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如何防治番茄斑枯病

番茄斑枯病又称鱼目斑病、扫星病、斑点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能发生在茎、花萼、果梗上。叶片初发病时,叶背出现水溃状小圆斑,不久正反两面都出现水渍状近圆形斑,边缘深褐色,中央灰白色,凹陷,密生黑色小粒点,由于病斑形状象鱼目,故称之为鱼目斑病。此病从下部的基叶开始发生,逐渐向上蔓延,有时下部叶片全部脱落,仅在顶部留少数新叶。 此病一般在高温、多湿情况下发生,多雨年份蔓延迅速。由于发病部叶片脱落致使大部分果实发育受阻,不但影响产量,并影响质量。光照不足、温暖、高湿(空气相对湿度达95%~100%)的条件,10天即可造成病害大发生。光照充足,短期内温度增至30~36度,对病害有很大抑制作用。

如何防治番茄斑枯病

2,什么是西红柿条斑病毒

西红柿条斑病毒又称番茄条斑病毒,,分布厂泛,发生普遍,主要在露地种植造成危害。一般病株率5%~10%,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产。严重地块病株率可达20%,明显影响番茄的产量和质量。症状:发病叶片呈现深浅绿色相间的花叶病状,茎秆、叶柄上部初呈暗绿色的短条纹,后变深褐色的油浸状坏死条斑,发病部位多集中在植株上部。果实畸形,表皮下陷,凹凸不平,僵住不长,果面生褐色油浸状的坏死斑。发病条件和传播特点:越冬与初侵染源:病原既能在植株活体内越冬,也能在土壤中或土壤内的病残体上越冬,还可在种子上沾附的果肉里越冬。带毒种子、病残体及土壤中病毒是初侵染源。病原可通过植物根、茎、叶的伤口直接侵入寄主。传播特点:病残体、种子和接触均可传播病毒。极易由接触摩擦传毒,病叶和健叶只要轻微摩擦,叶片茸毛稍受损伤即可传毒。在生产上主要通过各项农事操作,如分苗、定植、绑蔓、整枝等人为接触传染,并在田间传播流行。操作人员手接触病株后如不洗手消毒,可连续传毒20株;衣服、工具都可传毒。蚜虫是该病毒病的主要传毒介体。生产上主要通过各项农事操作传播流行。

什么是西红柿条斑病毒

3,番茄斑萎病毒病结果期发病如何防治

番茄斑萎病毒病的防治非常困难,没有比较有效的方法,现有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选用抗病品种。目前尚未育出抗番茄斑萎病毒病的专用品种,但可试用抗TMV的品种,如佳粉15、中杂7号、中杂9号、毛粉802、西粉3号、中蔬6号、喜叶早番茄、晋番茄3号、烟粉1号、霞粉、粤星等。第二,防治蓟马。番茄苗期和定植后要注意防治媒介昆虫蓟马,由于蓟马获毒后需经一定时间才传毒,因此使用杀虫剂治虫防病较有效,喷药时最好喷到茎基部,效果较好。第三,药剂防治参见混合型番茄病毒病、番茄条斑病部分。
番茄斑萎病毒病的防治非常困难,没有比较有效的方法,现有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选用抗病品种。目前尚未育出抗番茄斑萎病毒病的专用品种,但可试用抗TMV的品种,如佳粉15、中杂7号、中杂9号、毛粉802、西粉3号、中蔬6号、喜叶早番茄、晋番茄3号、烟粉1号、霞粉、粤星等。第二,防治蓟马。番茄苗期和定植后要注意防治媒介昆虫蓟马,由于蓟马获毒后需经一定时间才传毒,因此使用杀虫剂治虫防病较有效,喷药时最好喷到茎基部,效果较好。第三,药剂防治参见混合型番茄病毒病、番茄条斑病部分。
番茄病毒病,主要成因种子带毒或高温干旱,传毒途径刺吸式口器害虫,病毒病重在预防,一旦发生很难治愈,严重的直接拔掉,注意避免高温干旱,刺吸式口器害虫传毒。发病轻的或预防用氨基寡糖素+香菇多糖+联苯菊酯+有机硅喷雾
一、症状  发病叶片呈现深浅绿色相间的花叶病状,茎秆、叶柄上部初呈暗绿色的短条纹,后变深褐色的油浸状坏死条斑,发病部位多集中在植株上部。果实畸形,表皮下陷,凹凸不平,僵住不长,果面生褐色油浸状的坏死斑。  二、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  2、实行无病毒种子生产 播种前用清水浸种3~4小时,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40~50分钟,捞出后用清水冲净再催芽播种。   3、实行轮作 实行2年以上轮作,减少西红柿病毒病土壤和残留物的传毒,减轻病毒病的发生;4、防治传染源 每隔7~10天喷洒1次蚜虱一遍净、齐螨素、抗蚜威、灭扫利等药液,以杀灭蚜虫,可有效地预防病毒侵染,减轻西红柿病毒病的发生。  5、药剂防治  10克 尿素+12可安泰生+宁南霉素500倍液+1000倍液云大120+15公斤水进行喷施防治,4天喷一次,连续用3次,一般下午5点后施用。

