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古代人说的太府是什么意思

从语境来说,这里的太府不是“太府卿”太府就是大府,明清时称总督﹑巡抚为"大府"。“太府怎么称?”就是说问这位的名字有时也指上级官府。
太府应指太府寺,即是大司农,掌钱谷金帛货币的部门,从事农业管理工作。

古代人说的太府是什么意思

2,太府寺和少府寺的区别

少府寺:掌山泽之事,后又掌宫中服饰衣物、宝货珍贵之物,隋改为监,历代因之,明始废。 太府寺,即大司农,掌钱谷金帛诸货币。 官署名。古代“太”亦作“大”,《周礼》天官之属有大府,辅佐太宰掌理贡赋之事,历代不置,其职任在司农、少府。

太府寺和少府寺的区别

3,唐朝时候的九寺中的哪个寺负责宫廷费用供应也就是关皇帝私房钱的

唐朝设有6部9卿,其间的政务分工存在重复,其中6部中的户部和九卿中的太府寺卿都和钱财有关,户部可能是偏重于财政收支,而太府寺卿主要掌管贸易等。但在唐朝整个历史时期,6部9卿的分工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其中九卿的职权逐步被6部所替代,九卿所掌管的内容越来越少。 至于宫廷费用、皇家钱财则是由“少府监”来负责的。 ——我只是比较喜欢看些历史、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也没有什么研究,只能说是大体如此
都不是。太府寺在隋朝以前还管皇室财政,但隋炀帝以后就只负责国家财政了唐朝皇室财政管理机构是殿中省、内侍省、少府等。

唐朝时候的九寺中的哪个寺负责宫廷费用供应也就是关皇帝私房钱的

4,九寺是哪九寺

九寺是指唐代时期设立的九个重要寺院,它们分别是: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卫尉寺、宗正寺、太仆寺、鸿胪寺、司农寺和太府寺。这些寺院在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朝廷和社会各界人士进行交流和活动的场所。随着时间的推移,九寺的名称和地位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它们在历史上的影响仍然存在。

5,九寺三监具体指的是什么

唐代以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为九寺,长官称九卿;又以国子、将作、少府为三监(或加军器、都水为五监)。合称卿监、寺监或九寺三监。
唐代以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为九寺,长官称九卿;又以国子、将作、少府为三监(或加军器、都水为五监)。合称卿监、寺监或九寺三监。
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为九寺, 国子、将作、少府为三监
九寺指大理寺、太府寺、司农寺、宗正寺、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卫尉寺、太仆寺共九寺,五监是国子监、军器监、少府监、将作监、都水监,没有三监的说法

