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殇屈原操吴戈兮被犀甲一句在全诗的开头其作用是什么

首句“操吴戈兮被犀甲”。吴戈,是吴国制造的戈。吴国在古代以制造锋利的武器著名。有名的宝剑干将、镆铘就出在吴国。犀甲,是犀牛皮制做的铠甲。《周礼?冬官考工记?函人》记载:“犀甲寿百年。”(《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但作者此处用“吴戈”、“犀甲”二词,并不是要说明楚军装备的精良,而是要描绘出楚国将士的雄姿。而描绘将士的雄姿,恰又为下文描写他们牺牲之壮烈打下了基础:这是一群英雄战士奔赴战场,去和敌人作殊死的战斗。因此,开头这一句对楚国将士雄姿的描绘,对全诗悲壮气氛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

国殇屈原操吴戈兮被犀甲一句在全诗的开头其作用是什么

2,中国古代的犀甲真是用犀牛皮做的么

中国古代完全是有犀牛的 这个毋庸置疑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在作品<九歌.国殇>中写过:操吴戈兮被犀甲 车错毂兮短兵接 这里说的犀甲就是指犀牛皮制的铠甲 亚洲犀牛分布在中国的西南部一直到东南亚的雨林中 这个不算外来物种 中药学也一直把犀牛角作为一味清热解毒的名贵药材 至于你说的犀皮甲 这也是完全可以存在的东西 古代除了铁叶甲 锁子甲以外 还有大量的皮甲和竹甲存在 皮甲一般是使用牛皮鞣制而成 具有轻便坚韧的特性 但是防护力较铁甲弱 并且遇水容易泡发而失去防护作用 而犀牛皮本身就非常坚韧 鞣制以后完全可以超过普通牛皮的性能而同样轻便 只是犀牛的分布和数量决定这种皮甲的珍贵性 应该不可能大规模的应用于战争

中国古代的犀甲真是用犀牛皮做的么

3,犀甲独角仙兽的介绍

犀甲独角仙兽是日本万代株式会社开发的掌机游戏数码宝贝系列和根据它改编的动画“数码宝贝”中登场的虚构角色怪兽中的一种,形象和名称来自于独角仙。继承了传说的十斗士的全部力量,是持有雷之能力的数码宝贝。擅长突进系的招式。在多部《数码宝贝》的动漫和游戏中有登场。继承了传说的十斗士的全部力量,并获得了未知能力而超越了传说,持有雷之能力的数码宝贝。拥有会被看错成恐龙型数码宝贝的巨大的体型和重甲壳。有着能用超高压电流产生特殊磁场,并且自在操纵巨大犄角的能力。它擅长突进系的招式,而实际上它突进时还没有接触到敌人,它的特殊磁场就已经把敌人弹飞了。其绝招是豪爽地挥舞大角,将体内蓄积的所有电气一口气全部释放出来,并将敌人卷入闪电风暴中的『电容暴风』和用大角汇集所有电气并像激光一样释放出来的『轰雷激光』。
同问。。。

犀甲独角仙兽的介绍

4,长剑犀甲吴戈秦弓这句话什么意思

长剑、犀甲、吴戈、秦弓他们都是战场上的静物,渲染了战场上的残酷。这句话可能是借用了屈原的 国殇
出自先秦屈原的《九歌·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操吴戈兮被犀甲”“带长剑兮挟秦弓”在文体上两者相呼应,一个展示战士身着精良装备在战场的英勇行为表现。一个写了战士身着精良装备在战场上的无畏精神表现。其实你要是懂得作者的思想和当时的文体形式应该了解屈原将同一时间地点的一件事分开来写自“操吴戈兮被犀甲”起写的是战争场面。自“带长剑兮挟秦弓”写的是屈原个人的精神状态。两者融合同时解读即可。如同《出塞》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把明月和关隘分开来写,但是真确的解读方式是“秦汉时候的明月和关隘”或者是“秦汉时期一直存在的明月和秦汉时期建造的关隘”。

