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白族传统节目

大理白族三月街,会期是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 绕三灵,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举行。届时白族群众朝拜金龟寺、圣源寺、崇圣寺,同时在寺庙前的草地上通宵尽情歌舞。 另外还有一些节日属于地方性的,各地的白族有各地的风俗节日。其中三月街最为出名,大理州民族节(三月街)好像有7天的假期。
火把节。
新中国成立后,三月街已发展成为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和民族体育文艺大会、跳火把等活动,预祝五谷丰登。明清时期,川、藏及江南各省都有商人到此贸易、耍火把,节日当天,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点火把。通过拜火把。 火把节于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举行,是白族的传统节日白族的传统节日有三月街、火把节。 三月街,又名“观音市”,是白族最盛大的节日。每年夏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

白族传统节目

2,民族风情白族狂欢节绕山灵

始于南诏,最初是古代白族宗教祭祀的一种仪式。“三灵”指的是“佛都”崇圣寺、“神都”圣源寺、“仙都”金奎寺。绕三灵,白语叫“观上览”,意为“逛三都”属农闲季节白族民间的自娱性迎神盛会。会期为每年农历4月23日至25日。 届时,洱海周围村村寨寨的男女老少,浓妆淡抹,排成长蛇阵,第一天从大理城出发,绕到“神都”圣源寺,祈求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第二天绕到“仙都”河矣村金奎寺,祭祀宋大理国国王段宗榜;第三天绕回“佛都”崇圣寺,祈祷上苍保佑、永镇山川、天地安宁,然后在寺旁的马邑村散会。队伍以村为单位,每队前有两位老人手持杨柳枝和牛尾巴、白毛巾,边舞边对唱白族“花柳曲”,后面的队伍有的唱调子,有的打霸王鞭、敲八角鼓、双飞燕。形成数万人参加的春游活动。白天边走边唱边舞,一路欢歌笑语;晚上,三三两两地在田野和树林里燃起一堆堆篝火,烧茶煮饭。饭后,老人一边喝茶,一边弹三弦,唱“大本曲”,青年男女则约上相好,到树林深处谈情说爱,直至通宵达旦。 绕三灵被称为白族人民的“狂欢节”。

民族风情白族狂欢节绕山灵

3,白族的传统节日

“绕三灵”——“绕三灵”又称“绕山灵”、“绕三林”,是云南大理白族的传统节日,白语叫“观上览”,意即“游逛园林”。“绕三灵”的会期为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共三天。“三灵”指“神都”圣源寺,“仙都”金奎寺,“佛都”崇圣寺。“绕三灵”主要是串游这三个寺庙。节日期间,人山人海,在“三那绕南四绕北”中,歌舞不断;晚上宿营田野,唱白族的大本曲,对歌到天亮;可谓狂欢通宵达旦。 “三月街”——“三月街”又称“观音市”、“观音街”,“祭观音街”,是云南大理白族盛大的节日和街期,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 “耍海会”——“耍海会”,又称“捞尸会”,是云南大理白族的民间传统节日。“耍海会”的会期长达一个月,从农历七月二十三日至八月二十三日。而规模最大的,要数大理洱海西岸的沿湖村庄八月八日的耍海会。是日,周围许多村寨都将花船云集到才村附近的水面,但见洱海里白帆点点,岸上人头攒动,船只连绵十几里,观者逾万人。 白族其他独特的节日还有“石宝山歌会”、“本主节”和白族人自己的“火把节”等众多的节日。

白族的传统节日

4,小满节气云南大理 绕三灵

小满节气里习俗小满节气里的习俗因为地区差异所以种类是比较多的,但是每一个习俗名字虽然不一样,习俗背后所蕴含的寓意却是差不多的,大多都是为了祈求谷物能够丰收,谷仓能够装满。主要的习俗有北方的“看麦梢黄”、“夏忙会”、“抢水”、“吃苦菜”、“祈蚕节”等,还有云南大理着名的“绕三灵”。小满节气云南大理“绕三灵”“绕三灵”是云南大理白族人的一个盛大节日,在他们的语言中“绕三灵”叫“观上览”,每年的小满前后,成千上万的白族人民浓妆艳抹,聚集在一起,用三天的时间从大理城出发,一直走到洱海边上才结束,这途中会经过佛都--崇圣寺,神都-圣源寺,仙都-金圭寺,所以被称为“绕三灵”。“绕三灵”的起源传说“绕三灵”起源于唐南诏时期,每个部落的男女老少在小满前后会集体盛装出行,从大理城出发,止于洱海,历时三天,露宿两晚,晚上还有篝火,唱曲子,这种农忙前是盛会,是对神灵的祈祷,也是身体和心理的情感寄托。也有传说“绕三灵”是因祈雨而来的,因为当时的大理白族经常因为干旱无法插秧,稻谷又是白族人民的主要农作物,所以白族人民在插秧前会先向神灵祈祷,希望一年里风调雨顺。还有的传说是白族的男女青年在约会时要绕丛林密布的桑林,绕桑林则起源于此。另外一个说法是白王的太子失踪,为了找太子,百姓围着洱海边去找,慢慢的就发展成了现在所说的“绕三灵”。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击在线咨询(仅供娱乐):http://www.adxqd.com/xz/

