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莎 士 比 亜 他是谁

英国的文学家,戏剧家.
英国的大戏剧家啊,写了那么多的经典名剧。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喜剧《威尼斯商人》等和一百多首十四行诗。是“英国戏剧之父”,本·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被赋予了“人类文学奥林匹克山上的宙斯”。
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是“英国戏剧之父”,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被赋予了“人类文学奥林匹克山上的宙斯”

莎 士 比 亜 他是谁

2,凡尔纳简介

儒勒·凡尔纳(JulesVerne,1828.2.8—1905)生于法国西部海港南特,他在构成市区一部分的劳阿尔河上的菲伊德岛生活学习到中学毕业。父亲是位颇为成功的律师,一心希望子承父业。但是凡尔纳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11岁时,他曾志愿上船当见习生,远航印度,结果被家人发现接回了家。为此凡尔纳挨了一顿狠揍,并躺在床上流着泪保证:“以后保证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也许正是由于这一童年的经历,客观上促使凡尔纳一生驰骋于幻想之中,创作出如此众多的著名科幻作品。18岁时,他遵父嘱,去巴黎攻读法律,可是他对法律毫无兴趣,却爱上了文学和戏剧。一次,凡尔纳自一场晚会早退,下楼时他忽然童心大发,沿楼梯扶手悠然滑下,不想正撞在一位胖绅士身上。凡尔纳非常尴尬,道歉之后随口询问对方吃饭没有,对方回答说刚吃过南特炒鸡蛋。凡尔纳听罢摇头,声称巴黎根本没有正宗的南特炒鸡蛋,因为他即南特人而且拿手此菜。胖绅士闻言大喜,诚邀凡尔纳登门献艺。二人友谊从此开始,并一度合写戏剧,为凡尔纳走上创作之路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位胖绅士的名字是大仲马!毕业后,他更是一门心思投入诗歌和戏剧的创作,为此不仅受到父亲的严厉训斥,并失去了父亲的经济资助。他不得不在贫困中奋斗,以读书为乐。他十分欣赏雨果、巴尔扎克、大仲马和英国的莎士比亚。在巴黎,他创作了20个剧本(未出版)和一些充满浪漫激情的诗歌。后来,凡尔纳与大仲马合作创作了剧本《折断的麦秆》并得以上演,这标志着凡尔纳在文学界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在继续创作的过程中,凡尔纳感到文学创作似乎缺乏出路,而且他发现当时文坛上的人都在找出路,都在试图把其他领域的知识融进戏剧。比如大仲马是将历史学融进文学,而巴尔扎克则把社会伦理学融?