5,秦国时的铠甲

以前研究秦代铠甲,所依赖的考古资料主要是秦俑坑将士身上的陶塑 铠甲。由此许多专家学者对秦代铠甲的类型、质地以及开合结构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推测和认识工作。而1998年试掘的秦始皇陵K9801陪葬坑出土的青石铠甲为秦代铠甲的研究提供了更 新的实物资料,对进一步了解和认识秦代铠甲提供了更为丰富和直观的资料。本文在这些典型材 料的基础上,对秦代铠甲的质地和开合等问题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秦铠甲的质地? 关于秦甲的质地到底为何,已有不少文章对此作了回答?①。多认为秦甲的质地主要以皮质为主,同时,也存在金属铁之类的铠甲。对于前一点认识,笔者完全赞同,同时从另外两方 面对此加以进一步的论证。? 第一,从当时各国甲胄质地情况来看:? 在齐国,《国语·齐语》有管仲与齐桓公谈论以赎刑解决甲兵不足的一段对话。“管子对曰:制,重罪赎以犀甲一戟,轻罪赎以盾一 戟”。犀甲盾,均以皮革为质地。? 在魏国,《吴子·图国》中有这样的记载:“吴起儒服,以兵机见魏文侯。文侯曰:寡人 不好军旅之事。起曰:臣以见占隐,以往察来,主君何言与心违。令君四时使斩离皮革 ,掩以朱漆,画以丹青,烁以犀象,冬日衣之则不温,夏日衣之则不凉……不识主君安用此 也”?魏文侯积极备战,杀兽剥皮,涂以红漆,彩绘动物图案,这中间相当一部分是用来 制作战争中的防护装备——甲盾的。可见,魏国甲盾也是以皮革为原料加工而成的。 目前出土的战国时期楚等强国的铠甲多数也是以皮革为主。如战国时期的湖北曾侯乙墓、江陵拍马山五号墓、藤店一号墓、天星观一号墓等等都有皮质铠甲的遗迹。?②? 可见,春秋战国时代的大国齐、魏、楚等国的铠甲均以皮质为主。《史记·六国年表》载: “秦始小国僻远,诸夏宾之,比于戎翟,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论秦之德义不如鲁卫之暴戾 者,量秦之兵不如三晋之强也……”,作为大国的齐、魏、秦,生产力发展水平大体相当( 甚至秦国还落后于他国),武器的优劣程度也应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甚至秦国还落后于他国) 。秦国铠甲的制造水平也超不过其它几国,其质地也应是以皮革为主。? 第二,从云梦秦简?③记载来看,其中大量有关“赀甲、赀盾”的记载则从反面向我们道出秦甲质地是皮革而不是金属。在云梦秦简的律文中,出现大量关于“赀”的规定,如:? 《徭律》:御中发征,乏弗行,赀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六日到旬,赀 一盾;过旬,赀一甲。? 《效律》:衡石不正,十六两以上,赀官啬夫一甲;不盈十六两到八两,赀一盾。甬(桶)不 正,二升以上,赀一甲;不盈二升到一斤,赀一盾。? 《秦律杂抄》:伤乘舆马,(决)革一寸,赀一盾;二寸,赀二盾;过二 寸,赀一甲。? 课,卒岁六匹以下到一匹,赀一盾。? 志马舍乘车马后,毋(勿)敢炊饬,犯令,赀一盾。已驰马不去车,赀一盾。? 诸如此类“赀一甲”、“赀二甲”等记载多不胜数。这里的“赀”,《说文》解释为:“赀,小罚,以财自赎也”。即令犯罪者通过交纳一定数量的实物或金钱来抵偿徭役或刑罚的。 有人曾就云梦秦简做过统计:有关“赀”的规定次数累计达144次之多,其中“赀盾”49次,“赀甲”87次,二者共计136次,“赀盾”并“赀甲”,单一的“赀盾”、“赀甲”的次 数占总次数的百分比分别为94.4%,33.3%,60%?④。?云梦秦简如此之多的有关秦甲盾的记载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其一,作为卫体用的甲盾,其制作工艺并不是多么复杂,民间能 够制作,其数量是非常可观的。其二,从量刑上来看,赀数的多少与罪责的轻重成正比,罪责越轻,赀数越少,反之亦然。赀甲是对犯罪较重者的处罚,赀盾则是对犯罪较轻者的处罚 ,这说明甲的价值要高于盾的价值,从上引文中可以看出,一些甲的价值比两件盾的价值还要高。也就是说,甲的制作要比盾的制作稍微复杂一些。又《考工记》记载:“燕之无函也 ,非无函也,夫人而能为函也。”