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中国古代的称谓语 如谦称等等还有哪些

古人常用的谦称词汇有:愚、鄙、敝、卑、窃、仆等在谦称自己的同时,古人又以敬称来称呼对方,陛下、阁下、殿下、麾下、足下等

中国古代的称谓语 如谦称等等还有哪些

2,能给我一些有新意称呼语吗

许久不见,兄台还是那么玉树临风啊~x兄!你家隔壁的母狗下崽了吗?哦吼吼,原来是xx啊!同志,你的背影还是那么销魂
我男朋友让我管他叫candy 因为他叫kent 我就很纠结了,那是"糖果"的意思啊!!! 一大男人叫这样的名字.....实在是有点那个.... 但是他说他喜欢,甜甜的...omg

能给我一些有新意称呼语吗

3,什么是称谓语

称谓语是指说话人在语言交际中用于称呼受话人而使用的人称指示语。在各民族的日常交往中,称谓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不仅具有一般的人称指示功能,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礼貌功能。由于各民族之间的价值观念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不同的民族成为词语的数量和指称的范围各有不同。
谓语[predicate verb]是对主语动作或状态的陈述或说明,指出“做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 谓语动词的位置一般在主语之后

什么是称谓语

4,称谓语有哪些

敬称、爱称、昵称、统称、通称、尊称、专称、自称、互称、盛称、谦称、全称、简称、俗称、特称、同称、总称、贵称(敬称)、泛称(总称、统称)、别称(1.别称。 2.美誉)、省称(简略的称谓)、私称(偏爱的称谓)、他称(即第三人称)、衔称(官衔职称)、虚称(空职位、虚关衔)、谐称(打趣的称呼)、徽称(褒扬赞美的称号)、鸿称(大名、美称)、贱称(卑贱的称谓,与尊称相对)、兼称(另一名称)、美称、嘉称(美称)、矫称(诈称)、极称(最高的称号)、令称(美好的名称、称号)、讹称(误称)、连称(连起来称呼)、浮称(虚名)、嫟称(亲昵的称呼)、荣称(光荣的称号)、遗称(指死后所给予的称号)、雅称(1.素称。 2.美称)、贞称(贞德的称誉)、自称、良称、职称、肇称(始称)、史称、追称(谓称颂死者;以后来的称号称呼)。

