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蓟与小蓟的区别,野生植物大蓟小蓟泥胡菜外形很相似如何区分
来源:整理 编辑:公务员考试 2023-11-24 10:00:05
本文目录一览
1,野生植物大蓟小蓟泥胡菜外形很相似如何区分
仔细看的话三者外形其实还是有很大差异的。首先,大蓟小蓟叶上有刺,泥胡菜是没有刺的。第二,从叶形是看,大蓟和泥胡菜是羽裂叶,小蓟叶不裂。
2,这个是什么花
大蓟 。
大蓟的叶子是分裂的,小蓟的叶子不分裂,但边缘有刺。俗称:刺菜。
入药名称:小蓟。
大蓟能长到一米五六的高度。叶子呈分裂状,边缘有刺。
小蓟最高能长到四五十厘米,叶子小,不分裂,边缘有刺。
3,大蓟与小蓟
大蓟和小蓟同属止血药,都有凉血止血、散瘀消痈的作用,但小蓟的药力较大蓟弱。临床上两药常一起用,有协同作用,以增强药效。两者可互相代替使用。近年大蓟多用于高血压病及黄疸等;小蓟多用于尿血证等。
两者的鉴别要点为∶
大蓟茎段较粗状,,约4~12 mm ,有髓部,叶缘刺较硬,长达5 mm,触之刺手.; 而小蓟茎细小,直径2~5 mm,断面中空,,叶缘针刺较软,长1~2 mm,触之不刺手。
同时大蓟叶片展平后呈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而小蓟叶片展平后呈长椭圆形,全缘或微齿裂。
大蓟与小蓟都有凉血止血的功效,用于治疗血热妄行所致的出血病证,两者又都具消散痈肿作用,可治疗热毒疮痈。临床上,大蓟偏于散瘀消肿力,小蓟偏于治疗血淋、尿血等。一般可以代替使用。
大蓟图片 小蓟图片
都能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大蓟散瘀消痈力强,止血作用广泛,对吐血,咯血及崩漏下血尤为适宜
小蓟能利尿通淋,用以治疗血尿,血淋为佳
4,大蓟和小蓟有什么区别
大蓟鉴别 本品根的横切面:表皮细胞壁木栓化,有时脱落。皮层较宽,紧靠内皮层处有类圆形分泌道,直径80~130μm,较密地排列成环;内皮层明显。韧皮部较窄。形成层断续成环。木质部射线较宽;导管少数,放射状排列,周围常伴有木纤束髓。薄壁细胞含菊糖。 叶的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多角形;下表皮细胞类长方形,壁波状弯曲。气孔不定式或不等式,副卫细胞3~5个。非腺毛4~18 细胞,顶端细胞细长而扭曲,直径约7μm,壁具交错的角质纹理。
功能主治 功能治吐血,衄血,尿血,血淋,血崩,带下,肠风,肠痈,
痈疡肿毒,疔疮。
小蓟【鉴别】 该品叶的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多角形,垂周壁平直,表面角质纹理明显;
下表皮细胞壁波状变曲,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及非腺毛。气孔不定式或不等式。非腺毛
3~10余细胞,顶端细胞甚细长呈鞭状,皱缩扭曲。叶肉细胞中含草酸钙结晶,多呈针
簇状。
【性味与归经】 甘、苦,凉。归心、肝经。
【功能与主治】 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
5,中药的区别有多大
首先不是用一个名字的中药就是一味药,中药有炮制品和生品之分,你可以先确定一下两次的药是否确实是一样的。其次中药因为产地、种植条件、采集等因素的影响质量会差很多。用你所说的方法也是其中一种判断药材质量的方法,有些人将中药煮过一遍,晒干又拿来卖,那颜色自然浅的多,味道也很淡,这种纯属缺德。生虫按照道理是会影响药效的,但是也有一种说法,药虫是吃药长大的,也有药效。所以少量的虫倒是也没关系,特别是一些贵重药不必要都扔掉,但是卖的时候就有虫,说明没有储存好。通过以上分析,证明你第二次买的药质量不好。最后,GMP叫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不是针对中药材的质量标准,是针对药厂生产药品质量控制的标准,和中药材没关系,中药材的种植标准有GAP控制。你买的这个叫中药饮片,它的质量还有另外的标准。中草药种类有很多,很多药材只有一字之差,但是药效却可能是大大不同的,甚至功效相反,如大蓟和小蓟是常见的中药,很多人对于这两类药材不能清楚的区分,下面中医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大蓟与小蓟的区别。大蓟又名虎蓟、马蓟,华南称老虎俐、山萝卜,华东称千针草、野红花,福建称猪母刺、鸡姆刺,四川称土红花等。大蓟为菊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根簇生,为长纺锤形;茎高50-100厘米,有纵条纹,密披白软毛;叶互生,根生叶倒卵状长椭圆形,长15-30厘米,羽状深裂,裂片5-6对,先端尖,边缘具不等长浅裂和针刺,基部渐狭,形成两侧有翼的扁叶柄,茎生叶较小,基部抱茎,下表面密被白绵毛;花两性,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全为筒状花冠,紫红色。