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古生物学家用英语怎么说

Palaeontologist

古生物学家用英语怎么说

2,我国的著名古生物学家都有哪些

  1、徐星,中国古生物学家。   2、裴文中,史前考古学、古生物学家。   3、杨钟健,古生物学家。   4、李四光,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大地构造学家。   5、董枝明,著名古生物学家。   6、周忠和,著名古生物学家。   7、邢立达,,古生物学者。   8、赵喜进,中国古生物学家。   9、杨遵仪,中国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的奠基人以及地层古生物教育事业的开拓者。   10、谷祖纲,中国古生物学家。

我国的著名古生物学家都有哪些

3,研究人类的起源有哪些科学家3个左右

1、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2、荷兰解剖学家杜布哇3、美国古生物学家刘易斯4、加拿大裔美籍古生物学家马修

研究人类的起源有哪些科学家3个左右

4,中国古代生物学家吗有哪些

徐星(1969.7.):中国古生物学家.裴文中(1904 01.19 - 1982 09.18),史前考古学、古生物学家杨钟健(1897 06.01 - 1979 01.15),古生物学家李四光,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大地构造学家董枝明(1937年1月-著名古生物学家.孙云铸(1895年11月-1979年1月5日),古生物学家邢立达(1982年-),古生物学者周忠和(1965年-,著名古生物学家朱敏(1965年10月-古生物学家杨遵仪(1908年10月7日-2009年9月17日)中国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的奠基人以及地层古生物教育事业的开拓者.赵喜进(1935年-)中国古生物学家谷祖纲(1936年8月14日-2012年6月1日),中国古生物学家殷鸿福(1935年3月19日-)是中国一位地质古生物学家.