函即铠甲。意思为燕地没有制造铠甲的人,并不是说那里没有会制铠甲的人,而是人人都会制铠甲。燕国人人都能制造铠甲,秦国当也与此大体相同 。这说明甲的制作很平常,如果原料缺乏,制作工艺又很复杂,赀刑岂不难以实现,成为纸上谈兵的一句空话?况且,翻遍所有云梦秦简,凡是被处以赀罚武器的,除了“盾、甲”以 外,其它武器诸如戟、戈、矛、镞、剑等均无一被作为赀罚的目标,原因就在于,这些武器,除原料属金属,个人难以采取外(春秋战国时代,金属采矿业和冶炼业多属于国家专营), 其制作工艺水平也是相当复杂的,绝非一般单个人的能力所能为。这岂不从另一方面说明除戟、戈、矛、镞、剑等多为金属,而甲、盾则为非金属,绝大多数应为皮质。另外,秦始皇 统一天下之后,为了杜绝私人手中拥有武器危胁其统治,“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⑤。既然已将天下铜兵器收缴殆尽,铸成十二铜人,那么私人铸造兵器是绝对禁止的(况且也无原料)。这时候,老百姓若犯了过失,被罚“赀 甲”,“赀甲”,惩罚岂不成了一句空话?从中也可以看出,秦甲绝非金属,而只能是以皮革为质地。? 由上可见,秦甲的质地为皮质无疑,根本没有一点金属质地的影子。那么,具体到秦俑坑和 K9801陪葬坑中的铠甲,它所模拟的铠甲质地又是如何呢?? 《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发掘报告》?⑥认为:一般士兵、下级军吏和车右所穿的铠甲为皮质。而二类铠甲,“尤其是二型与三型甲,甲片小,有可能是用金属制造的”。? 袁仲一先生进一步认为:高级军吏俑的两种甲衣和中级军吏俑的第二种甲衣(下缘平齐的彩色鱼鳞甲)(注:即报告中的二型与三型甲),甲片都较小,是在整片皮质甲衣上嵌缀甲片。 此甲片可能是铁的。而中级军吏俑的第一种甲衣“虽然也是在整片皮质护甲上嵌缀甲片,但甲片较大,且此种甲衣的形制比较原始。……因而推断此种甲衣的甲片应是皮革的。?⑦? 杨泓先生基本上赞同这一观点,同时,将金属甲的范围稍微扩大:“第一类出土数量很少,看来是当时军队中指挥人员使用的防护装备。很可能下面的整片甲衣是皮革制成的,上面嵌 缀的甲片有可能是金属制造的(注:此处的一类即报告中的二类)”。同时又指出,“其中的一型铠甲应是比较原始的形态,它与……原始的皮甲接近”,“应是代表秦国军队早期使用 的铠甲的遗留”?⑧。即秦俑中、高级军吏俑所着铠甲均为金属。?上述这两种说法,都认为在整块皮革上嵌缀的甲片应是金属(袁先生将一类一型排除在外),甚或指明是铁。但从严 格意义上来讲,却并非真正的金属铠甲。? 而王学理先生更是强调秦俑铁甲的范围:“秦俑甲札色赭,甲片又有大小两种,大者显系铁质;而将佐的甲衣则应是铁、革的结合物”?⑨。? 在秦始皇陵K9801陪葬坑中出土的石质甲中的札甲四型和鱼鳞甲,也被认为可能是仿铁甲制作而成的。?[10] 综合这些观点,均认为秦代存在金属铁之类的铠甲,尤其是上述“在整块皮革上嵌缀的甲片 应是金属”的看法,笔者认为仍值得仔细推敲。? 首先,上述的以整块皮革做铠甲的作法较为落后,正如杨泓先生文中指出的那样:“其中的一型铠甲应是比较原始的形态,它与……原始的皮甲接近”,“应是代表秦国军队早期使用 的铠甲的遗留”。至于二型和三型,虽然比此型较为完整,做工更细,但仍是在整块皮革上嵌缀甲片,其仍是比较原始的一种。因而其做法应与原始做法同出一辙,应为同类——皮质 的铠甲。? 其次,既然已承认以整块皮革为原料的做法是“比较原始的形态”,那么。它必定与原始的铠甲在防护性能上有所接近,也就是说,在实用性能上,两者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笨拙 性,身着此类铠甲,其灵活性和方便性大为减低。若再在此铠甲上缀以笨重的金属甲片,似显得不伦不类,在战场上的活动也受到极大限制。因而,我们认为这些在皮质铠甲上嵌缀的 甲片仍为皮革。这样,既美观,又不失轻巧。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推测,这与当时的秦国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上网看看秦兵马佣,你会有灵感.