凡尔纳简介

3,英国喜剧之父莎士比亚

不对, 莎士比亚被称为戏剧之父。 莎士比亚被誉为“人类文学奥林匹亚山上的宙斯”
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被称为“英国戏剧之父”,“时代的灵魂”,“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他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8部戏剧、155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和其他诗歌,其中著名的有《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莎士比亚的著作对后来的戏剧和文学有持久的影响。实际上,他扩展了戏剧人物刻画、情节叙述、语言表达和文学体裁多个方面。并且,莎士比亚时期,英语语法和拼写没有现在标准化,他对语言的运用也影响了现代英语。莎士比亚在世时被尊为诗人和剧作家,但直到19世纪他的声望才达到今日的高度。到20世纪,他的作品常常被新学术运动改编并重新发现价值,直至今日依旧广受欢迎,在全球以不同文化和政治形式演出和诠释。
威廉·莎士比亚并未被称为“喜剧之父”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年),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重要的作家,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被喻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 他亦跟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Aeschylus)、索福克里斯(Sophocles)及欧里庇得斯(Euripides),合称为戏剧史上四大悲剧家。   1、主要成就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世界最著名戏剧大师早期四大喜剧,中期四大悲剧。   2、评价   巴尔扎克、迪更斯莱、普希金、屠格涅夫等都以莎士比亚作品为榜样。普希金认为莎士比亚具有一种与人民接近的伟大品质。杜波罗留波夫把莎士比亚看作是“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说他“指出了人类发展的几个新阶段”,是“人类认识的最高阶段的最充分的代表”,他的作品“表现出道德的最充分的理想。”别林斯基对莎士比亚更是有着无限崇拜。他在《文学的幻想》中写道:“莎士比亚——这位神圣而崇高的莎士比亚——对地狱、人间和天堂全都了解。他是自然的主宰……通过了他的灵感的天眼,看到了宇宙脉搏的跃动。他的每一个剧本都是一个世界的缩影,包含着整个现在、过去及未来。” 
威廉·莎士比亚(英语: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华人社会常尊称为莎翁,清末民初鲁迅在《摩罗诗力说》(1908年2月)称莎翁为“狭斯丕尔”,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莎士比亚在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出生长大,18岁时与安妮·海瑟薇结婚,两人共生育了三个孩子:苏珊娜、双胞胎哈姆尼特和朱迪思。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20多年期间莎士比亚在伦敦开始了成功的职业生涯,他不仅是演员、剧作家,还是宫内大臣剧团的合伙人之一,后来改名为国王剧团。1613年左右,莎士比亚退休回到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3年后逝世。1590年到1600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接下来1601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亚崇尚高尚情操,常常描写牺牲与复仇,包括《奥赛罗》、《哈姆雷特》、《李尔王》和《麦克白》,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莎士比亚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9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他的戏剧有各种主要语言的译本,且表演次数远远超过其他所有戏剧家的作品