小蓟又名猫蓟、刺蓟菜、刺儿菜、刺蓟、刺角菜等。小蓟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无纺锤状块根,根细长;茎直立,高25-60厘米,绿而带紫,被白色绵柔毛;叶互生,长椭圆状披针形,长7-11厘米,宽1-3厘米,先端短尖,叶全缘或疏齿裂,其裂程度远比大蓟为浅,每齿具金黄色小针刺,亦不及大蓟的刺长,其叶两面均有白色绵柔毛;头状花序顶生,花单性,雌雄异株,与大蓟有别。大蓟与小蓟均有凉血止血之功,可治疗血热妄行所致的出血病证,两者又都具消散痈肿作用,可治疗热毒疮痈。然而大蓟散瘀消肿力佳,小蓟则擅治血淋、尿血诸证。正如《本草便读》所载:“大蓟则散力较优,消痈则功能较胜;小蓟功专破血通淋。”《新修本草》曰:“大小蓟叶虽相似,功力有殊。大蓟生山谷,根疗痈肿,小蓟生平泽,不能削肿,而俱能破血。”鉴于大蓟与小蓟在疗效方面有所不同,因此,两者宜相区别,不应混用。有些药分年头。如人参有些药分地域。如黄芪养殖的,和天然的不一样真的和假的不一样比如甘草。加工提取后的甘草外形一样,味道大不一样。中药中有虫就不要吃了,也不能买,中国GMP认证就规定药厂的洁净度,药材有虫了,那就被污染了,如果他们拿有虫的药给你。你可以去药监局找他们。有的药材只能漂洗,有些成分是会流失的,这就要看饮片厂的操作规范不!
6,有人知道中药大蓟和小蓟有什么区别吗
大蓟与小蓟均始载于陶弘景的《名医别录》,并被列入中品。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将其载于草部湿草类。市售大蓟与小蓟品种不但复杂,而且较混乱,异物同名的品种甚多。有的地区将大蓟、小蓟颠倒相称;而有的地区则大小蓟不分,均以同一植物当之。不同地区的药用部分亦有所不同,有的使用地上全草,而有的则用地下根部。大蓟又名虎蓟、马蓟,华南称老虎俐、山萝卜,华东称千针草、野红花,福建称猪母刺、鸡姆刺,四川称土红花等。大蓟为菊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根簇生,为长纺锤形;茎高50-100厘米,有纵条纹,密披白软毛;叶互生,根生叶倒卵状长椭圆形,长15-30厘米,羽状深裂,裂片5-6对,先端尖,边缘具不等长浅裂和针刺,基部渐狭,形成两侧有翼的扁叶柄,茎生叶较小,基部抱茎,下表面密被白绵毛;花两性,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全为筒状花冠,紫红色。 小蓟又名猫蓟、刺蓟菜、刺儿菜、刺蓟、刺角菜等。小蓟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无纺锤状块根,根细长;茎直立,高25-60厘米,绿而带紫,被白色绵柔毛;叶互生,长椭圆状披针形,长7-11厘米,宽1-3厘米,先端短尖,叶全缘或疏齿裂,其裂程度远比大蓟为浅,每齿具金黄色小针刺,亦不及大蓟的刺长,其叶两面均有白色绵柔毛;头状花序顶生,花单性,雌雄异株,与大蓟有别。 中医临床认为大蓟与小蓟均有凉血止血之功,可治疗血热妄行所致的出血病证,两者又都具消散痈肿作用,可治疗热毒疮痈。然而大蓟散瘀消肿力佳,小蓟则擅治血淋、尿血诸证。正如《本草便读》所载:“大蓟则散力较优,消痈则功能较胜;小蓟功专破血通淋。”《新修本草》曰:“大小蓟叶虽相似,功力有殊。大蓟生山谷,根疗痈肿,小蓟生平泽,不能削肿,而俱能破血。”大小蓟中药饮片的区别要点是:大蓟草茎粗,髓部疏松,叶缘具刺硬而长,冠毛玉白色,有光泽;而小蓟草茎细髓部小,叶缘刺短而软,冠毛白色无光泽。 鉴于大蓟与小蓟在疗效方面有所不同,因此,两者宜区别,不应混用。大蓟和小蓟同属止血药,都有凉血止血、散瘀消痈的作用,但小蓟的药力较大蓟弱。临床上两药常一起用,有协同作用,以增强药效。两者可互相代替使用。不过,近年大蓟多用于高血压病及黄疸等;小蓟多用于尿血证等。大蓟为菊科植物蓟Cirsium japonicum DC.的地上部分或根。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华北地区多用地上部分,华东地区多用地上部分及根,中南及西南地区多用根。夏、秋季花开时割取地上部分,或秋末挖根,除去杂质,晒干,生用或炒炭用。 【药性】甘、苦,凉。归心、肝经。 【功效】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应用】 1.血热出血证。本品寒凉而入血分,功能凉血止血,主治血热妄行之诸出血证,尤多用于吐血、咯血及崩漏下血。如《不居集》治九窍出血,常与小蓟相须为用;《本草汇言》治吐血、衄血、崩中下血,皆用鲜大蓟根或叶捣汁服;若治外伤出血,可用本品研末外敷。 2.热毒痈肿。本品既能凉血解毒,又能散瘀消肿,无论内外痈肿都可运用,单味内服或外敷均可,以鲜品为佳。如《日华子本草》以大蓟叶生研调服治肠痈;《闽东本草》以鲜大蓟煎汤内服治肺痈;若外用治疮痈肿毒,多与盐共研,或鲜品捣烂外敷。 