5,古生物学家的英文是什么 书上的和字典上的不一样怀疑适应错了

paleontologist 和 palaeontologist 后者一般是学术上用的,前面是英语
古生物学家的英文 是 a palaeontologist

6,裴文中人物介绍

裴文中裴文中(1904年1月19日-1982年9月18日),字明华,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县人,史前考古学、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1927年裴文中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29年起主持并参与周口店的发掘和研究,是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发现者;1937年获得法国巴黎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后任实业部地质调查所技正,兼周口店办事处主任、新生代研究室主任,并在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讲授史前考古学;1946年加入九三学社;1954年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研究员;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1963年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人类研究室主任;1979年任北京自然博物馆馆长;1982年9月18日在北京病逝。裴文中擅长旧石器考古、第四纪地质、第四纪哺乳动物;主持山顶洞人遗址发掘,获得大量极有价值的山顶洞人化石及其文化遗物;1949年后积极开展中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综合研究。中文名:裴文中国籍:中国出生地: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出生日期:1904年01月19日逝世日期:1982年09月18日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毕业院校:北京大学主要成就:发掘出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代表作品:《周口店山顶洞之文化》、《周口店山顶洞之动物群》语言:英语(精通)、法语(精通)人物生平1904年1月19日,裴文中出生于河北省丰南区大新庄镇瓦子庄村的一个清贫的教师家庭。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3年,转入北京大学本科地质系。1927年,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后,到北京地质调查所工作。1928年,被派往周口店,参加了古生物化石的发掘工作,并能够独立地担当全面的发掘工作。1929年,裴文中主持并参与北京周口店的发掘和研究工作,在周口店发现中国猿人第一个头盖骨,该发现对研究世界古人类学有极重要价值。1931年,裴文中又确认旧石器和用火痕迹的存在,为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提供了考古学重要依据。1935年,到法国巴黎大学进修史前考古学,师从步日耶教授。1937年,获得巴黎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并成为法国地质学会会员。回国后任实业部地质调查所技正,兼周口店办事处主任、新生代研究室主任,并在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讲授史前考古学。1946年,加入九三学社。1950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博物馆处处长(-1953年)。1954年,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研究员。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首批学部委员。1957年,获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名誉会员称号。1963年,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人类研究室主任。1979年,任北京自然博物馆馆长。同年,当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史前学和原史学协会名誉常务理事。1982年9月18日,在北京病逝。主要成就科研成就裴文中认为,劳动手段遗物的研究是恢复社会生产发展状况的可靠物证,如何鉴定人工制品和非人工物,成为史前考古学理论和实践的关键。裴文中以敏锐的观察力和认真的对比实验,在周口店发掘中便从岩石痕迹上弄清了人工打击和自然破碎的区别,从而明确中国猿人石器的存在。在法国留学期间,裴文中结合人工打击的实验及国外收集的自然破碎的岩石标本,深入分析人类制作的石器与自然形成的“假石器”之间的根本区别。以《史前人类使用的硬岩石的破碎和形成中自然现象的作用》的博士论文获得学术界的好评,它既为“曙石器”的破产做了有力的诠释,又在史前考古方法论上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发掘标本和新生代所藏标本的基础上研究分析非人工破碎的骨化石,并指出其成因包括啮齿类动物咬碎的骨化石、食肉类动物咬碎的骨化石及其所呈现的食肉类动物爪痕、骨骼腐蚀后所出现的曲纹以及化学作用和水蚀作用的变形等,以物标本为依据并通过实验证明的观察使非人工破碎骨化石的性质和特征更加明确。裴文中对中国旧石器时代的文化体系和年代分期也做了开创和深入的综合研究。1937年美国费城举行了早期人类国际学术研讨会,会上裴文中宣读的《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是中国学者首次发表的全面总结,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这篇论文把中国猿人文化、河套文化和山顶洞文化列为早、中、晚三个阶段,奠定了中国旧石器文化的分期基础,并指出它不同于欧洲的旧石器文化。1955年、1959年和1965年,他发表了一系列总结性论文,根据新的发现和研究,不断扩充其内容和提出新的认识,如用水洞沟文化和萨拉乌苏河文化来代替过去的河套文化等。裴文中对中国旧石器文化的体系和分期的论述领域的轮廓和基础,在中国旧石器时代的研究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裴文中还把研究领域扩大到中石器和新石器时代,为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发展做出贡献。《中国史前时期的研究》一书便是具体的代表。中国的中石器时代是裴文中首先提出的研究课题。