 我国第一位儿童作家: 我国第一位儿童作家——冰心。 我国第一个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 我国第一个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叶圣陶。 我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我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 我国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于1921年成立,发起人是沉雁冰、郑振铎、叶绍钧。

文章TAG:叙事  之最  世界  最长  叙事之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