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孔子的《春秋》,第一部编年通体史书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春秋》
春秋
估计是老外问的
吕布韦主编《春秋》
孔子编辑的 春秋
春秋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2,我国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什么

<<左传>>为我国第一本编年体史书。《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而第一本纪传体史书是司马迁的《史记》。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我国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什么

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什么

春秋左氏传: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左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不仅在历史著作的撰写方面作出了光辉的榜样,还为散文的叙事,议论和小说、戏剧的题材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左传
春秋
资治通鉴吧好像
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啊~
《左传》左丘明依《春秋》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左传》。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什么

4,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是什么

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是鲁国的史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一书的史料价值很高,记载的内容基本是可信的,但是却不完备。在中国上古时期,春季和秋季是诸侯朝聘王室的时节。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书记载的都是一年四季中发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书的统称。而鲁国的史书的正式名称就是《春秋》。以前曾认为《春秋》一书孔子曾经修订。现在则认为是鲁国的史官所作,与孔子没有关系。《春秋》中的文字非常简练,事件的记载很简略,最初原文仅18000多字,现存版本则只有16000多字。因此古人为此书又写了一些著作,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称之为“传”。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为春秋作传者共5家:《左氏传》30卷《公羊传》11卷《谷梁传》11篇《邹氏传》11卷《夹氏传》11卷其中后两种已经不存。公羊传和谷梁传成书于西汉初年,用当时通行的隶书所写,称为今文。左传有两种,一种出于孔子旧居的墙壁之中,使用秦朝以前的古代字体写的,称为古文;一种是从战国时期的荀卿流传下来的。公羊传和谷梁传与左传有很大的不同。公羊传和谷梁传将的是所谓“微言大义”,就是希望试图阐述清楚孔子的本意(作者认为《春秋》是孔子所作。),因而许多内容太过牵强附会,经不起推敲。而左传则以史实为主,补充并纠正《春秋》中错误或没有记录的大事。而且左传的文学性也很高,因此它的史料价值和影响力都大于公羊传和谷梁传。

5,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什么

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左传》,相传为左丘明著,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它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而且由于它具有强烈的儒家思想倾向,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历史资料。《左传》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晋范宁评《春秋》三传的特色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指多叙鬼神之事)。《谷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左传》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它表现在:长于记述战争,故有人称之为“相砍书”;又善于刻画人物,重视记录辞令。《左传》受到学界重视是在魏晋时期,先后有郑玄、杜预为其作注解,以后成为研究《春秋》的重要典籍。《左传》在史学中的地位被评论为继《尚书》、《春秋》之后,开《史记》、《汉书》之先河的重要典籍。

6,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是什么

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叙事相对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关于《左传》的作者就目前来讲并没有十分准确的说法,人们唯一公认的一种说法是相传《左传》是由左丘明所编著的,但是,一定要注意这里说的是相传。《左传》只是这本书的一个简称,这本书的全称在最开始的时候被称之为《左氏春秋》在汉代的时候又一次更名为《春秋左氏传》。在地位上《左传》与《公羊传》《谷梁传》被合称为春秋三传。相传《左传》的创作背景是左丘明在阅读了孔子的《春秋》以后,根据他自身理解所创造出来的一本书籍。在人们对于《左传》的评价当中,认为《左传》完全可以称之为是先秦史学中的最高成就。是人类目前研究先秦历史以及春秋时期那一段历史的重要文献,对于后世的历史文学以及历史文学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也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不仅是在历史文学这一方面的作用,《左传》在编著的时候也带有非常强烈的儒家思想倾向,因此,对于《左传》的研究,除了能够研究当时的历史以外,对于研究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款参考资料。人们在研究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的时候,《左传》是非常重要的一本书籍,在《左传》当中丰富的体现了民本思想。从记录的内容来评价《左传》不仅仅只是一本历史著作,即便是作为一部文学作品来看,它也是非常优秀的不同于我们所看到的其他历史文学作品。《左传》在记录内容上多记录战争,但是在记录战争的同时,《左传》又非常注重对于人物的刻画。因此从这一方面来看《左传》当中所描写的人物形象以及故事内容是极其形象以及生动的。
《春秋》《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哀公二十七年)。《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它还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哀公二十七年)。在每一季的开始,一般要写“春”到“冬”四季的季节。古时历法先有春秋,后分冬夏二时。因此把国史记载叫做《春秋》,这可能是“春秋”作为史书名的来由。现存《春秋》,从鲁隐公记述到鲁哀公,历十二代君主,计二百四十四年(依《公羊传》和《谷梁传》载至哀公十四年止,为二百四十二年,《左传》多二年),它基本上是鲁国史书的原文。扩展资料:《春秋》所记,是二百四十多年的春秋各国大事,现所存全文,不过一万六千多字,但据曹魏时的张晏和晚唐时人徐彦引《春秋说》,都说是一万八千字(张说见《史记?太史公自序?集解》引,徐说见《公羊传?昭公十二年疏》引),可见《春秋》原文,从三国以后脱露了一千多字。很多大事漏记。虽然春秋之作者有争议,但其经过孔子之手修而改之,则无大异。事实上,春秋作为一鲁国的史书,其作用早已超出史书范围,春秋用词遣句“字字针砭”成为独特的文风,被称为春秋笔法,为历代文代史家奉为经典。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史官【左丘明】所作。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
1.《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时鲁国自隐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或十六年间,即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或公元前479年)的历史大事。 2. 《资治通鉴》国内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编年体通史和编年体史书的区别: 顾名思义,通史记录的是几个朝代或历史阶段,比如: 《资治通鉴》记述的是上起公元前403年(战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迄公元959年(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共记载了十二代,贯穿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治乱兴衰的历史。
《左传》啊。《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春秋》是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比左传更早,但没有达到叙事详尽的水平。《资治通鉴》也是编年体史书,是第一部通史编年体史书,但不是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史书。

文章TAG:我国  第一  一部  编年体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