6,指南针的发明

指南针的始祖——司南  指南针的始祖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它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样子象一把汤勺,圆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盘”上并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转。当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古人称它为“司南”,当时的著作《韩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鬼谷子》中记载了司南的应用,郑国人采玉时就带了司南以确保不迷失方向。  春秋时代,人们已经能够将硬度5度至7度的软玉和硬玉琢磨成各种形状的器具,因此也能将硬度只有5.5度至6.5度的天然磁石制成司南。东汉时的王充在他的著作《论衡》中对司南的形状和用法做了明确的记录。司南是用整块天然磁石经过琢磨制成勺型,勺柄指南极,并使整个勺的重心恰好落到勺底的正中,勺置于光滑的地盘之中,地盘外方内圆,四周刻有干支四维,合成二十四向。这样的设计是古人认真观察了许多自然界有关磁的现象,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经过长期的研究才完成的。司南的出现是人们对磁体指极性认识的实际应用。  但司南也有许多缺陷,天然磁体不易找到,在加工时容易因打击、受热而失磁。所以司南的磁性比较弱,而且它与地盘接触处要非常光滑,否则会因转动摩擦阻力过大,而难于旋转,无法达到预期的指南效果。而且司南有一定的体积和重量,携带很不方便,这可能是司南长期未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  司南由青铜盘和天然磁体制成的磁勺组成,青铜盘上刻有二十四向,置磁勺于盘中心圆面上,静止时,勺尾指向为南。  指南针的发明  古代民间常用薄铁叶剪裁成鱼形,鱼的腹部略下凹,像一只小船,磁化后浮在水面,就能指南北。当时以此做为一种游戏。东晋的崔豹在《古今注》中曾提到这种“指南鱼”。  北宋时,曾公亮在《武经总要》载有制作和使用指南鱼的的方法:“用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型,置炭火中烧之,侯通赤,以铁钤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向午也。”这是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它利用地球磁场使铁片磁化。即把烧红的铁片放置在子午线的方向上。烧红的铁片内部分子处于比较活动的状态,使铁分子顺着地球磁场方向排列,达到磁化的目的。蘸入水中,可把这种排列较快地固定下来,而鱼尾略向下倾斜可增大磁化程度。人工磁化方法的发明,对指南针的应用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在磁学和地磁学的发展史上也是一件大事。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另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方家以磁石摩针锋,则能指南。”按沈括的说法,当时的技术人员用磁石去摩擦缝衣针,就能使针带上磁性。从现在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利用天然磁石的磁场作用,使钢针内部磁畴的排列趋于某一方向,从而使钢针显示出磁性的方法。这种方法比地磁法简单,而且磁化效果比地磁法好,摩擦法的发明不但世界最早,而且为有实用价值的磁指向器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沈括还在《梦溪笔谈》的补笔谈中谈到了摩擦法磁化时产生的各种现象:“以磁石摩针锋,则锐处常指南,亦有指北者,恐石性亦不……,南北相反,理应有异,未深考耳。”这是说,用磁石去摩擦缝衣针后,针锋有时指南,也有时指北。从现在的观点来看,磁石都有N和S两个极,磁化时缝衣针针锋的方位不同,则磁化后的指向也就不同。但沈括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他真实的记录了这个现象并坦白承认自己没有做深入思考。以期望后人能进一步探讨。  关于磁针的装置方法,沈括介绍了四种方法:  1.水浮法——将磁针上穿几根灯心草浮在水面,就可以指示方向。  2.碗唇旋定法——将磁针搁在碗口边缘,磁针可以旋转,指示方向。  3.指甲旋定法——把磁针搁在手指甲上面由于指甲面光滑,磁针可以旋转自如,指示方向。  4.缕悬法——在磁针中部涂一些蜡,粘一根蚕丝,挂在没有风的地方,就可以指示方向了。  沈括还对四种方法做了比较,他指出,水浮法的最大缺点,水面容易晃动影响测量结果。碗唇旋定法和指甲旋定法,由于摩擦力小,转动很灵活,但容易掉落。沈括比较推重的是缕悬法,他认为这是比较理想而又切实可行的方法。