6,太府寺详细资料大全

太府寺,即大司农,掌钱谷金帛诸货币。 基本介绍 中文名 :太府寺 别称 :大司农 职责 :掌钱谷金帛诸货币 时间 :公元508年(南朝梁天监七年) 简介,历史,宋代太府寺,旧制,元丰改制,所隶官司,建炎诏罢,官职设定, 简介 太府,官署名。古代“太”亦作“大”,《周礼》天官之属有大府,辅佐太宰掌理贡赋之事,历代不置,其职任在司农、少府。 历史 公元508年(南朝梁天监七年)分少府、司农之职,始置太府寺,主官为太府卿,与少府寺相对,均为供应皇室用度之官,两者的分工是太府专管库储、出纳,少府专管工程、制造。 陈沿置。 北魏初无太府,太和中始改少府为太府,其主官称太府卿,加置少卿。 北齐沿其制置太府寺,以太府寺卿、少卿为正副主官,丞助理寺事。统左中右三尚方、左藏、司染、诸冶东西道署、黄藏、右藏细作、左校、甄官等署,诸署职掌均为前代少府、司农之所属。 北周实行六官制度,有太府中大夫、计部中大夫,其所掌相当于太府寺的职任。 隋沿置,炀帝时分太府寺置少府监,太府寺不再掌皇室私用,而变成为国家金帛和谷物的保管出纳机构。 公元662年(唐龙朔二年)改太府寺为外府寺,卿与少卿改为外府寺正卿与外府寺大夫,公元670年(咸亨元年)复旧。公元684年(光宅元年)改为司府寺,主官仍称卿与少卿,公元705年(神龙元年)复为太府寺。掌财货廪藏与贸易。属官有主簿二人,录事二人,府十五人,史五十人,计史四人,亭长七人,掌固七人。领京都诸市署及平准、左右藏(左藏、右藏)、常平诸署。唐制以户部司财务政令,而太府掌管仓储出纳,太府的出纳,是根据户部所行的文书执行的,户部又凭太府寺的申报审核其开支实数,以互相制约。犹恐别有弊端,又加防范措施,一是特派御史监临出纳,二是特派大臣行使出纳权,称为太府出纳使,并委判官担任事务性工作,往往侵夺太府本官之权。 宋代太府寺置判寺事一人,同判寺事一人,其职掌仅为供祠祭香币、帨巾、神席及校造斗升衡尺。元丰改制后,置太府寺卿与少卿为正副主官,丞助理事务,始正其职,掌管国家财货的政令,以及库藏出纳、商税,平准、贸易等事。领左藏东西库、内藏库、奉宸库、祗候库、元丰库、布库、茶库、杂物库、粮料院、审计司、都商税务、汴河上下锁、蔡河上下锁、都提举市易司、市易上界、市易下界、杂买务、杂卖场、交引库、抵当所、和剂局、惠民局、店宅务、石炭场、香药库。 辽南面官中有太府监,金元亦置太府监,明始废,其职并于户部。 宋代太府寺 旧制 旧置判寺事一人,以两制或带职朝官充;同判寺一人,以京朝官充。凡廪藏贸易、四方贡赋、百官奉给,时皆隶三司,本寺但掌供祠祭香币、帨巾、神席,及 校造 斗升衡尺而已。 元丰改制 元丰官制行,始正职掌,置卿、少卿各一人,丞、主簿各二人。卿掌邦国财货之政令,及库藏、出纳、商税、平淮、贸易之事,少卿为之贰,丞参领之。凡四方贡赋之输于京师者,辨其名物,视其多寡,别而受之。 储于内藏者,以待非常之用;颁于左藏者,以供经常之费。凡官吏、军兵奉禄赐予,以法式颁之,先给历,从有司检察,书其名数,钩覆而后给焉。供奉之物,则承旨以进,审奏得昼,乃听除之。若春秋授军衣,则前期进样,定其颁日,畿内将校营兵支请,月具其数以闻。 凡商贾之赋,小贾即门征之,大贾则输于务。货之不售者,平其价鬻于平淮,乘时赊贷,以济民用;若质取于官,则给用多寡,各从其抵。岁以香、茶、盐钞募人入豆谷实边。即京都阙用物,预报度支。凡课入,以盈亏定课最、行赏罚。大祀,晨裸则卿置币,奠玉则入陈玉帛,余祀供其帨巾。分案九,置吏六十有五。 元佑初,以仓部郎官印发文钞,三年,复归本寺。又诏太府置长、贰。五年,令长贰每月分巡所辖库务。元符元年,增置丞一员。三年,改市易案为平淮,其市易务亦如之。崇宁中,置药局七所,添丞一员点检。宣和三年减罢。靖康元年,诏内外官司局所依熙宁法,钱物并纳左藏库,凡省一百五所。又诏户部、太府寺长贰当职官及本库官吏俸钱,候在京官吏支散并足,方许支给,从户部尚书梅执礼之请也。 所隶官司 所隶官司二十有五:左藏东西库,掌受四方财赋之入,以待邦国之经费,给官吏、军兵奉禄赐予。旧分南北两库,政和六年修建新库,以东西库为名。西京、南京、北京各置左藏库、内藏库,掌受岁计之余积,以待邦国非常之用。奉宸库,掌供内庭,凡金玉、珠宝、良化贿藏焉。祗候库,掌受钱帛、器皿、衣服,以备传诏颁给及殿庭赐予。元丰库,掌受诸路积剩及常平钱物,凡封桩者皆入焉。神宗常愤契丹倔强,慨然有恢复幽燕之志,聚金帛内帑,自制四言诗一章,曰:“五季失国,猃狁孔炽。艺祖造邦,思有惩艾。爰设内府,基以募士,曾孙保之,敢忘阙志。”每库以诗一字目之,储积皆满。又别置库,赋诗二十字,分揭于库,曰:“每虔夕惕心,妄意遵遗业,顾予不武姿,何日成戎捷。”微宗朝,又有崇宁库、大观库。 布库,掌受诸道输纳之布,辨其名物,以待给用。茶库,掌受江、浙、荆湖、建、剑茶茗,以给翰林诸司及赏赉、出鬻。杂物库,掌受内外杂输之物,以备支用。粮料院,掌以法式颁廪禄,凡文武百官、诸司、诸军奉料,以卷淮给。审计司,掌审其给受之数,以法式驱磨。都商税务,掌收京城商旅之算,以输于左藏。汴河上下锁、蔡河上下锁,掌舟船木筏之征。都提举市易司,掌提点贸易货物,其上下界及诸州市易务、杂买务、杂卖场皆隶焉。市易上界,掌敛市之不售、货之滞于民用者,乘时贸易,以平百物之直。市易下界,掌飞钱给券,以通边籴。杂买务,掌和市百物,凡宫禁、官府所需,以时供纳。杂卖场,掌受内外币余之物,计直以待出货,或淮折支用。榷货务,掌折博斛斗、金帛之属。交引库,掌给印出纳交引钱钞之事。抵当所,掌以官钱听民质取而济其缓急。和剂局、惠民局,掌修合良药,出卖以济民疾。店宅务,掌管官屋及邸店,计置出僦及修造之事。石炭场,掌受纳出卖石炭。香药库,掌出纳外国贡献及市舶香药、宝石之事。 建炎诏罢 建炎诏罢太府寺,以其所掌职务拨隶金部。绍兴元年,复以章亿守太府寺丞,措置印给茶盐钞引,续添置丞二员。四年,复置卿、少各一员。十年,复置主簿。十一年,诏交引库书押钞引寺丞两员。遇合推赏。各与减磨勘二年。寻诏三丞一体行之。隆兴元年,并省主簿一员,明年如旧制,设案七,以序次分管。监交案,随逐丞簿赴左藏库监交看验纲运钱物。中兴后,所隶惟有粮料院、审计司、左藏东西库、交引库、祗候库、和剂局、惠民局如前制所置。左藏南库,系桩管御前激赏库改。以侍从官提领,又置提辖检察官一员,编估局、打套局,二局系拣选市舶香药杂物等第,会其直以待贸易。 寄桩库,掌发卖香药、匹帛,拘其直归于左藏南库。置监官提领二人。 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四品上。掌财货、廪藏、贸易,总京都四市、左右藏、常平七署。凡四方贡赋、百官俸秩,谨其出纳. 丞四人,从六品上。掌判寺事。凡元日、冬至以方物陈于庭者,受而进之。会赐及别敕六品以下赐者,给于朝堂。以一人主左、右藏署帐,凡在署为簿,在寺为帐,三月一报金部。 主簿二人,从七品上。掌印,省钞目,句检稽失,平权衡度量,岁以八月印署,然后用之。录事二人。 官职设定 △两京诸市署 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 △左藏署 令三人,从七品下;丞五人,从八品下;监事八人。掌钱帛、杂彩。天下赋调,卿及御史监阅。有府九人,史十八人,典事十二人,掌固八人。 △右藏署 令二人,正八品上;丞三人,正九品上;监事四人。掌金玉、珠宝、铜铁、骨角、齿毛、彩画。有府五人,史十二人,典事七人,掌固十人。 △常平署 令一人,从七品上;丞二人,从八品下;监事五人。掌平籴、仓储、出纳。有府四人,史八人,典事五人,掌固六人。显庆三年,置署。武后时,东都亦置署。