番茄斑萎病毒病结果期发病如何防治

4,番茄顶部到全叶麻叶果实有斑纹杂解决

番茄病毒病,田间症状有多种。花叶型:叶片显黄绿相间或深浅相间的斑驳、或略有皱缩现象;蕨叶型:植株矮化、上部叶片成线状、中下部叶片微卷,花冠增大成巨花;条斑型:叶片发生褐色斑或云斑、或茎蔓上发生褐色斑块,变色部分仅处在表皮组织,不深入内部;卷叶型:叶脉间黄化,叶片边缘向上方弯卷,小叶扭曲、畸形,植株萎缩或丛生;黄顶型:顶部叶片褪绿或黄化,叶片变小,叶面皱缩,边缘卷起,植株矮化,不定枝丛生;坏死型:部分叶片或整株叶片黄化,发生黄褐色坏死斑,病斑呈不规则状,多从边缘坏死、干枯,病株果实呈淡灰绿色,有半透明状浅白色斑点透出。   番茄病毒病其病毒病原有20多种,主要有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烟草卷叶病毒和苜蓿花叶病毒、番茄斑萎病毒等。   病毒主要通过汁液接触传染,只要寄主有伤口,即可侵入,土壤中的病残体、越冬寄主残体、烟叶烟丝均可成为初侵染源。蚜虫危害、农事活动都可传毒。番茄病毒病的发生和环境条件、植株生长势强弱关系密切,植株生长势衰弱,高温、干旱利于发病,氮肥使用偏多或土壤瘠薄、板结,或粘重、排水不良发病重。   防治措施:   要采用干热法进行种子消毒,把种子充分晒干,使含水量降至8%以下,后置于恒温箱内,在72℃条件下处理72小时,可杀死种子所带病毒;也可以采用药品消毒法杀灭病毒,一般用10%磷酸三钠水溶液,浸泡20-30分钟,捞出后,反复冲洗至干净即可。   化学防治:注意消灭蚜虫的同时,可用2000倍天达裕丰(或1500—2000倍盛之丰)药液+600倍“天达-2116”药液,自苗期开始,每10—15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3—4次,可有效地预防病毒病的发生。也可以用83增抗剂100倍液在定植前后各喷一次,或AV-2病毒钝化剂500倍液,每10-15天一次,连喷3-5次,或用1:4:600倍铜皂液每10-15天一次,连喷3-4次,可基本抑制病毒病的发生与蔓延。
三个可能: ①施肥过重而不当,有局部烧新嫩根现象,番茄烧了新根就会萎芽和倭果。解决办法:松土透气干燥几天,而后大量浇一次透水泄肥(需及时疏排)。 ②阳光不足,且生长温度偏低,由于光线不足温度偏低会导致生长和蒸发循环减弱,也会造成萎芽和倭果(如秋后尾果)。解决办法:如属大棚栽培需增温和增加辅助光源(南方地区自然栽培只能等待气温回升)。 ③遇阴雨高湿气候,造成番茄植株感染病害。解决办法:用波尔多液等进行全株喷洒。

5,怎样防治番茄病毒病

烟草花叶病毒可在多种植物上越冬,也可附着在番茄种子上、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田间越冬寄主残体、烤晒后的烟叶、烟丝均可成为该病的初侵染源。主要通过汁液接触传染,只要寄主有伤口,即可侵入。黄瓜花叶病毒主要由蚜虫传染,此外用汁液摩擦接种也可传染。冬季病毒多在宿根杂草上越冬,春季蚜虫迁飞传毒,引致发病。番茄病毒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关系密切,一般高温干旱天气利于病害发生。此外,施用过量的氮肥,植株组织生长柔嫩或土壤瘠薄、板结、黏重以及排水不良发病重。番茄病毒的毒源种类在一年里往往有周期性的变化,春夏两季烟草花叶病毒比例较大,而秋季黄瓜花叶病毒为主。因此,生产上防治时应针对病毒的来源,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收到较满意的效果。
田间症状有多种。花叶型:叶片显黄绿相间或深浅相间的斑驳、或略有皱缩现象;蕨叶型:植株矮化、上部叶片成线状、中下部叶片微卷,花冠增大成巨花;条斑型:叶片发生褐色斑或云斑、或茎蔓上发生褐色斑块,变色部分仅处在表皮组织,不深入内部;卷叶型:叶脉间黄化,叶片边缘向上方弯卷,小叶扭曲、畸形,植株萎缩或丛生;黄顶型:顶部叶片褪绿或黄化,叶片变小,叶面皱缩,边缘卷起,植株矮化,不定枝丛生;坏死型:部分叶片或整株叶片黄化,发生黄褐色坏死斑,病斑呈不规则状,多从边缘坏死、干枯,病株果实呈淡灰绿色,有半透明状浅白色斑点透出。  番茄病毒病其病毒病原有20多种,主要有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烟草卷叶病毒和苜蓿花叶病毒、番茄斑萎病毒等。  病毒主要通过汁液接触传染,只要寄主有伤口,即可侵入,土壤中的病残体、越冬寄主残体、烟叶烟丝均可成为初侵染源。蚜虫危害、农事活动都可传毒。番茄病毒病的发生和环境条件、植株生长势强弱关系密切,植株生长势衰弱,高温、干旱利于发病,氮肥使用偏多或土壤瘠薄、板结,或粘重、排水不良发病重。  防治措施:  要采用干热法进行种子消毒,把种子充分晒干,使含水量降至8%以下,后置于恒温箱内,在72℃条件下处理72小时,可杀死种子所带病毒;也可以采用药品消毒法杀灭病毒,一般用10%磷酸三钠水溶液,浸泡20-30分钟,捞出后,反复冲洗至干净即可。  化学防治:注意消灭蚜虫的同时,可用2000倍天达裕丰(或1500—2000倍盛之丰)药液+600倍“天达-2116”药液,自苗期开始,每10—15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3—4次,可有效地预防病毒病的发生。也可以用83增抗剂100倍液在定植前后各喷一次,或av-2病毒钝化剂500倍液,每10-15天一次,连喷3-5次,或用1:4:600倍铜皂液每10-15天一次,连喷3-4次,可基本抑制病毒病的发生与蔓延。

文章TAG:番茄斑萎病毒病  如何防治番茄斑枯病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