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南宋灭亡年份

1276年南宋投降,都城陷落 1279年元朝统一中国
1276年
公元1279年

南宋灭亡年份

2,清朝军机处是在什么时候设立的

 雍正七年(1729),因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泻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十年(1732),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
雍正时
始于雍正平边时设置的处理紧急军情机构 后来作为集权代表被长期保留
雍正帝设立的军机处
清朝雍正以后
雍正七年!

清朝军机处是在什么时候设立的

3,雍正乙末年是哪年要正确的谢谢

乙未年是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雍正元年是公历 1723 年 农历 癸卯年 雍正2年公历 1724 年 农历 甲辰年 雍正3年公历 1725 年 农历 乙巳年 雍正4年公历 1726 年 农历 丙午年 雍正5年公历 1727 年 农历 丁未年 雍正6年公历 1728 年 农历 戊申年 雍正7年公历 1729 年 农历 己酉年 雍正8年公历 1730 年 农历 庚戌年 雍正9年公历 1731 年 农历 辛亥年 雍正10年公历 1732 年 农历 壬子年 雍正11年公历 1733 年 农历 癸丑年 雍正12年公历 1734 年 农历 甲寅年 雍正13年公历 1735 年 农历 乙卯年
1723年
乙未年是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
1735年报

雍正乙末年是哪年要正确的谢谢

4,雍正已未年是什么年

并无已未年,按读音来说是乙未年,按字形来说是己未年 雍正朝没有乙未年或己未年 雍正元年公历 1723 年 农历 癸卯年 雍正2年公历 1724 年 农历 甲辰年 雍正3年公历 1725 年 农历 乙巳年 雍正4年公历 1726 年 农历 丙午年 雍正5年公历 1727 年 农历 丁未年 雍正6年公历 1728 年 农历 戊申年 雍正7年公历 1729 年 农历 己酉年 雍正8年公历 1730 年 农历 庚戌年 雍正9年公历 1731 年 农历 辛亥年 雍正10年公历 1732 年 农历 壬子年 雍正11年公历 1733 年 农历 癸丑年 雍正12年公历 1734 年 农历 甲寅年 雍正13年公历 1735 年 农历 乙卯年 离雍正朝最近的乙未年是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 离雍正朝最近的己未年是乾隆四年,1739年 乙未年:1655年,1715年,1775年,…… 己未年:1679年,1739年,1799年,…… 60年一次大循环

5,列举 历史上曾采用过哪些纪年法

希望对你有帮助:我国古代的纪年法比较复杂,现择其要,依次介绍年号纪年、星岁纪年、干支纪年、生肖纪年。 (1) 年号纪年   我国古代最初是按照君王即位的年次纪年,如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等等。汉武帝刘彻开始用年号纪年,即位那年称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顺次为建元二年、建元三年等,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历史上使用过的年号,约有八百多个。古医书有不少是用这种方法来纪年的,如宋?刘昉《幼幼新书》李庚序题作“绍兴二十年九月几望”。绍兴是南宋高宗赵构的年号。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纪年明确,可以直接表明具体的年份。 (2) 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是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纪年方式之一。最早的记载见于《淮南子?天文训》,但西汉时这种方式还不通行。自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开始干支正式用于纪年。干支纪年在中医古籍中有广泛的应用。如清?柯琴《伤寒论注?自序》题作“时己酉初夏也”,据柯琴的生活年代,可查得“己酉”当为公元1729年。当然,更常见的是皇帝年号加上当年干支的合记方法,如明?陈实功《外科正宗?自序》题作“万历丁巳之秋七月既望”,金?段成己《肘后备急方?序》题作“至元丙子季秋”等,都是年号与干支并用。还有再加上年次的,如唐?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注?序》题作“时大唐宝应元年岁次壬寅”,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自序》题作“至元三年岁丁丑七月既望”等即是。两法并用纪年的长处是不易错乱。 (3) 星岁纪年   战国时代,天文占星家根据天象纪年,有所谓星岁纪年法。星指岁星(即“木星”),岁指太岁(古代天文占星家设想出的假岁星,又叫岁阴、太阴)。故有岁星纪年法和太岁纪年法。宋?夏竦《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序》题作“时天圣四年岁次析木秋八月丙申”,“析木”就是用岁星纪年。金?张从正《儒门事亲》“颐斋引曰”题作“岁在单阏阳月晦日”,“单阏”就是用太岁纪年。 (4) 生肖纪年   十二生肖之说起于东汉,汉前未见记载。生肖可以用来推算一个人的年龄、出生的年份,历史上也使用过生肖纪年法,如元代就有“泰定鼠儿年”(泰定是元泰定帝的年号,鼠儿年即甲子,为公元1324年)的记载。
干支纪年 年号纪年 民国纪年 还有就是现在的方法

