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宋太祖宋太宗哥俩怕辽国吗

宋太祖倒是不怕,只可惜死的早,其弟弟宋太宗个性阴暗懦弱自然是害怕,在位期间与辽国谈判四次三次割地赔款还送人质,这一点后来被诟病,是整个宋朝孱弱的开端

宋太祖宋太宗哥俩怕辽国吗

2,宋太祖和宋太宗的关系是什么

宋太祖和宋太宗的关系是宋太祖是太宗的哥哥,是亲兄弟的那种。不管是文治武功宋太祖都要远高于宋太宗,宋太祖之所以能够上位,除了他的文治武功,其实很大程度原因是他的处事原则,所以才有了黄袍加身,别人都是靠武力征服或者玩政治手段才穿上龙袍的,可是他的龙袍却是别人强加给他的。宋太祖人物说明宋太祖赵匡胤一生最大的贡献和成就在于重新恢复了华夏主要地区的统一,结束了安史之乱以来长达200年的诸侯割据和军阀战乱局面。饱经战火之苦的民众终于有了一个和平安宁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我国历史上有两次名副其实的大分裂,一次是南北朝,另外一次就是五代十国,作为五代十国的终结者和大宋王朝的开拓者,赵匡胤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

宋太祖和宋太宗的关系是什么

3,宋太祖是被宋太宗杀的吗

宋太祖死的当夜邀请其弟赵匡义入宫,后据人说 听到屋“烛影斧声”。后太祖暴卒,其弟继位 正常应由太祖子嗣继位,有人说是太宗匡义杀的 并且篡位,但是据考证,无根据。宋史记载说皇太后对宋太祖说,北周之所以灭亡就是皇帝年幼,大权在外,被人夺了皇位,你一定要汲取教训,把皇位传给你弟弟,不要传给年幼的皇子,这个记载应该是太宗能当上皇上的原因

宋太祖是被宋太宗杀的吗

4,宋太祖和宋太宗什么关系

兄弟关系,宋太祖是太宗的哥哥。1、赵匡胤为涿郡人,于后唐天成二年(927年3月21日)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他出身军人家庭,高祖赵朓,在唐朝官至幽都(今北京)县令。曾祖赵珽,于唐朝任御史中丞;祖父赵敬,历任营、蓟、涿三州刺史。赵匡胤为赵弘殷(宋宣祖)次子,长兄赵匡济早夭,母亲为杜氏(昭宪太后)。2、赵光义是宋宣祖赵弘殷和杜太后所生的第三个儿子,宋太祖赵匡胤之弟。后晋天福四年己亥年十月七日甲辰(939年11月20日)生于开封府浚仪县崇德北坊护圣营官舍。起初,赵光义之母梦见神仙捧着太阳授予她,从而有娠怀孕,直到赵光义出生的当天夜晚,红光升腾似火,街巷充满异香。扩展资料1、赵匡胤一生最大的贡献和成就在于重新恢复了华夏地区的统一,结束了自唐末五代以来长达近七十年的藩镇割据混战局面。饱经战火之苦的民众终于有了一个和平安宁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赵匡胤作为唐末五代十国混战局面的终结者、宋朝的开拓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具有完美的人格魅力:心地清正,嫉恶如仇,宽仁大度,虚怀若谷,好学不倦,勤政爱民,严于律己,不近声色,崇尚节俭,以身作则等等,不仅对改变五代以来奢靡风气具有极大的示范效应,而且深为后世史学家所津津乐道。2、宋太宗为政举措政治赵光义即位后,继续进行统一事业,鼓励垦荒,发展农业生产,扩大科举取士规模,编纂大型类书,设考课院、审官院,加强对官员的考察与选拔,进一步限制节度使权力,力图改变武人当政的局面,确立文官政治。这些措施顺应了历史潮流,为宋朝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军事宋太宗朝与北方辽国契丹政权、西北夏州党项政权间的战争频发。为了更好地控制与驾驭出征将帅,宋太宗开始实行“将从中御”的政策,授予出征将帅应对谋略、攻守计划,或授以阵图以指挥前线将帅作战。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限制,宋太宗朝“将从中御”政策施行效果并不尽理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匡胤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光义