5,白族的传统节日有

火把节
白族主要的传统节日包括:“绕三灵”——“绕三灵”又称“绕山灵”、“绕三林”,是云南大理白族的传统节日,白语叫“观上览”,意即“游逛园林”。“绕三灵”的会期为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共三天。“三灵”指“神都”圣源寺,“仙都”金奎寺,“佛都”崇圣寺。“绕三灵”主要是串游这三个寺庙。节日期间,人山人海,在“三那绕南四绕北”中,歌舞不断;晚上宿营田野,唱白族的大本曲,对歌到天亮;可谓狂欢通宵达旦。 “三月街”——“三月街”又称“观音市”、“观音街”,“祭观音街”,是云南大理白族盛大的节日和街期,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耍海会”——“耍海会”,又称“捞尸会”,是云南大理白族的民间传统节日。“耍海会”的会期长达一个月,从农历七月二十三日至八月二十三日。而规模最大的,要数大理洱海西岸的沿湖村庄八月八日的耍海会。是日,周围许多村寨都将花船云集到才村附近的水面,但见洱海里白帆点点,岸上人头攒动,船只连绵十几里,观者逾万人。 白族其他独特的节日还有“石宝山歌会”、“本主节”和白族人自己的“火把节”等众多的节日。

6,绕三灵白族节日传统节日

  绕三灵是云南省大理白族的传统节日,会期为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共三天。节日期间,人山人海,在“三那绕南四绕北”中,歌舞不断;晚上宿营田野,唱白族的大本曲,对歌到天亮;可谓狂欢通宵达旦。   绕三灵,又称绕山灵、绕三林。白语叫“观上览”,意即“游逛园林”。三灵指“神都”圣源寺,“仙都”金奎寺,“佛都”崇圣寺。绕三灵主要是串游这三个寺庙。形成有四种传说:一说在远古时代,白族各部落男女青年的交住要绕密布的桑林,因此称“绕桑林”。二说白王有个太子不见了,百姓绕着洱海替白王去找太子,到后来发展成绕三灵。三说由“祈雨”而起,派生出农家乐活动的“绕三灵”民俗盛会。四是纪念大理国王段思平的先祖段宗膀将军。绕三灵始于何时?清《滇中琐记》中有:   “大理有绕三灵会……相传起源南沼,数千年不能禁止。”   实际,绕三灵的起源乃古社祭之遗风,系桑林之舞。节日里,白族人民穿上盛装,青年男女更不会放弃这难得的机会。于是,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到大理,列队顺苍山之麓向北喜气洋洋而行,一路上经过的山、水、树林、,村寨、寺庙和宿夜地点是千年前就选定下来的,只要按照这个路线走就行了。每支队伍由两位老人领头;队伍边走边唱歌跳舞,吹奏乐器。第一天绕到五合峰下的庆洞庄的“神都”圣源寺,露宿在寺中、及寺庙周围的草地和树林中。第二天停留在洱海边的“仙都”金奎寺。第三天到了终点站一“佛都”祟圣寺时,便到了分别的时光,人们相约来年再重逢。   领队的两位老者共扶一棵栓红彩、扎纸花、挂葫芦的柳树枝引路,走一步拿柳树枝触地一下。这两位男性老人(也有女性的),头缠包头或罩头巾,手拿毛巾或牛尾巴,当柳枝触地时,挥舞毛巾或牛尾巴跳起植树舞。舞者的头部或顺势而顾,或左右摇摆;身体或俯或仰,含胸、挺腹;脚单腿屈膝小跳,或双腿屈膝颤动,瞬间静时造型为屈膝盘腿或屈膝射燕;跳得热情风趣。跳时还唱呢,一人主唱,一人打趣。老者的优美唱腔,动作诙谐,一扫长辈尊严,仿佛酿d年轻的时候。年青人看了士气大振,歌声更嘹亮、舞姿更疯狂,绕三灵成了白族的狂欢节!跟在老者后面的有吹,唢呐的、有弹三弦的,有摇着扇子唱歌对调的。而最壮观的是霸王鞭和八角鼓的舞队。绕三灵舞队的主体,由霸王鞭和八角鼓对舞组成。霸王鞭用竹做成,长约1米,是4个节的空心竹,鞭头有三组铜钱,尾端有二组。八角鼓以木条围边成八角或六角,一面绷羊皮,直径约18公分,每片木条中间凿约一寸长方孔,内装铜钱二枚,用铁钉固定。   活动时铜钱能碰击发出响声。舞时,女子持霸王鞭中端,男子手捏八角鼓的一角对舞;舞蹈中霸王鞭通过杵地脚踢的敲,以及擦身某些部位发出响声;八角鼓在舞中以掌、肩击鼓,嘭嘭有声。双方仰俯屈伸、辗转反侧,一时心对心、一时背靠背、一时脚勾脚,节奏鲜明而欢快,节拍由慢渐快,形成高潮,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使绕三灵形成热烈、欢快的气氛。   从苍山脚下到洱海边,人如流水歌如潮。个个是歌手,人人是演员。边游逛、边歌舞,充满狂欢气氛。第二天经过、喜州街时,队伍被手拉手的白族青年挡住,互相对调,表演霸王鞭和八角鼓舞,吹锁呐、唱杨柳曲。过了一卡又一卡,卡卡都要唱都要跳,还可以走家串户,把绕三灵推向了最高潮。   3天的绕三灵中,有两晚要露宿。夜中,老人在簧火旁弹响三弦,唱起大本曲。青年男女则约上自己看中的人,到树林深处对歌。不少青年男女在绕三灵中找到了知音,结成了伴侣,成了佳话美谈。这下参加来年绕三灵的人更多,更热闹了!