英国喜剧之父莎士比亚

4,莎拉布莱曼 简介

姓 名:莎拉·布莱曼英文姓名: Sarah Brightman出生年月: 1960/08/14 国籍: 英国 生平简介 不知道多少人是因为听了「歌剧魅影」唱片中,克莉丝汀银铃般的嗓音,才想到要伦敦亲眼欣赏该剧的现场演出。虽然,近年来莎拉布莱曼(Sarah Brightman)已经不再演唱这个脚色,但是当年这个为她量身订做,而且全球轰动的角色,似乎已经灌注了莎拉布莱曼的精神,别人无法取代。 莎拉布莱曼的歌声充满了个人特质,让人充满迷惑与想像,就像航行在海的水手听见萝蕾莱的吟唱般,成为一种方向感的依归,一种心灵折服的美声女神。她的音质纯净、通透,演唱起不食人间烟火的角色时格外惹人怜惜,让我们不禁好奇她的出身以及音乐成长背景。 生於1960年8月14日英国朴兹茅斯的莎拉布莱曼,父亲是土地仲介商、母亲是苏活区的舞蹈女郎,而莎拉布莱曼的母亲从小就忘女成凤,带著她四处学习芭蕾、歌唱、表演,以及各种比赛,她也因此认识了众多古典作曲家的芭蕾音乐,而父母亲则喜欢听六十年代的重摇滚音乐。因此在两种音乐文化的冲击、交融下,奠下莎拉日後发展跨界音乐的基础。 从小就到处比赛的莎拉,十三岁首度以音乐剧「我与亚伯特」登上舞台,之後她又进入正统的表演艺术学校就读,例如英国艾蒙豪斯芭蕾学校、伦敦艺术教育学校、皇家音乐院等等。而她就读皇家音乐院时,更加入大型流行舞团开始在舞台上崭露头角。二十岁的莎拉参加韦伯音乐剧「猫」的甄选,获得Jamima一角的演出,因此赢得韦伯高度的欣赏,两人更进一步在1984年韦伯生日时正式结婚。不过在这次婚姻之前,她在1978-1983曾与乐团经理史都华(Andrew Graham-Stewart)有过一段五年的婚姻。与韦伯结婚後,在老公强力的音乐支持下,莎拉的演唱事业平步青云,1986年虽然以「歌剧魅影」攀上高峰,但是之後的「爱的观点」却票房不佳,不久後的1990年两人就宣告离婚。尽管如此,到目前为止莎拉布莱曼还是韦伯心目中的第一女伶,更是乐迷心目中韦伯音乐剧「永远的第一女主角」。 演 员 履 历“月光女神”——    她被BBC选为戴安娜王妃葬礼上主题音乐的歌曲《永相随》震撼了全世界;她是站在古典与流行音乐两座山巅的巨星    她首次登台就获得了让人垂涎三尺的音乐剧《猫》的演出权;    她是经典音乐剧《歌剧魅影》(又名“歌剧院的幽灵“)领衔女主角;    她在巴塞罗纳奥运会上受邀与歌王卡雷拉斯同台演唱会;    她是歌王卡雷拉斯、多明戈、波切里最喜欢合作演出的女艺人;    她精于歌剧咏叹调的诠释,但同时又以全新的风格翻唱世界老牌摇滚组合QUEEN(皇后乐队)的名曲而名声大噪;    她演唱的西班牙语版“坦泰尼克号“主题歌《我心依旧》让无数的流行歌迷为之倾倒;    她的名字在世界家喻户晓,在西班牙,她被称为“歌剧天使“;在德国,她被称为“舞台剧歌后“;在日本,她被称为“超人气歌星“;在港台,她被称为“王菲“;而在中国大陆,她被古典界称为“歌后,被流行界称为“巨星“,被记不住她名字的人称为“大眼妹”!   是继世界三大男高音帕瓦罗蒂,卡雷拉斯和多明戈之后世界乐坛涌现出的另一个天后级人物。她与安德鲁·波切里被称为是跨越古典与流行的标志性艺人。在世界歌坛风行古典流行跨界互相交融的今天,无疑站在了这个潮流的最前沿。她曾创造了单曲全球销量超过1000万张的惊人记录,她因此在全世界拥有无数的听众和歌迷,她的歌迷不仅来自歌剧界,舞台剧和古典音乐界,更有大量歌迷是喜欢流行音乐的年轻人和发烧友。她和她的音乐在各大媒体的爆光度,播放率和点播率最高。   1960年8月14日出生于英国,与别的孩子不同,她从不虚度时光,甚至不午休。莎拉多才多艺,自小已学习芭蕾舞,14岁开始唱音乐剧。永远都知道自己的目标:成为一名著名的艺术家。认为自己的成功源于信念,“我努力去做。”然而,不可否认韦伯在她生命中的出现,对她以后的成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岁时,莎拉在伦敦得以入围音乐剧《猫》的面试,起先音乐剧大师韦伯并没有发现她。莎拉演了可能有一年多,经过一个朋友推荐,韦伯才开始注意莎拉。韦伯发现莎拉的歌声正是他梦寐以求的天籁,并展开了追求莎拉的行动。当时两人都有各自的家庭,但最后居然还是因为双方对音乐的狂热而走到了一起。在韦伯的指导下,开始了古典音乐生涯。从此,便成为韦伯音乐的最好代言人。她的成功招致了嫉妒者的讽刺和媒体的怀疑,毕竟,她是韦伯的妻子,这使她生活在她丈夫巨大声望的阴影中。“这是痛苦的婚姻;无论我多么努力,他们从不以我自己的成就来评价我。”双方婚姻持续了6年,但离婚之后,两人的合作仍然非常紧密。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闭幕式上,他们才开始认识。当时,她和卡雷拉斯深情对唱了一首《一生朋友》,她迷人的嗓音让人过耳难忘。据统计,全球有12亿人观看了演出。其中大部分应该是中国人。而《一生朋友》这首歌也是韦伯应邀为奥运会写的。1992年,莎拉和韦伯已经离婚,这次合作,也被传为一时佳话。

文章TAG:英国  戏剧  之父  英国戏剧之父          他是谁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