5,宋太祖和宋太宗各是谁

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匡义/赵光义/赵炅
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作了皇帝,他就是宋太祖。宋太宗是赵匡胤弟弟赵光义(原名赵匡义)
赵匡胤和赵光义
赵匡胤 赵匡义
赵匡胤和赵光义
赵匡胤 、赵光义
赵匡胤 和赵光义

6,宋朝历代帝王顺序

顺序为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1、宋太祖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时随征北汉、南唐,战功卓著。柴荣病重时,升为殿前都点检,成为禁军最高统帅。2、宋太宗宋太宗赵光义(939年11月20日-997年5月8日)宋朝第二位皇帝(976年11月15日—997年5月8日在位)宋太祖驾崩后赵光义继位。即位后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3、宋真宗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宋朝第三位皇帝(997年5月8日-1022年3月23日)在位之初,任用李沆、吕端等为相,勤于政事,景德元年(1004年),在宰相寇凖的劝说下,御驾亲征,挫败辽军于澶渊。4、宋仁宗宋仁宗赵祯(1010年5月30日-1063年4月30日)宋朝第四位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赵祯即位,时年十三岁。他在位初期,由章献明肃皇后刘氏垂帘听政,直至明道二年(1033年)才开始亲政。5、宋英宗宋英宗赵曙(1032年2月16日—1067年1月25日)宋朝第五位皇帝(1063年5月1日—1067年1月25日)赵曙即位之后,任用旧臣韩琦等人,与辽国和西夏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6、宋神宗宋神宗赵顼(1048年5月25日[3]—1085年4月1日)宋朝第六位皇帝(1067年1月25日—1085年4月1日)神宗在即位不久,便召王安石赴京,推行变法,史称“熙宁变法”。7、宋哲宗宋哲宗赵煦(1077年1月4日-1100年2月23日[105])宋朝第七位皇帝(1085年4月1日-1100年2月23日)即位年仅十岁,由祖母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高氏起用司马光等,恢复旧法,史称“元祐更化”。8、宋徽宗宋徽宗赵佶(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宋朝第八位皇帝(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宋徽宗即位之后启用新法,但是蔡京等打着绍述新法的旗号,无恶不作,政治形势一落千丈。9、宋钦宗宋钦宗赵桓(1100年―1161年)[5],宋朝第九位皇帝(1126年1月19日—1127年3月20日)受宋徽宗禅让登基,改元靖康。钦宗与徽宗听信奸臣谗言,罢免了李纲,金兵围攻开封,却无力抵御。10、宋高宗宋高宗赵构(1107年6月13日-1187年11月9日)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开国皇帝(1127年-1162年在位)靖康之变发生,东京失守,他辗转至南京应天府,在元祐皇后孟氏的指定下登基,改元建炎,建立南宋。

7,宋太祖是不是被宋太宗杀死的

这段历史典故叫斧声烛影。斧声烛影是指宋太祖赵匡胤暴死,宋太宗赵光义即位之间所发生的一个谜案。赵匡胤并没有按照传统习惯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弟弟赵光义。 赵匡义有两点可疑: 1,史载赵匡胤病重,夜晚召赵匡义觐见,转天就传出赵匡胤死讯。当时已有人怀疑赵匡义弑兄。 2,赵匡义登基后,急于改当年的年号,而不是按历史惯例新皇登基改下一年为新纪年,他登基又没有什么特殊情况逼他尽快改元,他这样做无非是想急于证明自己皇位的合法性,很有点自我安慰的味道,但这也让世人感觉他心中有鬼。