6,田文镜李卫那个官职高

李卫的官职高。李卫当过最大的官是直隶总督,这个是从一品,同时他还兼任兵部尚书,刑部尚书,这两个都是京官实缺,实权职务;同样做过直隶总督的田文镜只是疆臣,虚职上来说李卫是太子太傅,这是正一品,田文镜是太子太保,从一品。扩展资料:早年仕途:田文镜: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田文镜以监生的身份被被授为为福建长乐县县丞,后任山西宁乡县知县,此后一直到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才升任直隶易州知州。翌年(1706年)才内迁为吏部员外郎。 至此,田文镜已经历任州县官二十余年,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基层行政工作经验,而其本人此时也已经四十五岁,步入了中年。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清廷命田文镜去巡视长芦的盐政,不久,田文镜就被提拔为内阁侍读学士。 康熙帝辞世的时候,田文镜已经是六十一岁,所任不过是州县官、郎官而已。雍正二年(1724年),田文镜调任河南,很快雍正帝就命他暂管河南巡抚之职。田文镜上任不久就上疏请求将陈、许、禹、郑、陕、光六州升为省直隶州,不久雍正帝实授他为河南巡抚。雍正五年(1727年),田文镜上疏说黄河水涨严重,河堤非常不牢固。最好是征集民力进行抢修,每年夏至之后,距离河堤一二里以内的村庄按照户口数出丁做工,修完之后就遣散。如果不能估计竣工日期的时候,就按照人数发放粮食。不久田文镜就被授为河南总督,加兵部尚书。雍正六年(1728年),雍正帝褒奖田文镜为官公正廉明,特将其授为河南山东总督,并且此官职是为田文镜专门设置的,不为定例。雍正七年(1729年),田文镜请求朝廷设立青州满洲驻防兵,屯驻在府北东阳城址,清廷下议政王大臣商议。不久加封为太子太保,很快雍正帝命他兼任北河总督。李卫:康熙二十六年正月初一(1687年2月2日),李卫出生于江苏丰县一户家境比较富裕的人家。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李卫捐资员外郎,随后不久便入朝廷任兵部员外郎一职。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李卫任户部郎中一职。雍正帝即位后,便立即任命李卫为直隶驿传道,未到任又改任命为云南盐驿道。 在盐驿道任上,李卫政绩显著,不久后的雍正二年(1724年),李卫升任布政使,主管全省财政税赋,但仍然兼管盐务的职务。雍正三年(1725年),李卫被提拔为浙江巡抚。雍正四年(1726年),李卫兼任两浙盐政使,整理盐政,查处私盐贩卖。 雍正五年(1727年),李卫升任浙江总督,管巡抚事。李卫并无显赫的家庭背景,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自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至雍正五年(1727年),不过十年之间,李卫从一个从五品的员外郎闲职,一路担任各种要职,并最终官居总督,成为朝廷一品要员、封疆大吏,其升迁速度不可谓不快。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田文镜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李卫
雍正五年(1727年),任为河南总督,加兵部尚书衔。雍正六年(1728年),任河南山东总督。雍正七年(1729年),加太子太保。雍正八年(1730年),兼北河总督。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李卫捐资员外郎,随后入朝为官,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深受雍正皇帝赏识,历任户部郎中、云南盐驿道、布政使、浙江巡抚、浙江总督、兵部尚书、署理刑部尚书、直隶总督等职,为官清廉,不畏权贵。直隶总督,正式官衔为总督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饟、管理河道兼巡抚事,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直隶(今天津,河北大部与河南、山东小部)的军民政务。而由于直隶省地处京畿要地,因此直隶总督被称为疆臣之首。由此可以看出李卫的实际官职权力要比田文镜高。
李卫当过最大的官是直隶总督,这个是从一品,同时他还兼任兵部尚书,刑部尚书,这两个都是京官实缺,实权职务,同样做过直隶总督的田文镜只是疆臣,虚职上来说李卫是太子太傅,这是正一品,田文镜是太子太保,从一品。就是说李卫无论实权还是虚衔都比田文镜高
他俩都当过直隶总督,官职一样高
李卫

文章TAG:1729年  南宋  灭亡  年份  1729年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