7,唐朝时的九寺五监分别是什么

九寺   寺即官署。  1.光禄寺:掌宫廷宿卫及侍从,北齐以后兼掌膳食帐幕,唐以后始专司膳,历代因之。   2.太仆寺:掌舆马畜牧之事。    3.太常寺:掌宗庙礼仪,清末废。    4.宗正寺:明清改为宗人府,掌天子宗族事。    5.大理寺:掌刑狱案件审理,清改为大理院。    6.卫尉寺:掌门卫屯兵,军器仪仗、帐幕之类,明废,清有銮仪卫。    7.鸿胪寺:掌赞导相礼。鸿,声也,胪,传也,传声赞导,故曰鸿胪,清末废。    8.少府寺:掌山泽之事,又掌宫中服饰衣物、宝货珍贵之物,明始废。    9.太府寺:即大司农,掌钱谷金帛诸货币。 五监 国子监 长官为祭酒,少府监、将作监长官均为监,同为从三品;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 军器监 长官为军器监,正四品上;掌造兵器、旗帜、戎帐、什物,依规定制作程式,按兵校工匠制作精粗利钝以为赏罚;作坊物料库掌收铁锡、羽箭、油漆等物;皮角库掌收皮革、筋角,以供作坊之用。 都水监 长官为都水使者,正五品上。掌河渠、津梁、堤堰等事务。 少府监:辖中尚署,掌牋祀圭璧、天子佩饰;左尚署,掌车乘制造;右尚署,掌鞍辔、纸笔等;织染署,掌冠冕、组绶、织纫、染色,有染坊使;掌冶署,掌玉器、金属器制作。各署、监还有监作,从九品下。 将作监:长官历称将作令、将作大匠、将作大监,掌土木营造之事。右校署,掌版筑、涂泥、粉刷;中校署,掌管竹、葛等器物制作,左校署,掌木器制作;甄官署,掌石器、陶器制作。 军器监:有甲坊署、弩坊署,令皆正八品下。 都水监:掌各地川泽、津梁、渠堰、陂池之事。辖河渠署及诸监。