8,宋太祖的死亡和宋太宗的继位与烛影斧声有什么关系

宋太祖赵匡胤是大宋王朝的开国皇帝,历史上有两个成语都与他有关,分别是“陈桥兵变”和“烛影斧声”。宋太祖赵匡胤本身就是一位有野心、有能力的人,所以他才会能够成功地登上帝位。但是在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晚上赵匡胤却突然去世,然后在第二天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也就是宋太宗就继承了皇位,因此有很多人认为宋太祖的死与其弟宋太宗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在《续湘山野录》中记载了宋太祖赵匡胤与其弟赵光义一起喝酒,两人身边没有任何人伺候,只能远远地看到烛影下两人对话的轮廓,两人之间的对话隐隐约约,文辞闪闪烁烁,然后听到太祖赵匡胤边以斧敲地击出重声,边说:“好做,好做!”,因此人们将此叫做烛影斧声。而且宋太宗离开后不久,赵匡胤便就暴死。然后宋太宗“受遗诏于柩前继位”,却没有将皇帝的位置传给他的儿子。这就让人非常的奇怪,因此在历史上有很多的人都怀疑是宋太宗杀死了宋太祖,然后谋权夺位。但是有人认为宋太祖的死和宋太宗并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司马光的《涑水纪闻》中记载宋太祖驾崩后就已经是四鼓时分,然后当时的孝章宋后就派人传召宋太祖的四个儿子进宫,另外派人去叫赵光义,并且当时的赵光义是非常的吃惊的,可见并没有想到宋太祖会死。这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宋太祖死的时候,宋太宗并没有在宋太祖的寝殿内,所以是宋太宗杀死宋太祖可能性就比较少。但不管怎么说烛影斧声在历史上留下了千古之谜,具体的事实是怎样的,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可以知道的就是宋太祖的死亡和宋太宗继位,这两者之间有很大的疑点,因此给后人留下了很多的猜疑的空间。
你好!就是当时有人听到,宋太宗在烛光里面一边发出斧头的声音,一边在口里面念叨着好做好做,之后就发现宋太祖离奇死亡,所以大家就把这个场景渐渐的演变成了这个成语。如有疑问,请追问。

9,如何评价赵匡胤和赵光义两兄弟

宋太祖把五代十国时期的“重武轻文”矫枉过正,同时把“重文轻武”发挥到了极致。这就埋下了宋王朝武力不济的种子,在以后的数百年的历史中,一直以软弱可欺,任人凌辱的面貌在狭缝中获取生存。宋太宗赵光义也是一位比较上进的帝王,早年随哥哥征战沙场,磨炼出来了坚韧不拔的意志,也练就了富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头脑。公元976年宋太祖赵匡胤病逝,赵光义继位。灭掉北汉后,踌躇满志的赵光义打算从辽国手中夺回后唐儿皇帝石敬瑭献出去的幽云十六州。历时七年,两次亲征均以失败告终。
你好!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代雄才伟略的雄主,他既宽厚仁慈又不失威严。宋太宗赵光义只能说他不糊涂,他心胸狭窄,心狠手辣。赵匡胤虽然用兵变的方式夺取了后周政权,但那是一场没流血的兵变。对禅位于他的周恭帝柴宗训和他的姨母给予了极其优厚的待遇,并且立祖训,柴氏家族有罪不得加刑,如犯谋逆,要在狱中赐死,不得在市井杀戮。再看宋太宗赵光义,烛影斧声里取代了哥哥赵匡胤,然后逼死弟弟赵廷美,逼死侄儿赵德昭。如有疑问,请追问。
赵匡胤是打下天下的治世明君,至于赵光义嘛,中国历史上对赵光义的评价远不如赵匡胤,我想最重要的原因便是皇位来路不当。但赵光义作为守成之君,也并非一无是处,在完成国家统一,维护主权完整方面也是贡献颇多。
这是一对“龙兄虎弟”,哥哥创业成功;弟弟守业固基做的也还行。兄弟二人为宋代王朝的建立和发展,各自完成了自己的阶段性历史任务。
做为宋朝的开国皇帝的赵匡胤,以及二代皇帝赵光义,他们兄弟俩在整个宋朝历史上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如果把他们列入千古一帝的行列,肯定是名不副实的,但相比较他们的后代那几位皇帝要强很多,也有许多难能可贵之处。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历时十年时间,先后灭掉南唐、南平、南汉、吴越、后蜀等国。结速了我国历史上,自唐朝末年到五代十国长达五十多年的中原混战局面。饱受战乱之苦的中原百姓可以重建家园,修养生息,安居乐业。开启了中原王朝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的历史篇章。

文章TAG:宋太祖  宋太宗  哥俩  辽国  宋太祖与宋太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