7,白族的节日

  白族的节日   三月街   云南大理白族三月街,也叫大理三月会,是白族盛大的节日和街期。会期是每年夏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三月街既是滇西最大规模的物资交流盛会,也是滇西风格独具的民族体育和文化娱乐盛会。   唐代,南诏国都城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不仅是云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是南诏国与东南亚储古国进行文化交流、贸易通商的重要门户。当时佛教已传入南诏,南诏白族先民对观音菩萨极为崇拜,“年年三月十五日,众皆聚集,以蔬食祭之,名曰祭观音处,后人于此交易,传为祭观音街”。这是最早的三月街。之后,三月街逐渐由宗教庙会演变为民间物资交流会。明代白族史学家李元阳的《云南通志》中记载:“观音市,三月十五日在苍山下贸易各省之货。自唐永徽间至今,朝代累更,此市不变。”清代,三月街达至空前的规模和盛况。   1991年,大理白族自治州把三月街定为“三月街民族节”。节日期间,中外客商云集,集贸市场活跃。由12个县市代表队参加的大型文艺表演,演出霸王鞭、八角鼓、双飞燕、龙灯等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此外,还有赛马、洞经音乐演奏、龙舟赛等文体活动。   绕三灵   每年农历四月下旬,白族人民都要举行为期三四天的“绕三灵”。节日期间,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都身穿民族盛装,弹奏着乐器,边唱边舞,齐聚“神都”圣源寺,进行朝拜仪式,并开展各种文艺活动。相传,南诏大将,大理国段氏祖先段宗膀,是白族中最高的神中之神。他所居住的寺庙称“神都”,建于上阳溪圣源寺。