8,唐代管理市场的机构名称

从现有的文献可以看出,唐代的市场管理可分为几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两京市场的管理。唐时,中央设有“太府寺”,长官太府卿“掌邦国财货,总京师四市、平准、左右藏、常平八署之官属;举其纲目,修其职务”。又有“太府少卿”为副职,专“以二法平物(一曰度量,二曰权衡);凡四方之贡赋,百官之俸秩,谨其出纳而为之节制焉。凡祭祀则供其币”。由于太府寺所掌邦国财货、四方贡赋皆属于国家财政的重头,所以其长官地位高,如所置太府卿一人,官为从三品;少卿二人,官为从四品上,责权重大。但是,对市场交换等事务的具体管理则是由其下属机构“市署”及其属官“市令”“丞”等完成的。在唐两京——长安和洛阳,“太府寺”下设有“两京都市署”和“平准署”等机构作为都城市场管理的职能部门,其长官皆称为“令”,即京都市令和平准令;副职日“丞”。前者掌管民间物货交易,后者负责官府物货的交易。“两京都市署”是当时全国最发达的市场——长安东、西两市和东都洛阳南、北两市的直接管理机构,长官“令”、“丞”是管理两京市场的实质性人物。《通典》载:“京都市令,掌百族交易之事;丞为之贰。凡建标立候,陈肆辨物,以二物平市(谓秤以格,斗以槩),以三贾均市(贾有上中下之差)”。由于京城东西两市是万众交易之地,事务繁杂,故所设市令官1人,其官位为从六品上;丞各2人,官位正八品上。在当时,一个畿县县令为“正六品下”官员,由此可以看出,掌管一个市场的“京都市令”地位与畿县县令相近。在京都令、丞以下还设有录事、府、史、典事、掌固等吏员,做具体事务。“平准署”作为专管官府市易的机构,唐承隋制“隶太府”,设“令二人,丞四人掌官市易”。“凡百司不任用之物,则以时出货”,凡没官之物亦由它出售。由于平准署所管的物货交易较为单一,故其令、丞的地位不如“市令”:平准令,从七品下;丞,从八品下,其下也有录事、府、史、监事、典事、贾人、掌固等随员。
虽然我很聪明,但这么说真的难到我了