5,有关称谓语

称谓语,就是对别人的称呼语。称谓语既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在任何语言中,称谓语都担当着重要的社交礼仪作用。 一般说来,称谓可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两大类型。 1、亲属称谓 亲属称谓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如,伯、舅;哥、妹、堂弟姑、姨),直系孙、侄孙叔、伯、哥、弟哥、嫂子、姐、姐夫。 2、社交称谓 1)代词称谓 我 你 您 他 她 我们 你们 他们 她们 咱们 人家 咱 大家 各位 诸位 2)社交称谓 先生 小姐 女士 夫人 殿下等 3)职衔称谓 职务:部长、省长、司长、厅长、校长、院长、厂长、经理等; 军衔:上将、中将、中校、少尉等; 职称:工程师、教授、讲师等; 职业:医生、护士、老师、会计、律师、教练等都可以加上姓称呼别人。 4)关系称谓 同志 老师 师傅 老板 朋友 5)名字称谓,用于平辈间:小名 大名 绰号 6)亲昵称谓 3、敬语和谦语 在称谓语中,尤其要注意敬词和谦词的使用。 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要求人们在交往中对他人应使用敬称和谦称,应该尽量贬低自己、抬高他人以示谦虚、尊敬及客气等。因此汉语里拥有大量的谦称、敬称的词和词组。 谦称,表示谦虚的称呼。用来表示谦称的词叫做谦辞。如, “犬子”“小女”“足下” 为了表示谦逊,可以用某些词语称呼与自己有关的人物。从修饰的词性来看,可分为三种情况: 1、用形容词来修饰,常见的有:   愚:愚兄、愚弟、愚见、愚意   敝:敝国、敝邑   贱:贱躯、贱息(在国君皇帝面前称自己的儿子)贱内(称自己的妻子)。((“贱”相当于“我的”)  小:小女、小儿、小号   微:微臣    卑:卑职 2、用动词来修饰, 常见的有:  窃:窃思、窃念、窃闻  伏:伏惟、伏闻 3、用名词来修饰, 在别人面前谦称自己的家人,比自己年纪长的用“家” ,比如:家兄、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在别人面前称呼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亲属用“舍” (舍,舍间,含有家里的意思。),比如:舍弟、舍侄。总结 “家大舍小令外人” 称别人家中的人,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 敬称 称别人家中的人,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对他人的尊称还有:   尊:尊府、尊兄、尊驾、尊夫人; 贤:贤弟、贤妻;   仁:仁兄、仁弟;   贵:贵体、贵姓、贵庚;   高:高朋、高亲、高邻、高见;   大:大礼、大作、大驾。   附:亲友间礼貌称呼 ? 父母同称:高堂、椿萱、双亲、膝下; ? 父去世称:先父、先严、先考; ? 母去世称:先母、先慈、先妣; ? 兄弟代称:昆仲、手足; ? 夫妻称: 伉俪、配偶、伴侣; ? 同辈去世称:亡兄、亡弟、亡妹、亡妻; ? 男女统称:男称须眉、女称巾帼; ? 老师称:恩师、夫子; 学生称:门生、受业; ? 学校称:寒窗、庠序; 同学称:同窗。 自古以来,我国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女孩7岁——髫年;男孩8岁——龆年;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至出嫁——?梅之年;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6,古代称谓语都什么

古代年龄称谓知识介绍 自古以来,我国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20岁(男)——弱冠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古代年岁的别称 总角:指童年。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垂髫:指童年。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束发:指青少年。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及笄:指女子15岁。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弱冠:指男子2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而立:指30岁。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不惑:指40岁。 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艾:指5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花甲:指60岁。 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古稀:指70岁。 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黄发: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鲁颂/宫》“黄发台背”。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鲐背: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期颐:指百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拭《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读者文摘》1983年第一期 汤饼之期:婴儿出生三朝,称为“汤饼之期”。 语出刘禹锡《送张盥诗》。 初度:指小儿周岁。 语出清代文学家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后来亦泛指生日为“初度”,如六十岁生日称为“六十初度”。 龆龀:指儿童。 语出《韩诗外传》卷一:“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齿……” 教数之年:指儿童九岁。 外傅之年:指儿童十岁。 舞勺之年:指儿童十三岁。   以上皆出自《记》。 破瓜之年:指十六岁女子。 这是旧时文人将“瓜”字拆为二八字以纪年。《通俗编/妇女》:“宋谢幼词:破瓜年纪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破瓜之年”亦谓六十四岁。《通俗编》又云:“若吕岩赠张泊诗:功成当在破瓜年,则八八六十四岁”。有室之年,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故“有室之年”就是结婚之年。语出《礼/曲礼上》。 杖家之年:指五十岁。 杖乡之年:指六十岁。 杖国之年:指七十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   以上称谓,皆出于《王制》。 下寿:六十岁。 中寿:八十岁。 上寿:一百岁。   以上称谓,出于《庄子》。 花甲重开:一百二十岁。 古稀双庆:一百四十岁。   此外,还有把六十岁以上的人统称为“耆老”,八十岁以上的人称为“大耋”。亦有泛称老人为“龙钟”、“潦倒之年”的。《广韵》:“龙钟,竹也,老者如竹枝摇曳,不治禁持。潦者,路之流水也,其颠倒阻滞,如人之遭际,故云。”
尔,阁下,尊驾,令堂(尊\嫒\郎),妪,

文章TAG:称谓语  中国古代的称谓语  如谦称等等还有哪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