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地震的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多少

纵波就是纵振动的传播。纵振动的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纵波传播速度约5,6公里/秒。在震中区,人们对纵波的感觉是上下颠动。横波就是横振动的传播。横振动的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横波的传播速度约为3一5公里/秒。在震中区,人们对横波的感觉是前后左右晃动。因横波速度比纵波速度小,故横波跟在纵波后面。

地震的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多少

2,地震波是什么纵波和横波如何区别

地震波应该既有纵波 也有横波吧 纵波传播的速度快 但是威胁小很波速度慢点 但是威胁大 横波就是振动方向垂直于传播方向的(电磁波)纵波是震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弹簧振子)
在别的帖子中,大多是抄百度百科的,写着纵波是上下摆,横波是左右摆,不过似乎有个前提,这是对震中的。渐远的地方,纵波时房子是左右摆,横波时房子是上下摆。 这是个人理解,不对欢迎批评。

地震波是什么纵波和横波如何区别

3,地震中横波和纵波的区别谁先到

地震被按传播方式分为三种类型:纵波、横波和面波。纵波是推进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最先到达震中,又称P波,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横波是剪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2~4.0千米/秒,第二个到达震中,又称S波,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面波又称L波,是由纵波与横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其波长大、振幅强,只能沿地表面传播,是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因素。

地震中横波和纵波的区别谁先到

4,地震时是横波还是纵波先到达地面为什么

纵波先到达地面。原因是纵波的速度比横波快。纵波是推进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最先到达震中,又称P波,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横波是剪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2~4.0千米/秒,第二个到达震中,又称S波,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
地震时是纵波先到达震中地面。横波是剪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2~4.0千米/秒,第二个到达震中,又称s波,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纵波是推进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最先到达震中,又称p波,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纵波比横波速度快,所以先到达震中地面。

5,地震波是横波吗

不是的,横波纵波都有 这个在高中地理上有 纵波传播是比横波要快的,地震时先是纵波然后才会有横波,这个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我猜震源的深度可能(只是可能)是根据这个时间间隔算得吧。这是给你查到的地震波是一种比较复杂的体波,它和我们在中学物理中学的波有所区别。 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两种波的性质不一样,纵波的传播速度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三态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不论是纵波和横波,其传播速度都因介质不同而有差异。 我们就是利用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差异来分析地球内部构造和寻找石油等矿产的。纵波是由震源传出的压缩波,质点振动与波前进方向一致,一疏一密向前推进,它周期短、振幅小。横波是震源向外传播的剪切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前进方向相垂直,传播时介质体积不变但形状改变,周期较长振幅较大。因此,在相同介质、相同传播距离的条件下,纵波就比横波的速度快了。

6,关于地震的震级横波和纵波

纵波:也称为压缩波,传播速度约5~6公里/秒。衰减较快,摧毁力较小。 横波:也称为剪切波,传播速度约3~4公里/秒。摧毁力较强。 面波:传播速度约3公里多一点/秒。摧毁力最大(因其振幅大)。 地震按震级大小的分类情况: 弱 震:震级小于3 级的地震;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⒋5级的地震; 中 强 震:震级大于⒋5级,小于6级的地震; 强 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 级的地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 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震级:是指地震大小,通常用字母M表示。地震愈大,震级数字也愈大,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震级为9.5级.
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从震源发出的波动有两种成分: 一种代表介质体积的涨缩,称为涨缩波,其质点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所以又称纵波。另一种成分代表介质的变形,称为畸变波,其质点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所以又称横波。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在远离震源的地方这两种波动就分开,纵波先到,横波次之。因此纵波又称P波,横波又称S波。在没有边界的均匀无限介质中,只能有P波和S波存在,它们可以在三维空间中向任何方向传播,所以叫做体波。但地球是有限的,有边界的。在界面附近,体波衍生出另一种形式的波,它们只能沿着界面传播,只要离开界面即很快衰减,这种波称为面波。面波有许多类型,它们的传播速度比体波慢,因此常比体波晚到,但振幅往往很大,振动周期较长。如果地震的震源较深,震级较小,则面波就不太发育。

文章TAG:地震  横波  纵波  波传播  地震横波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