9,太府寺的宋代太府寺

元丰官制行,始正职掌,置卿、少卿各一人,丞、主簿各二人。卿掌邦国财货之政令,及库藏、出纳、商税、平淮、贸易之事,少卿为之贰,丞参领之。凡四方贡赋之输于京师者,辨其名物,视其多寡,别而受之。储于内藏者,以待非常之用;颁于左藏者,以供经常之费。凡官吏、军兵奉禄赐予,以法式颁之,先给历,从有司检察,书其名数,钩覆而后给焉。供奉之物,则承旨以进,审奏得昼,乃听除之。若春秋授军衣,则前期进样,定其颁日,畿内将校营兵支请,月具其数以闻。凡商贾之赋,小贾即门征之,大贾则输于务。货之不售者,平其价鬻于平淮,乘时赊贷,以济民用;若质取于官,则给用多寡,各从其抵。岁以香、茶、盐钞募人入豆谷实边。即京都阙用物,预报度支。凡课入,以盈亏定课最、行赏罚。大祀,晨裸则卿置币,奠玉则入陈玉帛,馀祀供其帨巾。分案九,置吏六十有五。元佑初,以仓部郎官印发文钞,三年,复归本寺。又诏太府置长、贰。五年,令长贰每月分巡所辖库务。元符元年,增置丞一员。三年,改市易案为平淮,其市易务亦如之。崇宁中,置药局七所,添丞一员点检。宣和三年减罢。靖康元年,诏内外官司局所依熙宁法,钱物并纳左藏库,凡省一百五所。又诏户部、太府寺长贰当职官及本库官吏俸钱,候在京官吏支散并足,方许支给,从户部尚书梅执礼之请也。 所隶官司二十有五:左藏东西库,掌受四方财赋之入,以待邦国之经费,给官吏、军兵奉禄赐予。旧分南北两库,政和六年修建新库,以东西库为名。西京、南京、北京各置左藏库、内藏库,掌受岁计之馀积,以待邦国非常之用。奉宸库,掌供内庭,凡金玉、珠宝、良化贿藏焉。祗候库,掌受钱帛、器皿、衣服,以备传诏颁给及殿庭赐予。元丰库,掌受诸路积剩及常平钱物,凡封桩者皆入焉。神宗常愤契丹倔强,慨然有恢复幽燕之志,聚金帛内帑,自制四言诗一章,曰:“五季失国,猃狁孔炽。艺祖造邦,思有惩艾。爰设内府,基以募士,曾孙保之,敢忘阙志。”每库以诗一字目之,储积皆满。又别置库,赋诗二十字,分揭于库,曰:“每虔夕惕心,妄意遵遗业,顾予不武姿,何日成戎捷。”微宗朝,又有崇宁库、大观库。布库,掌受诸道输纳之布,辨其名物,以待给用。茶库,掌受江、浙、荆湖、建、剑茶茗,以给翰林诸司及赏赉、出鬻。杂物库,掌受内外杂输之物,以备支用。粮料院,掌以法式颁廪禄,凡文武百官、诸司、诸军奉料,以卷淮给。审计司,掌审其给受之数,以法式驱磨。都商税务,掌收京城商旅之算,以输于左藏。汴河上下锁、蔡河上下锁,掌舟船木筏之征。都提举市易司,掌提点贸易货物,其上下界及诸州市易务、杂买务、杂卖场皆隶焉。市易上界,掌敛市之不售、货之滞于民用者,乘时贸易,以平百物之直。市易下界,掌飞钱给券,以通边籴。杂买务,掌和市百物,凡宫禁、官府所需,以时供纳。杂卖场,掌受内外币馀之物,计直以待出货,或淮折支用。榷货务,掌折博斛斗、金帛之属。交引库,掌给印出纳交引钱钞之事。抵当所,掌以官钱听民质取而济其缓急。和剂局、惠民局,掌修合良药,出卖以济民疾。店宅务,掌管官屋及邸店,计置出僦及修造之事。石炭场,掌受纳出卖石炭。香药库,掌出纳外国贡献及市舶香药、宝石之事。 建炎诏罢太府寺,以其所掌职务拨隶金部。绍兴元年,复以章亿守太府寺丞,措置印给茶盐钞引,续添置丞二员。四年,复置卿、少各一员。十年,复置主簿。十一年,诏交引库书押钞引寺丞两员。遇合推赏。各与减磨勘二年。寻诏三丞一体行之。隆兴元年,并省主簿一员,明年如旧制,设案七,以序次分管。监交案,随逐丞簿赴左藏库监交看验纲运钱物。中兴后,所隶惟有粮料院、审计司、左藏东西库、交引库、祗候库、和剂局、惠民局如前制所置。左藏南库,系桩管御前激赏库改。以侍从官提领,又置提辖检察官一员,编估局、打套局,二局系拣选市舶香药杂物等第,会其直以待贸易。寄桩库,掌发卖香药、匹帛,拘其直归于左藏南库。置监官提领二人。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四品上。掌财货、廪藏、贸易,总京都四市、左右藏、常平七署。凡四方贡赋、百官俸秩,谨其出纳.丞四人,从六品上。掌判寺事。凡元日、冬至以方物陈于庭者,受而进之。会赐及别敕六品以下赐者,给于朝堂。以一人主左、右藏署帐,凡在署为簿,在寺为帐,三月一报金部。主簿二人,从七品上。掌印,省钞目,句检稽失,平权衡度量,岁以八月印署,然后用之。录事二人。 △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左藏署令三人,从七品下;丞五人,从八品下;监事八人。掌钱帛、杂彩。天下赋调,卿及御史监阅。有府九人,史十八人,典事十二人,掌固八人。△右藏署令二人,正八品上;丞三人,正九品上;监事四人。掌金玉、珠宝、铜铁、骨角、齿毛、彩画。有府五人,史十二人,典事七人,掌固十人。△常平署令一人,从七品上;丞二人,从八品下;监事五人。掌平籴、仓储、出纳。有府四人,史八人,典事五人,掌固六人。显庆三年,置署。武后时,东都亦置署。

文章TAG:太府寺  古代人说的太府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