8,云南名族历史文化

绕三灵 又叫“绕三林”,始于南诏,最初是古代宗教祭祀的一种仪式,后来逐渐演变为白族群众文体娱乐与郊游活动的民族盛会,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洱海周围白族群众穿红戴绿聚红成队,前来参加活动,或挂一彩绸,葫芦,手执蚊帚、拿着扇子、毛巾,一人主唱,一人打拍,后边跟随一男女,唱着调子,打霸王鞭,弹着三弦琴和月琴,载歌载舞,由苍山东麓至庆洞,喜洲、金河。沿路逛三都,即是“绕三灵”。三灵指的是佛都、神都、仙都这三都。 彝族踏歌 打歌,又称踏歌,以巍山、南涧、漾濞等县流行较广。大体可分为模拟动物体态的动物舞。以及抒发情感的情趣舞两类,大凡婚丧嫁娶,民族节日都要打歌,舞步主要在脚下,为踏、蹉、跺、抬、踢、跳等步法,边跳边唱,可随意编词,也加固定唱词。有领有和,潇洒自如,激烈时,热情奔放,情绪激昂。打歌调以葫芦笙,竹笛吹奏的曲调为两个声部,与人唱的打歌调结合,形成三个声部的打歌音乐、音乐效果非常强烈,这种特殊的和声,在其它打歌中是少见的。 同时,“三日街”、“火把节”、“蝴蝶会”、“花朝节”、“石宝山歌会”、“泼水节”、“赛花船”、“要海会”、“渔潭会”、“菊花会”、“本主节”等也都是云南著名的民风民俗。 白族风俗 大理地区的白族男子多着白色对襟上衣,外穿镶花边黑领褂,下穿白色或蓝色肥宽裤子,头缠白色包头,肩挎绣花挎包。白族妇女穿白衬衣,着艳红、蓝或浅蓝色领褂,下穿灰蓝、绿色布料加绣花加绣花边裤角的裤子,脚穿绣花鞋,腰系加绣有花、鸟等图案的绣花短围裙。 白族婚礼热闹而且繁琐,一般要三天。结婚这天称“正喜日”,头一天叫“踩棚”,后一天叫“散客”。其中头两天较有特色,“踏棚”这天的夜晚要在男家唱“板凳戏”。 大理地区的白族民居建筑独具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白族民居多为封闭式建筑,正房对面的院落围墙通常都要砌成照壁,照壁尺度比例匀称,外观十分优美。照壁除注重造型精美外,还非常注重装饰,使照壁显的更加高雅秀丽。 摩梭风情 摩梭古称“摩沙”,是宁蒗境内的土著民族之一,其族源属于我国古代游牧民族“牦牛羌”。特殊的社会地理环境,使永宁摩梭人一直保留着独特而神奇的风俗礼仪。泸沽湖畔摩梭人传奇式的家庭婚姻形态,成为东方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最具神秘和吸引力的母系文化奇观,形成一个扑朔迷离的幽远的梦境。普米族和摩梭人的孩子,长到13岁,便要举行成年礼。 摩梭人至令还保留着人类母系氏族的婚姻形态。流行于摩梭人中的阿夏婚姻形式有两种,即阿夏异婚和阿夏同居婚。摩梭人崇拜大自然,信奉神灵,相信天地万物、日月水火、风雨雷电,引经据典由神灵主宰,所以长期以来逐渐形成了形式各异的祭祀方式。 摩梭人过年分为大年和小年。过小年在每年的农历十一月十二日。村村寨寨饮酒食肉,歌舞狂欢,放牧人员备受优待。全家都会赠给放牧人员猪膘肉、香肠、鸡蛋、粑粑等礼物。他们还在牲畜尾巴上系一条红布,以示度年。放牧人员到山上野餐祭山神,祈求山神保佑来年水草丰茂,牲畜兴旺。过大年在每年的腊月三十日。院子里正房门前要栽两棵青松,房顶上插松枝和彩色经幡。桌上供煮熟的猪头祭祖先和神灵,青年们举行摔跤,打秋千,对山歌,跳土风舞等活动。 他们的传统节日是转山节,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湖畔的摩梭人都要盛装前往“格姆女神山”朝拜。 本主崇拜 本主崇拜是白族特有的普遍的宗教信仰,“本主”即本境之主,即一个村落或某一地域的保护神。 白族对本主的信仰具有悠久的历史。各村每年都有定期祭祀本主的盛大节日,这是村中重大的宗教活动之一。据说这一天是本主的诞辰,祭祀时间各地不一。各地所崇拜的本主也不尽相同。有自然崇拜之神、有崇拜的英雄为神、有南诏和大理国的统治者及其亲属、也有南诏大将等等。 民间婚俗
彝族 、白族 、哈尼族 、、傣族 、 壮族 、回族 、拉祜族、佤族 、纳西族 、瑶族 、景颇族 、布依族 、普米族 、阿昌族 、怒族 、水族、独龙族
云南风景优美
少数民族特色饮食在云南民族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这个题目可以吗?我已经下好了,你要发给你~!