1935年在广西发现大批打制石器和个别的磨制石器,共生的动物又是现生种,裴文中提出这些遗存可能属于中石器时代。1943年裴文中在内蒙古调查试掘,否定这里属于旧石器遗存,把该遗址和黑龙江哈尔滨顾乡屯都作为中石器来处理,并强调细石器在这个时期的作用。在上述论点的启示下,随着新发现的增多,对有关细石器的起源、时代和分布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裴文中的开创之功诚不可没。有关新石器时代考古,裴文中也做了不少野外工作。1947年他在甘肃渭河上游,陕西汉水流域、洮河流域及兰州附近做了三个月的调查试掘,共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达93处之多。通过这次调查,对甘肃史前遗存的分布、分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对过去的错误有所纠正,对J.G.安特生(Andersson)所谓“六期”体系做了首次的突破。1948年他又继续在甘肃河西走廊和青海湟水流域以及青海湖附近做了三个月的考古调查,对这一带遗址的分布、分期以及史前时期的“丝绸之路”等,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特别是沙井文化的命名又是对“六期”说的再次突破。裴文中同时还注意到某些器物的考古研究,如论述陶鬲和陶鼎的论文(1947)便是一例。该文首先对三足器的定义、分类及有关部位的名称及其演化趋势进行了阐述,并指出鬲、鼎的形制为中原文化的代表,而边陲地区的变形鬲则受到黄河流域的影响,这是国内以陶鬲和陶鼎为专题的最早论文,树立了器物类型学研究的典范。裴文中在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和地层学研究上,也做出了重大的学术贡献。早期研究是环绕周口店发掘进行的,如第十三地点、第一地点、第四地点、第十五地点和山顶洞的动物化石研究,明确了不同地点的相对年代及其演化过程,为我国第四纪哺乳动物学的研究奠定基础。后期则集中于华南一带,如巨猿化石,巨猿调和巨猿动物群便是在他的领导和参加下发现的。他从古生物学和地层学上建立了华南早更新世的标准剖面。裴文中经过广泛调查和研究后指出: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在整个更新世都有生存,早更新世以巨猿洞动物群为代表,中、晚更新世可以智人化石的出现作为晚更新的标准。在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的研究中,裴文中提出划分为华北、江南、东北和淮河四大区的概念,指出淮河是华北和江南的过渡地带,包括两大区的典型种属,有利于全面性的分析。他对三门系的划分和第三纪、第四纪的分界线以人类的出现为标志等都提出了特有的见解。截至1982年9月,裴文中在50多年的科学生涯中,重视野外实践,他曾到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做广泛的史前考古学、古生物学和地质学的调查、发掘,共发表论文、专著168篇(种),代表作有《中国猿人史要》、《周口店第一地点之食肉类化石》、《周口店山顶洞之文化》、《周口店山顶洞之动物群》、《中国史前时期之研究》和《中国猿人石器研究》。1.W.C.Pei,AnAccountoftheDiscoveryofAnAdultSinanthropsSkullintheChoukoutienDeposit,BulletinoftheGeologicalSocietyofChina,1929,8(3):203~205.2.W.C.Pei,NoticeoftheDiscoveryofQuartzandOtherStoneArtifactsintheLowerPleistoceneHominid-BearingSedmentsofChoukoutienCaveDeposit,BulletinoftheGeologicalSocietyofChina,1931,11(2):109~146.3.D.Black,P.TeilharddeChardin,C.C.Young&W.C.Pei,FossilManinChina,GeologicalMemoirs,Ser.A,1933,11:1~166.4.裴文中,周口店洞穴层采掘记,地质专报乙种第七号,1934:1~68。5.W.C.Pei,OnaMesolithic(?)IndustryoftheCavesofKwangsi,BulletinoftheGeologicalSocietyofChina,1934,14(3):394~412.6.W.C.Pei,LeRǒledesAnimauxetdesCausesNaturellesDanslaCassuredesos,PalaeontologiaSinica,NewSer.D,1938,7:1~60.7.W.C.Pei,TheUpperCaveIndustryofChoukoutien,PalaeontologiaSinica,NewSer.D,1939,9:1~58.8.裴文中,中国史前时期之研究,商务印书馆,1948。9.裴文中、吴汝康,资阳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甲种专刊,第1号,1957。10.裴文中主编,山西襄汾丁村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甲种专刊,第2号,1958。11.裴文中、张森水,中国猿人石器研究,中国古生物志,新丁种12号,1985。12.裴文中,广西柳城巨猿洞及其他山洞之食肉目、长鼻目和啮齿目化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集刊,第18号,1987。人才培养裴文中关心考古人才的培养,曾担任四届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的班主任,并亲自授课和辅导野外实习,培养大批考古工作者。他还常常利用外出考察之际举办有关考古学、第四纪哺乳动物的讲座。1952年—1955年,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联合举办了4次考古人员训练班(戏称黄埔4期),均以裴文中为班主任。他亲自编写讲义、授课、指导学员田野实习,并承担教学的组织工作,广请当时中国文物考古界和史学界名流为学员讲课。4期训练班共培训336人,对中国考古学和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荣誉表彰社会任职个人生活抗日战争期间,裴文中被日寇逮捕、审讯和监禁,以追问中国猿人头盖骨化石的下落,但他始终保持高尚的民族气节。人物评价裴文中是中国旧石器考古学和第四纪地质及哺乳动物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开创和推动了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和第四纪哺乳动物学,为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九三学社评)裴文中是中国20世纪的科学精英,是地质学界、古人类学界和考古学界的一代宗师,也是卓有成就的文学家、科普作家和教育家,还是文博界的重要领导者。(人民网评)