事实上沈括指出的四种方法已经归纳了迄今为止指南针装置的两大体系——水针和旱针。  《梦溪笔谈》是沈括(1031—1095年)所著的有关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著作,书中谈到磁学和指南针的一些问题。  南宋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介绍了另一类指南鱼和指南龟的制作方法。这种指南鱼与《武经总要》一书记载的不一样,是用木头刻成鱼形,有手指那么大,木鱼腹中置入一块天然磁铁,磁铁的S极指向鱼头,用蜡封好后,从鱼口插入一根针,就成为指南鱼。将其浮于水面,鱼头指南,这也是水针的一类。  指南龟是当时流行的一种新装置,将一块天然磁石放置在木刻龟的腹内,在木龟腹下方挖一光滑的小孔,对准并放置在直立于木板上的顶端尖滑的竹钉上,这样木龟就被放置在一个固定的、可以自由旋转的支点上了。由于支点处摩擦力很小,木龟可以自由转动指南。当时它并没有用于航海指向,而用于幻术。但是这就是后来出现的旱罗盘的先声。  指南龟发明年代不晚于1325年。木块刻成龟型,龟腹部中心嵌以磁体,木龟安放在尖状立拄上,静止时首尾分指南北。  罗盘定位  要确定方向除了指南针之外,还需要有方位盘相配合。最初使用指南针时,可能没有固定的方位盘,随着测方位的需要,出现了磁针和方位盘一体的罗盘。罗盘有堪舆用的罗经盘和水罗盘、旱罗盘。  方位盘仍是二十四向,但是盘式已经由方形演变成圆形。这样一来只要看一看磁针在方位盘上的位置,就能断定出方位来。南宋时,曾三异在《因话录》中记载了有关这方面的文献:“地螺或有子午正针,或用子午丙壬间缝针。”这是有关罗经盘最早的文献记载。文献中所说的“地螺”,就是地罗,也就是罗经盘。文献中已经把磁偏角的知识应用到罗盘上。这种罗盘不仅有子午针(确定地磁场南北极方向的磁针),还有子午丙壬间缝针(用日影确定的地理南北极方向)这两个方向之间的夹角,就是磁偏角。  盘面周围刻二十四方位,内中盛水,磁针横穿灯草,浮于水面。  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地球的两个磁极和地理的南北极只是接近,并不重合。磁针指向的是地球磁极而不是地理的南北极,这样磁针指的就不是正南、正北方向而略有偏差,这个角度就叫磁偏角。又因为地球近似球形,所以磁针指向磁极时必向下倾斜,和水平方向有一个夹角,这个夹角称为磁倾角。不同地点的磁偏角和磁倾角都不相同。成书于北宋的《武经总要》在谈到用地磁法制造指南针时,就注意利用了磁倾角。沈括在《梦溪笔谈》谈到指南针不全指南,常微偏东。指出了磁偏角的存在。磁偏角和磁倾角的发现使指南针的指向更加准确。  磁性质的应用  指南针一经发明很快就被应用到军事、生产、日常生活、地形测量等方面,特别是航海上。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有一个逐渐发展过程。成书年代略晚于《梦溪笔谈》的《萍洲可谈》中记有:“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是世界航海史上最早使用指南针的记载。文中指出,当时只在日月星辰见不到的时候才使用指南针,可见指南针刚开始使用时,使用还不熟练。二十几年后,许兢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也有类似的记载:“惟视星斗前迈,若晦冥则用指南浮针,以揆南北。”到了元代,指南针一跃而成海上指航的最重要的仪器了。不论昼夜晴阴都用指南针导航了。而且还编制出使用罗盘导航,在不同航行地点指南针针位的连线图,叫做“针路”。船行到某处,采用何针位方向,一路航线都一一标识明白,作为航行的依据。  指南针的发明是古代先民对磁现象的观察和研究的结果。古代先民对磁现象的观察和研究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了磁的性质,并试图更多地应用这些性质。传说秦始皇修建阿房宫时,有一宫门是用磁铁制造的。如果刺客带剑而过,立刻会被吸住,被卫兵当场捕获。这样的故事还很多,《晋书.马隆传》记载马隆率兵西进甘、陕一带,在敌人必经的狭窄道路两旁,堆放磁石。穿着铁甲的敌兵路过时,被牢牢吸住,不能动弹了。马隆的士兵穿犀甲,磁石对他们没有什么作用,可自由行动。敌人以为神兵,不战而退。东汉的《异物志》记载了在南海诸岛周围有一些暗礁浅滩含有磁石,磁石经常把“以铁叶锢之”的船吸住,使其难以脱身。  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先民对磁石的性质已有了很多认识。就连当时的诗人曹植在矫志诗中也用了“磁石引铁,于金不连。”的句子。可见他也了解磁石的性质。南北朝梁代的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提出了磁力测量的方法,他指出:优良磁石出产在南方,磁性很强,能吸引三、四根铁针,使几根针首尾相连挂在磁石上。磁性更强的磁石,能吸引十多根铁针,甚至能吸住一、二斤刀器。陶弘景不仅提出了磁性有强弱之分,而且指出了测量方法。这可能是世界上有关磁力测量的最早记载。  我国先民对磁石的性质的研究和认识是指南针发明和发展的基础。