9,各地民风民俗

从99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地的省城昆明,到“风花雪月”的大理名胜;从高原水城丽江、神奇的“香格里拉”—中甸,到孔雀曼舞的西双版纳;从“天下第一奇观”的石林、千姿百态的元谋土林,到世所罕见的“三江”并流,江狭水凶的虎跳峡、、、这些迥然相异的山川景色,如一个天然的自然博物馆,每一位来到这里的游客,都会深深地感受到这是一块博大而充满激情、深邃而富有魅力的神奇之地。 美丽、富饶的云南,是祖国西南边疆的一块宝地,它土地辽阔、山川壮丽、资源丰富,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早在170万年前,元谋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这里是中国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和口岸。云南有10个国家级风景区,48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有海拔6740米终年积雪的高山东省,至今无人能够攀登顶峰;不古老茂密的原始森林,险峻深邃的峡谷,喀斯特岩溶地貌开成的石林以及九乡溶洞等奇观。 绕三灵 又叫“绕三林”,始于南诏,最初是古代宗教祭祀的一种仪式,后来逐渐演变为白族群众文体娱乐与郊游活动的民族盛会,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洱海周围白族群众穿红戴绿聚红成队,前来参加活动,或挂一彩绸,葫芦,手执蚊帚、拿着扇子、毛巾,一人主唱,一人打拍,后边跟随一男女,唱着调子,打霸王鞭,弹着三弦琴和月琴,载歌载舞,由苍山东麓至庆洞,喜洲、金河。沿路逛三都,即是“绕三灵”。三灵指的是佛都、神都、仙都这三都。 彝族踏歌 打歌,又称踏歌,以巍山、南涧、漾濞等县流行较广。大体可分为模拟动物体态的动物舞。以及抒发情感的情趣舞两类,大凡婚丧嫁娶,民族节日都要打歌,舞步主要在脚下,为踏、蹉、跺、抬、踢、跳等步法,边跳边唱,可随意编词,也加固定唱词。有领有和,潇洒自如,激烈时,热情奔放,情绪激昂。打歌调以葫芦笙,竹笛吹奏的曲调为两个声部,与人唱的打歌调结合,形成三个声部的打歌音乐、音乐效果非常强烈,这种特殊的和声,在其它打歌中是少见的。 同时,“三日街”、“火把节”、“蝴蝶会”、“花朝节”、“石宝山歌会”、“泼水节”、“赛花船”、“要海会”、“渔潭会”、“菊花会”、“本主节”等也都是云南著名的民风民俗。 白族风俗 大理地区的白族男子多着白色对襟上衣,外穿镶花边黑领褂,下穿白色或蓝色肥宽裤子,头缠白色包头,肩挎绣花挎包。白族妇女穿白衬衣,着艳红、蓝或浅蓝色领褂,下穿灰蓝、绿色布料加绣花加绣花边裤角的裤子,脚穿绣花鞋,腰系加绣有花、鸟等图案的绣花短围裙。 白族婚礼热闹而且繁琐,一般要三天。结婚这天称“正喜日”,头一天叫“踩棚”,后一天叫“散客”。其中头两天较有特色,“踏棚”这天的夜晚要在男家唱“板凳戏”。 大理地区的白族民居建筑独具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白族民居多为封闭式建筑,正房对面的院落围墙通常都要砌成照壁,照壁尺度比例匀称,外观十分优美。照壁除注重造型精美外,还非常注重装饰,使照壁显的更加高雅秀丽。 摩梭风情 摩梭古称“摩沙”,是宁蒗境内的土著民族之一,其族源属于我国古代游牧民族“牦牛羌”。特殊的社会地理环境,使永宁摩梭人一直保留着独特而神奇的风俗礼仪。泸沽湖畔摩梭人传奇式的家庭婚姻形态,成为东方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最具神秘和吸引力的母系文化奇观,形成一个扑朔迷离的幽远的梦境。普米族和摩梭人的孩子,长到13岁,便要举行成年礼。 摩梭人至令还保留着人类母系氏族的婚姻形态。流行于摩梭人中的阿夏婚姻形式有两种,即阿夏异婚和阿夏同居婚。摩梭人崇拜大自然,信奉神灵,相信天地万物、日月水火、风雨雷电,引经据典由神灵主宰,所以长期以来逐渐形成了形式各异的祭祀方式。 摩梭人过年分为大年和小年。过小年在每年的农历十一月十二日。村村寨寨饮酒食肉,歌舞狂欢,放牧人员备受优待。全家都会赠给放牧人员猪膘肉、香肠、鸡蛋、粑粑等礼物。他们还在牲畜尾巴上系一条红布,以示度年。放牧人员到山上野餐祭山神,祈求山神保佑来年水草丰茂,牲畜兴旺。过大年在每年的腊月三十日。院子里正房门前要栽两棵青松,房顶上插松枝和彩色经幡。桌上供煮熟的猪头祭祖先和神灵,青年们举行摔跤,打秋千,对山歌,跳土风舞等活动。 他们的传统节日是转山节,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湖畔的摩梭人都要盛装前往“格姆女神山”朝拜。 本主崇拜 本主崇拜是白族特有的普遍的宗教信仰,“本主”即本境之主,即一个村落或某一地域的保护神。 白族对本主的信仰具有悠久的历史。各村每年都有定期祭祀本主的盛大节日,这是村中重大的宗教活动之一。

文章TAG:白族绕三灵  白族传统节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