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内容:迁都洛阳;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族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最大结果是什么

北魏孝文帝改革使北魏政治、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创造了和平的环境,各族人民交往频繁,使民族融合步伐加快、为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作出了贡献,也使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封建化。
不同点: 侧重点不同:商鞅变法侧重于富国强兵;而北魏孝文帝改革侧重于制度的更新,迁都和移风易俗. 目的不同:商鞅变法是为了实现富国强兵以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改变鲜卑族的落后状态.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最大结果是什么

3,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主要有那些这次改革有什么进步意义

措施第一阶段:创建新制度(主要由冯太后主持)  政治方面采取俸禄制和三长制(设邻长、里长和党长),经济方面实行均田制和租调制   第二阶段:汉化   1.迁都洛阳(494年)   2.改变风俗习惯:易汉服、讲汉话、改汉姓、通汉婚、定门第、改籍贯   3.学习汉族典章制度: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意义:有利于我国的民族大融合,有利于我国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有利于我国少数民族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促进了鲜卑族的发展,是鲜卑族最终汇入我国中华民族的大家庭,有利于我国民族的团结。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主要有那些这次改革有什么进步意义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作用分别是什么

①改革的背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相互影响,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面对这种情况,为了加强对各族人民的统治,北魏孝文帝接受汉族地主的建议,实行改革。  ②改革的主要内容:可分为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经济上,实行均田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一种形式,政府把一些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对社会秩序安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政治上,迁都洛阳和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政治制度,这两项措施均有利于北魏对黄河流域的控制。文化上,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孝文帝下令鲜卑族采用汉姓,改穿汉服,学说汉话,提倡同汉族通婚,这就从姓氏、服装、语言、婚姻等方面清除了鲜卑族和汉族的隔阂,达到鲜卑族和汉族进一步融合的目的。  ③改革的历史作用。历史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5,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时间目的内容作用

时间 前期(471---490)主要由冯太后主持 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为澄清吏治,巩固统治 2、推行均田制: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收入 3、设立三长制: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4、推行新的租调制:与均田制相适应,保证税收 后期(490---499)主要由孝文帝主持 1、迁都洛阳 2、移风易俗: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 目的 1.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2 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内容 孝文帝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范围极其广泛,内容也极为丰富。总体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第一,推行均田制。在均田制的同时又颁布了与之相联系的三长制和租调制。均田制使农民分得了一定数量的土地,将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成为国家的编户,保证了地主们的基本利益及土地私有制。而租调制则相对减轻了农民的租调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从另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整顿吏治。吏治的败坏不仅激化了社会矛盾,同时也使统治阶级内部产生了矛盾。在这项改革措施中,以“治绩”的好坏为标准。整肃了官僚机构,巩固了封建统治。第三,迁都洛阳。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495 年正式迁都洛阳。第四,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主要内容有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复姓、定族姓、迁都洛阳等,这是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的措施。 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 有利于我国的民族大融合,有利于我国少数民族的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我国少数民族从奴隶制向封建制度的过渡,有利于我国民族的团结。

6,汉武帝孝文帝秦始皇改革有那些

汉武帝改革:(1)思想上: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影响-----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2)政治上:A、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 影响-----削弱诸侯国的实力; B、加强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置司隶校尉,在地方设 “刺史”; (3)外交上:派张骞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4)军事上:派霍去病、卫青北伐匈奴。汉武帝改革使西汉进入强盛时期,巩固了大一统的格局。北魏孝文帝改革:目的(原因):为了学习汉族 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 的控制。 主要内容(措施): (1)迁都洛阳: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2)实行汉化政策:改穿汉服、学说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 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推进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秦始皇改革的措施(1)政治上: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利,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影响----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上: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 影响---促进经济发展。 (3)思想上:焚书坑儒 影响----钳制思想,摧残文化。 (4)文化上:统一使用小篆; 影响----促进各地文化交流。 (5)军事上:修筑长城,抵御匈奴。影响----巩固边疆领土。 影响: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他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被后来的历代王朝沿用。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推恩令。孝文帝迁都推行汉化,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1、 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内容:⑴编制户口,加强刑罚⑵奖励生产 ——(富国)重农抑商⑶奖励军功 ——(强兵)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获得爵位的最好途径 ⑷承认土地私有——最有利于地主阶级的利益体现了变法的性质,最关键⑸推行县制 ——对后世行政制度影响最深远 (6)统一度量衡影响:商鞅变法确立封建制度,使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1)秦孝公支持;(2)商鞅坚定;(3)百姓信任;(4)根本原因:改革的措施符合时代的要求。商鞅变法成功的启示:(1)商鞅变法符合时代要求,推动了社会的进步,(2)要有勇于改革的意识和创新精神.(3)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有不怕挫折和牺牲的精神。2、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大一统)的措施、和影响:(1)政治上: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利,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影响----建立中央集权制度(2)经济上: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 影响---促进经济发展。(3)思想上:焚书坑儒 影响----钳制思想,摧残文化。(4)文化上:统一使用小篆; 影响----促进各地文化交流。 (5)军事上:修筑长城,抵御匈奴。影响----巩固边疆领土。影响: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他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被后来的历代王朝沿用。3、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制度(大一统)的措施: (1)思想上: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影响-----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2)政治上:A、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影响-----削弱诸侯国的实力;B、加强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置司隶校尉,在地方设 “刺史”; (3)外交上:派张骞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4)军事上:派霍去病、卫青北伐匈奴。评价:使西汉进入强盛时期,巩固了大一统的格局。目的(原因):为了学习汉族 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 的控制。 主要内容(措施):(1)迁都洛阳: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2)实行汉化政策:改穿汉服、学说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 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推进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文章TAG:北魏孝文帝  魏孝文帝  孝文帝改革  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