【用法用量】煎服,10~15g,鲜品可用30~60g。外用适量,捣敷患处。 【鉴别用药】大、小二蓟,首载于《名医别录》,因其性状、功用有相似之处,故大小蓟常混称。至《证类本草》、《救荒本草》、《本草纲目》才逐渐将其区别开来。二者均能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广泛用治血热出血诸证及热毒疮疡。然大蓟散瘀消痈力强,止血作用广泛,故对吐血、咯血及崩漏下血尤为适宜;小蓟兼能利尿通淋,故以治血尿、血淋为佳。 【古籍摘要】 1.《名医别录》:“主女子赤白沃,安胎,止吐血,鼻衄,令人肥健。” 2.《本草经疏》:“大蓟根,陶云有毒,误也。女子赤白沃,血热所致也,胎因热则不安,血热妄行,溢出上窍则吐衄。大蓟根最能凉血,血热解,则诸证自愈矣。” 3.《本草新编》:“大蓟,破血止血甚奇,消肿安崩亦效,去毒亦神。但用于初起之血症大获奇功,而不能治久伤之血症也。盖性过于凉,非胃所善,可以降火,而不可以培土故耳。”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三萜和甾体类、挥发油类,长链炔醇类和黄酮苷类化合物。 2.药理作用:大蓟水煎剂能显著缩短凝血时间,其水浸剂、乙醇-水浸出液和乙醇浸出液均有降低血压作用,乙醇浸剂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水提物对单纯疱疹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临床研究:用大、小蓟各30g,清水洗净,放碗中捣烂,挤出液汁,慢火炖开加糖服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效(中医杂志,1965,12:16);用大蓟100g,水煎分2次口服,每日1剂。若每剂加瘦肉30~60g,或猪肺30g同煎更好。连服3个月为1疗程。共观察肺结核26例,结果:痊愈4例,好转17例,无效5例(浙江中医杂志,1987,11:489);用鲜大蓟根,洗净切细,捣烂取汁与食用菜油按比例调成糊状,涂抹患处。治疗Ⅰ、Ⅱ烧烫伤患者182例,均在10~30天内痊愈(中医杂志,1988,3:13);另有以本品为主,内服或外用治疗高血压病、乳腺炎以及肌内注射所引起的硬结等。小蓟为菊科植物刺儿菜Cirsium setosum(Willd.) MB.或刻叶刺儿菜Cephanoplos setosum(Willd.) Kitarn.的地上部分或根。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夏、秋季花期采集。除去杂质,晒干,生用或炒炭用。 【药性】甘、苦,凉。归心、肝经。 【功效】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应用】 1.血热出血证。本品性属寒凉,善清血分之热而凉血止血,无论吐咯衄血,便血崩漏等出血由于血热妄行所致者皆可选用。如《卫生易简方》单用本品捣汁服,治九窍出血;《食疗本草》以本品捣烂外涂,治金疮出血;临证治疗多种出血证,常与大蓟、侧柏叶、茅根、茜草等同用,如十灰散(《十药神书》)。因本品兼能利尿通淋,故尤善治尿血、血淋,可单味应用,也可配伍生地、滑石、山栀、淡竹叶等,如小蓟饮子(《济生方》)。 2.热毒痈肿。本品能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用治热毒疮疡初起肿痛之证。可单用鲜品捣烂敷患处,也可与乳香、没药同用,如神效方(《普济方》)。 【用法用量】煎服,10~15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捣敷患处。 【古籍摘要】 1.《日华子本草》:“小蓟根凉,无毒,治热毒风并胸膈烦闷,开胃下食,退热,补虚损。苗,去烦热,生研汁服。小蓟力微只可退热,不似大蓟能补养下气。” 2.《本草纲目拾遗》:“清火、疏风、豁痰,解一切疔疮痈疽肿毒。” 3.《医学衷中参西录》:“鲜小蓟根,味微辛,气微腥,性凉而润。为其气腥与血同臭,且又性凉濡润,故善入血分,最清血分之热,凡咳血、吐血、衄血、二便下血之因热者,服者莫不立愈。又善治肺病结核,无论何期,用之皆宜,即单用亦可奏效。并治一切疮疡肿疼、花柳毒淋、下血涩疼,盖其性不但能凉血止血,兼能活血解毒,是以有以上种种诸效也。其凉润之性,又善滋阴养血,治血虚发热;至女子血崩赤带,其因热者用之亦效。”气味归经药理几乎一样,大蓟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善于清热;小蓟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善于止血。
文章TAG:
大蓟 小蓟 区别 野生 大蓟与小蓟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