7,怎样成为古生物学家

你可以先考生物系,然后等到研究生阶段去研究古生物。北京有中科院的研究所呀,就在动物园对面。人类和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复旦,北京大学,都不错吧,其实不必什么都追求最好,但是自己一定要做的最好。
感觉你现在都是古生物学家了,有理想你都已经成功一半了,有了目标,把实施计划订好,不断地坚持去学习,我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一个最著名的古生物学家的。

8,希腊古生物学家奥尔维茨的研究有什么意义

希腊古生物学家奥尔维茨,在研究大穿山甲的头骨时,在它两个眼孔上方发现了一个小孔,这一小孔与两个眼孔成品字形 排列,这引起他很大兴趣。经反复研究,这个小孔被证明是退化的眼眶。这一发现,轰动了整个生物界,自此以后,各国的生物学家纷纷加入研究行列。各项研究结果表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动物,甚至包括人类,都有3只眼睛。人们通常忘记了自己的第三只眼,或是从来没有想过它的存在,这只是因为这只额外的眼睛已离开原来的位置,不在脸部表面,而是深深地埋藏在大脑的丘脑上部,而且拥有另外的名字——松果腺体。
搜一下:希腊古生物学家奥尔维茨的研究有什么意义

9,古生物学家如何辨别哺乳动物化石

哺乳动物头骨比爬行动物头骨的骨块更少,愈合得更好,这使得哺乳动物的头骨更加坚固。如果一个古动物的耳区构造能够保留下来并形成化石,那么只要根据是存在一块还是三块听小骨,就可以判断它是否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具有很多特点,比如它们具有很高的代谢率;体温保持恒定;四肢是向下方伸出,而不是像爬行动物或两栖动物那样向两侧伸出;有皮毛可以保持身体的温暖;胚胎在母体内发育,一直发育到相当程度时才出生;母亲用乳汁来喂养幼仔……不过,哺乳动物的上述特点大多都难以在化石中表现出来。所以,对于古生物学家来说,要判断一件化石是哺乳动物的还是爬行动物的,多数还是要靠牙齿和骨骼这些容易保存为化石的部分,比如可以通过动物头骨化石的耳区结构来区分。哺乳动物头骨比爬行动物头骨的骨块更少,愈合得更好,这使得哺乳动物的头骨更加坚固。爬行动物的下颌由多块小骨头组成,而哺乳动物的下颌骨只由一块叫齿骨的骨头构成。爬行动物的头骨和下颌骨之间利用方骨和关节骨相互连接,听小骨只包括一块镫骨(也称耳柱骨)。而哺乳动物的头骨和下颌骨利用鳞骨和齿骨相互连接,听小骨从外向内依次有锤骨、砧骨和镫骨三块,其中锤骨和砧骨分别由关节骨和方骨演化而来。听小骨能在耳膜与充满液体的内耳间传递声音到耳蜗,产生听觉的感知。如果一个古动物的耳区构造能够保留下来并形成化石,那么只要根据是存在一块还是三块听小骨,就可以判断它是否属于哺乳动物。除了下颌骨和听小骨的不同,哺乳动物的牙齿形态也与爬行动物的有较大差别。多数爬行动物嘴中的牙齿是同一种形态,或者全是锥形,或者全是叶形,但哺乳动物的牙齿出现了门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的分化,适用于不同的功能,如抓取、穿刺、切割、研磨等。由于食性和行为的差异,不同类群的哺乳动物的牙齿形态也千差万别,于是科学家仅仅通过观察研究牙齿化石,就可以推断出哺乳动物的类别甚至具体到属种的分类。

文章TAG:古生物学家  古生物学家用英语怎么说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