指南针的始祖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它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样子象一把汤勺,圆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盘”上并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转。当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古人称它为“司南”,当时的著作《韩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鬼谷子》中记载了司南的应用,郑国人采玉时就带了司南以确保不迷失方向。春秋时代,人们已经能够将硬度5度至7度的软玉和硬玉琢磨成各种形状的器具,因此也能将硬度只有5.5度至6.5度的天然磁石制成司南。东汉时的王充在他的著作《论衡》中对司南的形状和用法做了明确的记录。司南是用整块天然磁石经过琢磨制成勺型,勺柄指南极,并使整个勺的重心恰好落到勺底的正中,勺置于光滑的地盘之中,地盘外方内圆,四周刻有干支四维,合成二十四向。这样的设计是古人认真观察了许多自然界有关磁的现象,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经过长期的研究才完成的。司南的出现是人们对磁体指极性认识的实际应用。 但司南也有许多缺陷,天然磁体不易找到,在加工时容易因打击、受热而失磁。所以司南的磁性比较弱,而且它与地盘接触处要非常光滑,否则会因转动摩擦阻力过大,而难于旋转,无法达到预期的指南效果。而且司南有一定的体积和重量,携带很不方便,这可能是司南长期未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 司南由青铜盘和天然磁体制成的磁勺组成,青铜盘上刻有二十四向,置磁勺于盘中心圆面上,静止时,勺尾指向为南。 指南针的发明 古代民间常用薄铁叶剪裁成鱼形,鱼的腹部略下凹,像一只小船,磁化后浮在水面,就能指南北。当时以此做为一种游戏。东晋的崔豹在《古今注》中曾提到这种“指南鱼”。 北宋时,曾公亮在《武经总要》载有制作和使用指南鱼的的方法:“用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型,置炭火中烧之,侯通赤,以铁钤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向午也。”这是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它利用地球磁场使铁片磁化。即把烧红的铁片放置在子午线的方向上。烧红的铁片内部分子处于比较活动的状态,使铁分子顺着地球磁场方向排列,达到磁化的目的。蘸入水中,可把这种排列较快地固定下来,而鱼尾略向下倾斜可增大磁化程度。人工磁化方法的发明,对指南针的应用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在磁学和地磁学的发展史上也是一件大事。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另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方家以磁石摩针锋,则能指南。”按沈括的说法,当时的技术人员用磁石去摩擦缝衣针,就能使针带上磁性。从现在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利用天然磁石的磁场作用,使钢针内部磁畴的排列趋于某一方向,从而使钢针显示出磁性的方法。这种方法比地磁法简单,而且磁化效果比地磁法好,摩擦法的发明不但世界最早,而且为有实用价值的磁指向器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沈括还在《梦溪笔谈》的补笔谈中谈到了摩擦法磁化时产生的各种现象:“以磁石摩针锋,则锐处常指南,亦有指北者,恐石性亦不……,南北相反,理应有异,未深考耳。”这是说,用磁石去摩擦缝衣针后,针锋有时指南,也有时指北。从现在的观点来看,磁石都有n和s两个极,磁化时缝衣针针锋的方位不同,则磁化后的指向也就不同。但沈括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他真实的记录了这个现象并坦白承认自己没有做深入思考。以期望后人能进一步探讨。 关于磁针的装置方法,沈括介绍了四种方法: 1.水浮法——将磁针上穿几根灯心草浮在水面,就可以指示方向。 2.碗唇旋定法——将磁针搁在碗口边缘,磁针可以旋转,指示方向。 3.指甲旋定法——把磁针搁在手指甲上面由于指甲面光滑,磁针可以旋转自如,指示方向。 4.缕悬法——在磁针中部涂一些蜡,粘一根蚕丝,挂在没有风的地方,就可以指示方向了。 沈括还对四种方法做了比较,他指出,水浮法的最大缺点,水面容易晃动影响测量结果。碗唇旋定法和指甲旋定法,由于摩擦力小,转动很灵活,但容易掉落。沈括比较推重的是缕悬法,他认为这是比较理想而又切实可行的方法。事实上沈括指出的四种方法已经归纳了迄今为止指南针装置的两大体系——水针和旱针。

文章TAG:国殇  屈原  吴戈  戈兮  犀甲  
下一篇